147小说 > 次元 > 百年屈辱录 > 第7章

第7章

决定战局的平壤之役

平壤之战发生于9月7日—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

平壤的清军共5营,1。7万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1。6万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平壤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对清军有利;而且清军还得到朝鲜人民的支持。当时虽然朝鲜政府被强行拉到日本阵营,但朝鲜的平安道观察使闵炳奭积极协助清军作战,甚至连被日本推上台的傀儡大院君李昰应也暗中给清军传递情报。只可惜叶志超是个懦夫,不仅指挥连连失误,开战未久就临阵脱逃,导致清军失败,以至影响了整个战局。

/9月7日,日军分四路围攻平壤。由于李鸿章“先定守局,再图进取”的作战方针,以及清将叶志超的胆小昏聩,左宝贵、聂士成等爱国将领,打击日军的行动不断遭到叶志超的阻挠,日军遂于9月14日顺利完成了对平壤的包围。9月15日,战斗在三个战场同时展开:其一为大同江南岸战场,其二为玄武门外战场,其三为城西南战场。凌晨时,日军第9混成旅团在大岛义昌少将的指挥下,首先向大同江南岸清军发起进攻。清军分兵抗拒,重创日军第9旅团。日军中、右两队司令官武田秀山中佐和西岛助义中佐拼命督战,攻陷了左右两翼的堡垒。但随即遭到清军的步炮协同夹击,日军遭受重创。这一仗,日军遭受了重大伤亡,据日本《日清战史》公布的数字:“日军将校以下死者约140名,伤者90名”,中队长级大尉军官被击毙4名,少尉军官被击毙名。第9混成旅团长大岛义昌少将、第1联队长西岛助义中佐、炮兵第5联队第大队长永田龟少佐均被击伤。

玄武门为日军的主攻方向,因此集中了优势兵力,由立见尚文少将的第10旅团(又称朔宁支队)和佐藤正大佐的第l8联队(又称元山支队)担任主攻。高州镇总兵左宝贵登上玄武门指挥,激战中,左宝贵中炮阵亡,其部下位营官也先后战死,午后时玄武门被日军攻陷。日军向城内推进,遭到清军的奋力抵抗,只得退守玄武门。

城西南战场上,野津道贯亲率日本第5师团本队,于早晨7时,日军在炮火掩下向清阵地发起冲锋,清军猛烈反击,至中午,野津道贯见难以得手,下令暂停攻击,退回驻地。

按当时的情况,如果叶志超团结众部,刻毅坚守,等待援军;加上聂士成等大部清军同仇敌忾,奋勇顽强,平壤之战完全有可能改观。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在战局胶着的情况下,竟于午后4时举起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当天夜雨,撤退清军遭到日军伏击,阵脚大乱,死亡近000人,被俘500余人。平壤之战以清军大败而告终。以后6天中,清军狂奔500里,一路逃至鸭绿江边,于1日渡过鸭绿江回国。日军一路高歌猛进,占领朝鲜全境。

中日黄海上的较量

黄海上的激战1894年9月17日,也就是平壤陷落的第天,日本联合舰队在鸭绿江口大东沟(今辽宁省东港市)附近的黄海上挑起—场激烈的海战,这是继丰岛海战后的第二次海战,也是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的决战。

9月15日上午,北洋舰队的主力舰10艘,附属舰8艘,在丁汝昌率领下到达大连湾,护送4000余名入朝援军到朝鲜。返航后在大东沟遭遇日舰阻截,战斗由此爆发。日本海军投入战斗的军舰有1艘,其全部精锐几乎倾巢出动。中午开战后,北洋舰队重创日舰“比叡”、“赤城”、“西京丸”号诸舰,但北洋舰队中的“扬威”、“超勇”二舰亦受重创。

9月16日凌晨1时,清军铭字军的10个营共4000人分乘5艘运兵船,向鸭绿江口的大东沟进发。中午,舰队上官兵在大东沟登陆。次日9时,北洋水师开始返航。10时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率先发现北洋水师。同时,北洋水师“镇远”舰楼上的哨兵也发现日本舰队。丁汝昌随即命令各舰准备战斗。1时5分,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在先,它舰在后,呈“单纵阵”接近北洋舰队。北洋水师在行进中由“双纵阵”改为“横阵”,旗舰“定远”号位于中央,其余各舰在其左、右依次展开,舰队呈楔形梯队。同时,邓世昌发出命令:“各小队须协同行动,始终以舰首向敌;诸舰务于可能之范围内,随同旗舰运动之。”双方舰队相距约500米时,北洋水师旗舰“定远号”首先开炮。日第一游击队在距北洋水师5000米处即向左转弯,航向北洋水师右翼,冒险将舰队暴露于北洋水师阵前。瞬间,“镇远舰”也射出炮弹,紧接着,北洋舰队各舰一齐发炮。同时日本旗舰“松岛”号也开始发炮还击。定远号主桅中弹,信号索具被炮火所毁,在飞桥上督战的丁汝昌身负重伤。刹时间,双方各舰百炮齐发,硝烟弥漫,海水沸腾。

英勇无畏的北洋水师北洋舰队旗舰“定远”舰已服役1年,7年未曾修理,因主炮炮塔中弹起火,丁汝昌被烧伤,信旗被毁。但丁汝昌拒绝进舱疗伤,坚持带伤坐在甲板上督战。但他的壮举只能鼓舞一舰士气,战斗刚开始,旗舰就失去指挥和联络能力,给整个舰队造成不利影响。日第一游击队4舰,利用航速优势绕攻北洋舰队右翼“超勇”、“扬威”二舰,导致二舰相继被击中起火,退出战斗。日舰“吉野”号虽被北洋舰队击中起火,但很快火被扑灭。1时0分左右,“超勇”号沉没,管带黄建勋落水,“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抛长绳援之,黄建勋以“舰在人在”拒不上舰,从容以身殉国,舰上官兵大部壮烈牺牲。

当日本第一游击队绕攻北洋舰队右翼时,本队也与北洋舰队主力交相攻击。日本军舰“比睿”、“赤城”、“扶桑”、“西京丸”号遭到北洋舰队截击。北洋舰队的“定远”、“来远”、“经远”重创日舰“比睿”、“赤城”。“赤城”舰长坂元八太郎阵亡。“西京丸”号也受重创。

14时15分左右,日本舰队绕到北洋舰队背后,与第一游击队形成夹角之势。北洋舰队腹背受敌,队形更加混乱。在混战中,北洋舰队一直冲杀在前的“致远”舰受到“吉野”、“高千穗”等舰的集中轰击,多处受伤,船身倾斜。伊东祐亨令其第一游击队救援“赤城”、“比睿”号。“吉野”号冲在最前面,正遇上全身着火的“致远”舰。“致远”管带邓世昌见吉野恃其船捷炮利,横行无忌,邓世昌毅然全速撞向日主力舰“吉野”号,想同归于尽。日本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号射击,致远舰右侧鱼雷发射管被击中,引起大爆炸,致使致远舰不幸沉没,全舰官兵除7名遇救外,全部壮烈殉国。

“经远”号继续迎战“吉野”,遭到“吉野”、“浪速”、“秋津洲”、“高千秋”4舰的围攻,经远号中弹起火,但全舰将士临危不惧,边发炮,边救火,井然有序,奋勇御敌。经远舰以一敌四,交战良久,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和、二副陈京莹先后中弹牺牲。不久,左舷倾覆而沉没,全舰官兵00余人,除16人获救外,其余全部阵亡。

定远、镇远两舰浴血奋战,多处中弹,几度起火。下午时0分,镇远舰的0。5公分大炮两次击中日旗舰“松岛”号。松岛后甲板4号炮塔中弹后,火焰引燃炸药,发生大爆炸。松岛船轴倾斜5度,冒起白烟,火势大作。不久,负伤的“靖远”、“来远”抢修完毕,重新投入战斗。日舰“赤城”、“比睿”、“西京丸”“吉野”、“扶桑”先后负伤,旗舰“松岛”也受了伤。日舰见北洋舰队重新集队,伊东祐亨便于17时40分左右下令撤出战斗。

黄海大战持续5个多小时方告结束,北洋舰队收队返回旅顺。这次大战规模之大,时间之长,为近代世界海战史上远东战区所罕见。

海战的结果: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军舰,死伤官兵千余人;日本舰队“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舰受重创,死伤官兵600余人。此役北洋水师虽损失较大,但并未完全战败。然而,拥兵以自重的李鸿章为保存实力,命令北洋舰队躲入威海港内,再不准巡海迎敌。日本从而夺取了黄海的制海权!

海战暴露出清政府无能北洋水师建立之初,舰队的火力和整体吨位远超日本海军。日本海军为筹建经费,天皇主动消减后宫经费给海军拨款,各行各业捐资助舰;相比之下,慈禧太后则挪用海军经费建颐和园供自己享乐。北洋舰队因经费不足,军舰年久失修,海军训练松懈,不少水兵吸食鸦片,高级官员贪污成风,整支军队素质低下;日本海军却加紧训练,精心维护军舰,在自主造舰的同时,向英国皇家海军购置新舰;北洋水师军舰老旧,锅炉破损,舰炮使用穿甲弹,射速慢,威力小;日本海军训练有素,装备大批新式战舰,使用大口径火炮,并装备了速射炮,开发出新型炮弹,在总体吨位上反超北洋海军。因此,北洋舰队的失败则是意料之中的事了。

鸦绿江防两战两败

鸭绿江江防之战辽东半岛鸭绿江的江防之战始于l894年10月4日,是清军的首次陆上保卫战。当时部署在鸭绿江北岸的清军约。8万人,清政府任命宋庆为诸军总统,节制各军。日军是山县有朋大将统率的第1军,包括桂太郎中将的第师团、野津道贯中将的第5师团,约万人。双方兵力不相上下。但是,宋庆虽负有节制之名,但各路清军各怀异心;且平壤之败,致使士气不振,将领多无抗敌决心。日本则士气高昂,野心勃勃。日方发布由间谍宗方小太郎起草的《开诚忠告十八省之豪杰》檄文,对满清官兵展开政治攻势,扬言要直捣北京,让清朝皇帝“面缚乞降”。加上黄海失利,给清军造成心理冲击,战果可想而知。

当日午前,日军先于九连城上游的安平河口泅水过江。当夜,日军又在虎山附近的鸭绿江上架起浮桥,清军竟未觉察。5日晨6时,日军越过浮桥,向虎山清军阵地发起进攻。清军守将马金叙、聂士成率部坚持抵抗,唯因势单力孤,伤亡惨重,被迫撤出阵地。日军遂占领虎山。其他清军各部闻虎山失陷,纷纷不战而逃。6日,日军不费一枪一弹占领了九连城和安东县(今丹东)。不到天,近万清军驻守的鸭绿江防线全线崩溃!

日军轻取旅顺城在鸭绿江江防之战的同一天,大山岩大将指挥的第军。5万人,开始在旅顺后路的花园口登陆。由于李鸿章一心确保旅顺港,清军便没有在花园口设防。日军的登陆活动历时1天,清军竟坐视不问,只有当地的农民自发地抗击日军,暂时拖住日军的进程。11月6日,日军击溃清军连顺、徐邦道等部,进占金州(今大连市金州区)。7日,日军兵分三路向大连湾挺进,大连守将赵怀业闻风溃逃,日军不战而得大连湾。日军在大连湾休整10天后,开始向旅顺进逼。当时旅顺地区的清军有7位统领,道员龚照玙为前敌营务处总办,共辖个营,约1。万人。18日,日军前锋进军土城子,徐邦道的拱卫军顽强抗击,次日,龚照玙竟置诸军于不顾,乘鱼雷艇逃往烟台。19日,黄仕林、赵怀业、卫汝成统领也先后潜逃。1日,日军向旅顺口发起总攻,次日,号称“东亚第一要塞”的旅顺陷于日军之手。日军攻陷旅顺后,制造了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4天之内连续屠杀中国居民万余人!

辽东之战持续时间很长。自日军突破清军鸭绿江防线后,一连占领凤凰城、岫岩、海城等地。清政府调两江总督刘坤一为钦差大臣督办东征军务,授以指挥关内外军事全权,并任命湖南巡抚吴大澄和宋庆为帮办,以期挽回颓势。从1895年1月17日起,清军先后4次发动收复海城之战,由于指挥不力,皆被日军击退。月8日,日军乘胜追击,从海城分路进攻,月4日攻占牛庄,7日不战而轻取营口,9日又攻陷田庄台。仅10天时间,清朝百余营6万多大军便从辽河东岸全线溃退。

日军疯狂屠城日军占领旅顺后,兽性大发,进行了惨绝人寰的血腥大屠杀,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大惨案。两万多中国同胞惨死在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下,男女老幼皆

无幸免,其凶残暴戻,非笔墨所能描述于万一。作家阿英在《中日甲午战争文学集》里,收录了一位目击者、英国海员阿伦的真实记述:

……在一个池塘边,立满了日本兵,赶着一群逃难人逼向池溏里去,……那日本人远的放洋枪打,近的拿洋枪上的刀来刺。那水里断头的、腰斩的、穿胸的、破腹的搅作一团。池塘里的水,搅得通红一片。……池塘里活的人,还在尸体上趴来趴去,满身的血污,……内中一个女人,抱着一个小孩子浮出水面,向着日本兵凄惨的哀求,将近岸边,那日本兵就把枪刺搠,竟当心搠了个对穿,第二下就搠这个小孩子,只见洋枪刺一搠,小孩子就搠在那枪头上,只见他竖起枪来,摇了几摇,当作玩耍的东西,这个孩子约只两岁半,那女人伏在地上尚未搠死,用了将断的气力,要想起来看这孩子的意思,刚要起来,翻身便倒。日本人就照屠戮别人的法子,也把这女人斩成几段……。经过一处,看见10来个日本兵,提了许多逃难人,把那辫子打了一个总结,便慢慢地当作枪靶子打。有时斩下一只手,有时割下一只耳,有时剁下一只脚,有时砍下一个头,好象惨杀一个,他便快活一分。我所见的男女老少,竟没有饶放过一个……满地血肉模糊,残肢断体,铺满道路。那狭弄里死尸堆积如山,竟塞断了路,不能行走……在一个钱铺里,日军在抢掠之后,又把所有的人全部杀死……但见地板上铺满一片死尸,当中男也有、女也有、小孩子也有,有的缩做一堆死在那里,亦有直挺挺死的,有没头的,亦有开膛破肚的,有的没了手,有的没了脚,亦有的手脚都斩去的,亦有做两段的,……抬头一看,那柜台上的木栅尖上,签上无数人头。……再看那柜台边上,还有一个大钉,钉着一个月的小孩,那地板上的血,足有寸多厚,死尸重重叠叠的堆了起来。那零落落的手、脚、头到处皆是……”

丁名楠的《帝国主义侵华史》中,记述了另一位目击者、美国驻华使馆武官欧伯连的亲历亲见事实:

“我亲眼看见许多杀人的事情,这些被杀者……是根本没有武装的。我还看见许多尸体,他们的手是缚在背后的。我曾经看到许多伤痕累累显然是被刺杀死的尸体,而且我可以断定,他们是在无抵抗的情况下被杀害的。我之所以看到这些事情,并非因为存心到各处去寻找恐怖的景象,而是在对这次战役作一般观察时看到的……”

解放后,通过对大屠杀中幸存者的调查,也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如在大屠杀后参加收埋尸体的鲍绍武老人控诉说,“光绪二十年(1894年)10月4日午后,日军侵入市内,到处都是哭叫和惊呼声,日本兵冲进屋内见人就杀。当时我躲在天棚里,听到屋里一片惨叫声,全家被杀了好几口人。我后来参加收集尸体时,看到有的人坐在椅子上就被捅死了。更惨的有一家炕上,母亲旁围坐着四、五个孩子,小的还在怀里吃奶就被捅死了……”

日军的大屠杀,前后进行了4天,整个旅顺仅有6人幸免于难,因这些人是被日军抓来抬尸体的,他们的帽子上沾有“此人不可杀戮”的记号。而今埋葬在“万忠墓”中两万多殉难同胞的尸骨,就是这段历史的铁证。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激起国人的公愤,也遭到世界舆论的谴责。

北洋舰队全军覆灭

威海卫之战日军攻陷旅顺后气焰更加嚣张,悍然侵犯山东半岛,占领威海卫,消灭北详舰队,彻底逼迫清政府就范。日军要想攻占威海卫,必然要避强就弱,选择一处防御相对薄弱的突破口,这是起码的常识;但愚昧无知的清最高决策者却视而不见。1895年1月0日,日军在山东半岛的成山头登陆,当日下午到达荣城县。日军未到,清朝地方官吏和驻军早已逃之夭夭,日军不战而唾手占领荣城县城。5日,日军两路包抄进攻威海卫。威海卫地势极为险要,易守难攻,日岛和刘公岛南北两岸都有坚固的新式炮台,有100多门大炮。当时的北洋舰队尚有战舰9艘,炮舰6艘,鱼雷艇10余艘。只要坚持抵抗,主动出击,完全可能改变战局。但李鸿章却坚持“避战保船”,命令北洋舰队“不许出战,不得轻离威海卫一步,如有违令出战,虽胜亦罪”。结果北洋舰队只能被动挨打。

1月0日,日军攻占日岛南岸炮台.月日攻占北岸炮台,随即封锁东西港口,海陆一起发炮,集中火力对刘公岛和港内的北洋舰队进行轰击,部分军舰被击沉。日军联合舰队司令伊东佑亨写信向丁汝昌劝降,遭到丁汝昌严词拒绝。但以牛昶炳为首的部分将领贪生怕死,与北洋舰队教习美国人浩威、英国人马格禄相互勾结,唆使刘公岛上的水兵哗变,并派人持刀威胁丁汝昌,逼迫他投降,丁汝昌拒不投降,在绝望中服毒自杀。1日马格禄、浩威伙同一些民族败类,盗用丁汝昌的名义,由浩威起草了投降书,交出舰艇11艘和大批枪炮、辎重,向日军投降。就这样,洋务派首领李鸿章经营几十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北洋海军的覆没宣告了政府的彻底失败。

日军得寸进尺然而,日本人的侵略行径并未就此罢休,1895年月日至9日的6天之内,日军又攻占了山海关以北的牛庄、营口、田庄台等。在妥协投降政策的指导下,清军全线瓦解,溃不成军,致使整个辽东半岛全部被日军占领。日军所到之处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在怀仁、宽甸一带“亟肆焚抢”;在金州、复州、凤凰城、盖平、熊岳一带“掠掳妇女,抢夺财物”;在牛庄他们炸毁民房、四处杀人;在田庄台他们竟然放火将一切“化归乌有”。日军在占领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后,紧接着霸占了包括我国钓鱼岛在内的澎湖群岛。至此,清政府完全屈服于日军的淫威之下,中日甲午战争以中国的惨败而告结束!(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