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李唐 > 第一百二十章 一通百通

第一百二十章 一通百通

对于徐有功,王二那是相当有信心的。

别看年纪相仿,无论见解、胆识、心思缜密程度,自己都是远远无法相提并论。

总算是老天有眼,把他给送来了。

王二匆匆赶往客房,随口问道:“王虎呢?”

“和欧楷他们几个出去喝酒了。”任仁瑷应了声,像想起什么,指指翠儿房间方向低声道:“那事可莫要与徐先生提起。”

王二笑道:“你真当我三岁小孩了。”

任仁瑷不自哑然失笑,不说不觉得,打王二并州一行后,自己确是显得有些过了,处处小心,唠唠叨叨得倒好似三娘教子一般,全然没了往日的洒脱。

岂不知,正所谓爱之深,关之切,王二看似聪明得紧,实则并无多少机心,搁在以往,倒也罢了,眼下这状况,却是马虎不得。

徐有功仍是一副淡淡神情,不过看得出,虽是风尘仆仆,精神却是不错。

任仁瑷使人摆上些茶果,告喏一声掩门而出。

二人寒喧一番,王二问起狄仁杰及并州现况,徐有功一一作答,言之狄仁杰大开粥厂,救济灾民,又使人从外地购来种粮,按户发放,同时广征草药,以防瘟疫,如今并州,虽是仍为惨淡,但总算是稳住了民心,有了盼头。

王二暗自赞叹,随口道:“这老狄只做个小小法曹,端是有些浪费了。”

徐有功似有所感,自言自语道:“小小法曹又如何,总算是能为民做点事了。”

王二听他话里好似有话,呷了口茶,道:“老狄正忙得不可开交,怎肯放徐兄来长安呢?”

徐有功颇不以为然,“并州之事,已入正轨,所余之工,不过按部就班而已。”

所言虽是实情,口气却未免有些托大。

好在王二亦非第一日识他,晓得其人颇有些傲气,自是不以为意,“那~徐兄此翻前来,所为何事?当不会只是来看看我这么简单吧?”

徐有功见问,立起身来,拱手施礼道:“实不相瞒,学生此来,便是。。。。。。便是想请爵爷作个引荐。。。。。。”

王二心中暗笑,原来你徐有功也是个俗人,大老远跑到京城来要官,哈哈!

王二本也不是什么正人君子,对跑官要官之举并无甚成见,反觉是理所当然,只不过以徐有功的个性,居然也会来这一套,确是大出意料。

不会是逗我玩吧?

王二奚落道:“徐兄说得轻巧,两手空空便敢来要人情?”

徐有功白脸涨红,激愤道:“原来爵爷亦是贪财之人,算我徐某识错人了,告辞!”说罢一拱手转身欲走。

怎么还是这牛脾气!

王二忙将他拉了回来,“说笑!说笑!你这人什么都好,就是太爱较真了。来来来,坐下,坐下。”

徐有功原也不是小气之人,只不过平生第一次开口,已是很难为情了,再被王二装模作样调逗两句,哪里还耐得住颜面。现下被王拽了回来,反倒不好意思了,半是解释半是为了缓解尴尬气氛,“说来惭愧,学生亦是科举出身,当年自命清高,隐遁市野,今日却要为一官半职麻烦爵爷。”

王二宽慰道:“这说的什么话,都是自家兄弟,有什么麻不麻烦,不过~”

徐有功忙道:“爵爷有话但说无妨,若是为难那就算了。”当真是没求人的经验。

王二笑道:“倒是不难,前些日子还向皇上提起过你呐。只是不知徐兄为何缘由突然改了主意,不再过那逍遥的日子,却要往这官场上挤?”

徐有功叹了口气,感慨道:“并州这一场事,学生算是明白了,与其愤而妒世,不如尽己所能,造福一方。可惜学生无人无财,思来也只有厚着脸皮来求爵爷您了。”

王二心说,你也知道一个“求”字呀?看你刚才模样,倒好似我求你一般。

话虽如此,但人家一不为名二不图利,单这一份为民之心已是令人钦佩,正好手头上的案子要他帮忙,干得好了,也有个籍口去找万岁爷要官。

王二打定主意,笑嘻嘻道:“徐兄言重了,你放心,这事就包在我身上了。”

徐有功得了肯定答复,长出一口气,连连称谢。

王二摆手道:“你先别忙着谢,成与不成还得靠你自己。”

徐有功疑惑道:“此话怎说?”

王二便将并州一案如今已转至己手,皇上催着要结果等等等,一五一十跟他提了一遍,末了道:“徐兄若果能助我解此难题,万岁爷面前,无需加以分说,徐兄所想,还不是小事一桩?”

徐有功本能地愤慨道:“身居高位,上不思报君,下不为黎民,留之何用,爵爷依律处置,斩了就是!”

王二一心待他出个主意,却不想得来的是一通大义凛然之辞,差点没当场给气趴下,这不是废话嘛!

还得跟他解释,“这房遗则眼下还不能杀。”

徐有功显然还在状态中,犟着脖子反问道:“为什么?”

王二恨不能一巴掌把他给拍醒,沉着脸色回道:“不为什么!杀不得就是杀不得!”

“朝廷律例岂容儿戏!”徐有功毫不退让。

王二是真火了,虎地立起身,“你一个穷书生,一不官二不爵,管什么律例不律例!”若不是顾忌着情面,几欲脱口而出“你千里迢迢来长安干嘛?托人情找关系,依的又是大唐哪门子的律例!”

他虽是没说出口,徐有功倒似看透他心中所想,愤然道:“若是朝廷律法都可以拿来做交易,这个官,不当也罢!”

眼看着一来二去话赶话就要说僵了,

却听得一声咳嗽,任仁瑷单手端着个托盘推门而入,笑吟吟道:“说什么呢?这么热闹,来来来,天气热,喝碗酸梅汤去去暑,来呀~愣着干嘛!”

来的可真是时候,怕是一早就躲在门外了。

王二朝任仁瑷笑了笑,接过青花小碗,顺手将其中一碗递给徐有功。

徐有功刚才一阵子慷慨激昂,想来嗓子也是有些干了,此时倒也不客气,调羹都不用,一仰脖咕嘟嘟喝了个底朝天,末了咂吧咂吧嘴,“好喝!好喝!多谢夫人!”

任仁瑷笑道:“先生若是喜欢,明日便煮多些。”

王二愤愤然道:“便是煮得再多,也不给他喝了。”

徐有功一碗酸梅汤落肚,倒是平静了许多,“头先言辞不周之处,还请爵爷海涵。”

王二哼了一声,犹觉不解气,“书呆子!”

当着任仁瑷面,徐有功倒不好跟他争了,只笑了笑,道:“便请夫人来评评理,这律法条例岂可。。。。。。”

任仁瑷一边将空碗收回托盘,一边道:“我一妇道人家,不懂甚高堂法理,只知凡事若是出于公心,上报君恩下怀黎民,便是好事。先生贤达之士,自有高见,想是不会错的。”说罢施施然转身而去。

“夫人客气~”徐有功目送着任仁瑷出了门,猛然省醒任仁瑷话中之义,原本是寻常道理,自己却是始终未能明白,枉自熟读圣贤书,常自诩满腹经纶,却不及一女子有见识,当真是愧煞人也!

所谓法理不外人情,朝廷制定律例,亦不过振纲举目,规矩方圆,岂可死抱律例不懂变通,关键还得看如何运用,用于何处。

徐有功一通百通,只觉得心情无比舒畅,得意之下,不禁仰首大笑起来。

王二不知何故,骂道:“好了,现在不是呆子了,活脱脱一个疯子。”

徐有功毫不在意,收了笑声,恭恭敬敬冲门外一施礼,道:“谢夫人!”

王二莫名其妙道:“谢什么谢,一碗酸梅汤,又不是甚琼浆玉液。”

徐有功亦不作解释,道:“不知爵爷定于几时开堂审案?”

王二一愣,脱口道:“你又不帮我,问来做甚?”话一出口,已省起他的意思,登时转嗔为喜道:“徐兄若有好法子,当然是越早越好。”至于他为何突然想通了,却是懒得理会,只要他肯帮就行。不过,呆会儿得好好问问任仁瑷,到底在酸梅汤里下了什么**,不然这头犟牛怎的一转眼便改了主意。

徐有功沉吟道:“爵爷先请回房歇息,容学生细细思量。”

王二现在哪里有心思睡,好不容易松了口,万一一觉醒来这家伙又不认账可怎么办。

是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王二自是不管,反正铁了心不走了,好歹需得个主意方肯罢休。

徐有功哪能猜到他的心思,只道这位爵爷一心为公忧国忧民,不自大是钦佩,愈发觉得该当好好帮他一帮,当下亦不再言语,闭目冥思。

王二怕他假装思考借机磕睡,时不时唤他一声。

初初徐有功还道他有话说,次数多了,也懒理会于他,听得唤声便随意摆摆手,示意他别来打扰。王二自觉无趣,渐渐的也不吭声了。

徐有功将并州之案整个经过翻来覆去细细思量了好几遍,房遗则等人所犯之罪,怎么算都是死有余辜,终是没个好法子。

说来真是好笑,人是自己协同王二抓的,现在却要在这穷尽脑汁帮他们减轻罪名。

徐有功十指反扣张臂伸了个懒腰,自言自语道:“律例。。。。。。律例。。。。。。”心里想的是如何能合情合理地绕过律例,给房遗则等人留条狗命。

无意中瞥见窗外已是泛白,不知不觉天已放亮,猛然间,徐有功闪过一丝念头,登时有了主意,情不自禁大呼道:“有了~爵爷!有了~”

却是没有任何反应,

王二这厮倒是舒服,人家在这打破头苦思,他自己却不知何时睡着了。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