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言情 > 龙起苍茫 > 第430节 阴云笼罩的日本

第430节 阴云笼罩的日本

日本围绕着要不要开始建造“长门”级超弩级战舰而展开了论战,各方势力争相亮相,使得日本政坛一时热闹非凡。

2月1日,从澳大利亚传来了一个噩耗。

才服役没几年的“伊吹”号装甲巡洋舰在澳大利亚海域被击沉,同时被击沉的还有两艘英国商船,两艘运兵船,船上装满了5700名澳新军。

目前德国的太平洋舰队活动范围相当的大,并且硕果累累,几艘军舰几乎都是在南华订造的。

尤其是太平洋舰队的旗舰“格奈森瑙”号,是南华最新一级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吨级重巡洋舰,使用了三座三联装炮塔,283毫米主炮,速度能够达到28节,不仅能打能抗,还能跑。

这次在澳大利亚海域创造这个巨大战果的,便是这艘“格奈森瑙”号,目前它也是太平洋头号通缉犯。

被击沉的“伊吹”号在日本主力舰中首度采用了涡轮机驱动,其主机是从美国进口的燃气轮机,最高航速达22.5节。

美国海军在数年后才在“北达科它”级战列舰上搭载此类主机。

小小的技术抢先,使得日本人极为自负,但是就是这艘让他们自豪的军舰却被轻易的击沉了。

另外一艘它的同级舰“鞍马”号,作为第一南遣舰队旗舰,当时也在现场,不过它的命运略好,只是被击伤。

这次与“格奈森瑙”号一起出击的还有潜艇,正是潜艇出其不意的击沉了“伊吹”号,使得“格奈森瑙”号大发神威,接连击沉运兵船与商船。

前段时间“筑波”号也遭遇过伏击,只是幸运的逃出生天,不过,日本还是为了向德国宣战而付出了代价。

“伊吹”号的被击沉给大张旗鼓在太平洋甚至是印度洋四处搜索德国军舰的日本海军敲响了警钟,德国人也开始注意到了日本军舰,不仅是策划袭击商船与运兵船,也在策划袭击日本军舰护送的大型船队。

其实这次日本人算是幸运的,“格奈森瑙”号与四艘潜艇只是诱饵,如果日本与澳大利亚军舰从邻近增援过来,那么战果只怕会更加的大。

有了南华在背后撑腰,德国袭击舰队的规模越来越壮大,而且胆子也越来越大。

南华掌握了日本与澳大利亚军舰的所有动向,然后根据这些情报来制定袭击计划,德国袭击舰队的司令部就设在南华,设在坤甸,这里是避风港。

协约国虽然清楚德国袭击舰队从南华得到了不少便利,但是根据中立法则,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

南华海军的多艘潜艇秘密参与过了对英国商船与运兵船的袭击,甚至连德国人都不清楚这事情。

由于德国放手放权,让各艘军舰各自为战,只有在策划大型行动时才集中起来,使得忽然变大的战果并没有遭到怀疑。

让李秉衡为难的是,让那支庞大的增援舰队就这么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纵横,还是先潜伏着,到时候去欧洲。

如果作为一支分舰队,的确是大材小用了,日本也只能派出主力舰队来与之抗衡,但明显这很不划算。

况且让它打出名气的话,要想回欧洲就难了。

目前的状况凭借袭击舰队与潜艇已经足够了,虽然无法全面封锁协约国从澳洲以及印度等地向欧洲的增援,但是还是能取得不错的战果。

南华出售的潜艇,已经可以在南华的各个补给点得到补给与保养,使得作战半径扩到最大,战力也提到了极限。

德皇威廉二世对这支增援舰队的命运一直很关心,德国海军部也在讨论这支舰队的意义。

如果能够开辟第二战区,将增援舰队与袭击舰队整合起来,在太平洋、印度洋、阿拉伯海与孟加拉湾形成一股强大的封锁力量,对协约国无疑是个巨大的打击。

不管是分散开来袭击商船与运兵船,或是落单的军舰,还是整合起来打局部海战,这支舰队都能取得绝对优势,除非英国主力舰队分兵。

这支舰队甚至能够制霸苏伊士运河,进入地中海作战,对付意大利海军。

消除掉意大利海军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威胁,并且将地中海变为协约国海军的畏途,可以最大限度的打击协约国的海军力量。

从地图上来看,亚齐、果阿三地、南部也门、坦桑尼亚加上罗德岛,这些点串联起来,使得这支舰队能够取得的作用,无与伦比。

德皇威廉二世有必要感谢李秉衡,感谢南华的中立。

李秉衡显然并不满足目前德国袭击舰队取得的战果,加上日本参与其中的因素,当然要动下脑筋,看看有没有什么利益可图。

日本的“伊吹”号被击沉之后,日本海军叫嚣着要进行十倍的报复,理所当然的,将所谓中立的南华给恨上了。

日本国会咬牙通过了再次修改的“八四舰队”计划,只建造“长门”与“陆奥”两艘新战舰,将来只淘汰“萨摩”号、“安艺”号、“河内”号 、“摄津”号四艘中的两艘,加上四艘“扶桑”级,组成八艘主力舰。

然后在战列巡洋舰方面,目前仍然是四艘“金刚”级战列巡洋舰主打,同时建造两艘新战列巡洋舰。

到大正12年则为刚刚服役的“榛名”号、“雾岛”号,以及新造的“天城”号与“赤诚”号来替代“金刚”号与“比睿”号。

这便是到大正12年的“八四舰队“计划。

不过,得到了第一手消息的李秉衡却清楚小日本鬼子不会这么安分,少造了两艘“长门“级,他们不会甘心的。

虽然对于目前的日本经济来说,这个“八四舰队“计划依然是难以负担,但是随着欧战的变化,日本必然会再次更改这一计划。

因为他们有着一贯的野心,想要让日本海军成为世界一流海军。

针对日本的野心,中国与南华海军部立即联合推出了“海军建设计划“第二期建造目标,四艘“帝国”级超级战列舰。

其实这四艘新一代的超级战列舰首批将建两艘,已经开始了船体建造前的各项准备,各项配件都预制了几个月,尤其是三联装炮塔上的406毫米主炮,已经制造完毕。

由于“坤甸”号出售给了德国,使得目前中华联合舰队只剩下“四川”级超级战列舰,无法应对日本疯狂的“八四舰队”计划,使得推出新一级战舰成为必然。

日本人造两艘406毫米主炮的“长门”级,那么中国与南华便造四艘“帝国”级,稳稳压过对方一头,而且这四艘“大秦”号、“大汉”号、“大唐”号与“大宋”号,将是两艘两艘建的,这更加让日本人胆战心惊。

谁都知道,这个世界上造船造的最快的便是南华,战舰也是如此。

两艘“帝皇”级超级战列舰“秦始皇”号与“汉武帝”号离服役已经不远,这两艘战舰已经让日本海军坐卧不宁,那么两年多之后,等到“大秦”号与“大汉”号服役,日本仅凭四艘“扶桑”级与四艘半无畏级的战列舰“萨摩”号、“安艺”号、“河内”号 、“摄津”号,将会没有办法压制对方,光是两艘“帝国”级超级战列舰就是块难啃的骨头。

一艘“四川”级超级战列舰,两艘“帝皇”级超级战列舰,两艘“帝国”级超级战列舰,以及一艘“重庆“级战列巡洋舰、一艘“广州”级战列巡洋舰、两艘一万八千吨级的“槟城”重巡洋舰,加上正在建造的两艘标准排水量一万八千吨“南京”级重巡洋舰,组成了中华联合舰队的“五六”舰队。

只有等到两艘“长门”级超弩级战列舰的服役,日本才能扳回一局,重新找回优势。

而到1921下半年,这支舰队将会因另外两艘“帝国”级超级战列舰的服役而成为“七六”舰队。

日本海军到时候依然无法占得上风,除了战列巡洋舰占得优势,主力战舰并不能力压中华联合舰队,毕竟对方有四艘“帝国”级。

虽然日本方面还没有得到“帝国”级超级战列舰的详细数据,但是光是406毫米主炮,就让他们感到心惊。

虽然“长门”级同样使用410毫米主炮,但是却只有八门,“帝国”级却达到了九门,虽然三联装炮塔的实用性还有待考证,但是光是数量上就压过了“长门”级。

而且众所周知,主炮性能上,德国与南华的质量与性能是世界第一流的,日本在主炮制造方面技术还不过关,直到在一战前才实现了305毫米主炮的国产化。

一旦无法在海军决战上分出胜负,那么长期的接触战对日本无疑是绝对的劣势。

这次中国与南华海军部的联合声明,很明显是在针对日本。

可以看到,对方有意在与日本进行军备竞赛。

在陆军竞赛上,日本全面输给了中国,现在,又一场军备竞赛挑起。

日本该做什么样的选择,这已经很重要,很迫切。

明治40年国防方针把俄国定为头号假想敌,但对于日本海军来说,美国才是最可怕的敌人,当时海军省对美俄海军扩建的反应是立即开工建造2艘无畏舰(河内级)和4艘装甲巡洋舰。

因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夜以大炮巨舰为目标的造舰竞争激烈,无畏舰时代很快又转移到超无畏舰时代,日本海军就赶紧改变既定规划的舰型,并建造新型舰。

日本海军从此与其他海军强国一道走向了无畏舰和超无畏舰竞争的时代。

可是,随着南华海军的崛起,以及中国的统一,近在咫尺的压力使得日本海军将目光转向了南华与中国。

海军与陆军的争端也随之无限放大,这是有深刻的根源的。

日本陆军在日俄战争中增加了4个师团,战后将其纳入平时编制,扩充为17个师团。陆军进而要求再增加6个师团,遭到桂太郎内阁的否决;遂改为要求增加3个师团,又遭到西园寺公望内阁的否决。

分别以俄国和美国为目标的陆军和海军的扩军狂热,使得“长州陆军”和“萨摩海军”争夺预算的竞争白热化,加剧了两者的对立

眼下又加上了中国与南华的刺激,尤其是中俄战争中,中国国防军显示出来的实力,以及中国疯狂的陆军整编计划,使得日本去年刚刚千难万难的通过了增加6个师团的提案。

这已经使得“萨摩海军”极度的不满,这次的“八四舰队”建设计划又砍掉了至关重要的两艘“长门”级超弩级战列舰,以及一些其他军舰,使得这种愤怒几乎要发到“长洲陆军”的身上。

巨大的压力笼罩着日本,陷入了两难,是继续军备竞赛,还是选择暂时的隐忍。

海军部提出了将半无畏级的战列舰“萨摩”号、“安艺”号、“河内”号 、“摄津”号到时候全部退役,或是出售给小国家,增加两艘“长门”级战列舰的建造计划。

这实际上又是在重提之前的没有修改过的原版“八四计划”,可是在陆军已经增加了6个师团的情况下,这无疑是在要国会的老命。

实际上,两艘“长门”级战舰的建造,已经是强弩之末了,现在又要增加两艘,无异于一场灾难。

“我国时局多艰,经济不振,

日俄战争之后,虽然日本没有得到战争赔款,但仍然不顾财政困难,强行确立了扶植战争产业的国策。当时日本的贸易结构是,向美国出口生丝,向中国及朝鲜出口棉纱和棉布;从印度和美国进口原棉,从英国、德国、美国进口钢铁和机械。

日俄战争后,日本生丝出口增加,逐渐控制了美国市场。

可是在南华崛起之后,日本在美国的市场份额被南华与中国抢夺了大半,

六大纺织公司本来已经垄断了对中国的棉布和棉纱出口,但是近年来在中国与南华棉布棉纱的双重竞争下,六大纺织公司倒闭了三家,另外三家也在勉力维持。

日俄战争前刚刚开始建设的重工业也得到了急剧发展。在钢铁业和重型机械制造工业中,国营八幡制铁所开始进入正常运营状态,1906年到1909年,年均钢材产量达18万吨。

但是随着生产的扩大,日本对铁矿与煤矿的需求达到了一个天文数字(对于日本来说),又无法继续从中国的汉冶萍得到满足,中国政府又在南满铁路沿线进行了严格的限制,加上中国军队重兵布防在铁岭-本溪-鞍山,完全不肯让日本插足到这片资源富集区,日本工业界对此毫无办法。

中国国防军从营口到丹东,布置了一条大防线,设置了几个屯军点,牢牢的将日本的势力范围控制在旅大,封锁住了日本在这里开拓的可能。

中国政府对日本的多次要求都态度强硬,甚至将大批国防军从远东调到旅大一线,摆出不惜武力对待的架势。

日本只能眼看着中国在东北进行大开发,尤其是在得到了中东铁路之后,而日本紧缺的煤铁却只能从中国以外的地区高价求购,甚至舍了老本,在日本本土开发。

这对日本好不容易发展起来的重工业不得不说是一场灾难,更是无法弥补的痛。

早在演变成消耗战的日俄战争中,日本深受生产不足之苦,使政府痛感扶植和利用民间重工业的必要性。

在陆海军和铁道院的资助下,继私立的住友铸钢厂之后,相继建立了神户炼钢、日本钢管等私营钢铁厂。

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1907年在北海道室兰建立的日本钢铁厂。

这是北海道煤炭轮船会社以铁道利润1000万日元为基础,在海军的资助下,与英国的阿姆斯特朗、维克斯两家大军火公司合办的。其资本金为1500万日元,比其他私营钢铁企业大得多,有最先进的轧钢设备。

该社聘请吴海军工厂长官山内万寿治中将兼任顾问,接受海军工厂的订货,生产舰炮炮管。

不过眼下这家钢铁厂状况并不容乐观,扩张受到了扼制。

不仅是这家巨无霸,还有日本财阀兴办的私营钢铁企业也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当初在军部的支援下,三菱和大仓组两家财阀还分别在海外建立了朝鲜兼二浦制铁所和中国本溪湖煤铁公司。

不过本溪湖煤铁公司成为了中国政府重拳打击的对象,也成为了当下日本舆论关注的焦点。

日俄战争结束后,大仓财阀向驻辽阳的关东总督府提出开采本溪湖煤田的申请,正式侵占了本溪湖煤田,将煤田命名为“本溪湖大仓煤矿”。在日本军政当局的支持下,大仓财阀从日本订购机械设备,兴建矿山。

1906年1月,大仓煤矿举行开井仪式,时有中国工人110人,日本工人30余人,当年采煤300吨。从建矿起,至1911年中日正式合办止,大仓财阀非法侵占本溪湖煤矿达15年之久,共开出3口斜井。

由于采用机械通风、排水和供电照明,煤矿的原煤产量逐年上升,至1910年,年产量达5.8万吨。

由于袁世凯的纵容,大仓财阀不满足于1911年开始的中日合办,将野心转移到了庙儿沟铁矿,并且投资兴办炼铁厂。

南北统一之后,中国政府忙于应付中俄战争,所以没心思来对付日本在东北的各种手段。

但是一战开打之后,中国政府宣布在中国进行矿山开采的外资公司必须重新得到中方的认可,在中国开办工厂同样需要得到中国政府的认定,凡是前清与袁世凯时期的外资工矿,都必须要重新厘定。

中国政府开始着手收回本溪湖的日本煤矿与铁矿,并且收回日本工厂,到了今年,更是加快了本溪湖大仓煤矿公司的收回谈判。

双方一直谈不笼,而且分歧较大,谈判也陷入了困局。

渐渐的,这也演变为忍无可忍的日本官方与财阀,向中国政府的挑战。(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