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夺隋 > 第四十三章 独领一军

第四十三章 独领一军

辽河西岸,身披金色披风的威武男子静静的看着眼前的一切,笑了笑,朝身边大臣说道:“大隋第一勇士非李玄霸莫属!”

“这也是陛下英明,识人善用,振威校尉才有此大展拳脚的机会!”黄门侍郎裴世矩谄媚着说道。

这本是内史侍郎虞世基想要说的话,结果被同是宠臣的裴世矩抢先开了口,不由恨恨地瞪了他一眼,上前躬身说道:“陛下万乘之躯,却亲自上场为将士们击鼓助威,我军将士才会奋不顾身杀敌,再加上陛下安排的振威校尉这支奇兵,此战才能获得如此辉煌胜利。陛下英明神武,我大隋必胜!”

“陛下英明神武,我大隋必胜!”一众大臣齐声颂道。

“此皆众将士之功,朕不敢居功!”杨广笑着摆了摆手,话虽如此,他心中却颇为受用,不经意间看到李世民忠心耿耿地持盾护卫在身侧,于是慈声问道:“世民,你是振威校尉的兄长,你来说说他这一箭威力如何?若换成你,你可能做到?”

李世民面色一红,他虽然自认为骑射不错,但却也有自知之明。天下间能射出李玄霸那惊天一箭的人或许存在,但绝不包括他!

“陛下,三弟这一箭可谓惊天动地。不过若换成末将领军,末将不会射出这一箭,而是会在敌军逃回的路上沿路设伏,力求生擒敌将。”李世民想了想,并不直接回答,而是十分巧妙的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哦,这是为何?”杨广来了兴趣,一脸好奇地问道。

“陛下说过要生擒斛斯政,末将一直谨记在心,万不敢违背圣意。若是一箭射死了他,末将万死难辞其咎!”李世民恭声回道。

被李世民这么一提醒,杨广顿时想起自己在大战爆发前曾对全军做出指示,要生擒斛斯政。

李玄霸这一箭明摆着要置斛斯政于死地,若真的射杀了他,便等于当着数十万将士和各国使节的面打他这个皇帝的脸。

这是不把他这个大隋皇帝放在眼里!

想到这里,杨广的脸立马阴沉了下去。本来他对李玄和他麾下那支奇兵力挽狂澜的表现极为满意,正想对其大加封赏,此时又改变了主意。

一众大臣将皇帝变脸这一过程清清楚楚地瞧在眼里,皆暗自摇了摇头,心头不免同情起李玄来。辽河一役,李玄和他的那支奇兵可谓力挽狂澜,若没有那画蛇添足的一箭,他便是此战的最大功臣,加官进爵自然不在话下,甚至都有可能封侯拜相。

那本没有任何错的一箭,被李世民这么一说,却惹怒了皇帝陛下,只怕他以后想要再得宠就难如登天了。一个臣子的本事再大,也需要皇帝的支持,只有皇帝才能赋予他权力。没了皇帝,他便什么都不是。

大臣们叹息之余,皆拿眼偷瞧李世民,眼神里除了钦佩外还有丝丝的不解。他们钦佩李世民小小年纪就如此聪慧,却又不解李世民为何要破坏亲弟弟的大好前程。

“世民有心了,你此番护驾有功,朕都记着。”杨广拍了拍胸口,抬头眺望东方,绝口不提李玄霸三个字。

夜幕降临,追杀高句丽逃兵的大军高奏凯歌而还,在辽河东岸择地扎营,一边清理战场,一边派人接应其余的数十万大军过河。

此时,天上繁星点点。四野里黄沙浸血,死尸山积。断枪折戈、死马破旗,绵延十余里之遥。

这一仗高句丽损折了四万余人,隋军也死伤两万余人,可谓极其惨烈。

隋军虽然大胜,但辽河东岸,到处都能闻得悲鸣声,那是众将士在为死去的战友送别。

杨广领着文武大臣和各国使者巡视战场,慰抚麾下将士。

当四万多颗高句丽人的头颅被将士们当作战利品献给大隋皇帝杨广后,望着那如山的脑袋,随军观战的各国使者吓得面如土色。

突厥始毕可汗、靺鞨渠帅突地稽皆表示,下次出战,他们愿意率领麾下兵马做大军先锋。契丹族长和王子也热情地宣布,待大军凯旋,他们将亲献牛羊美酒,为远征将士洗尘。而百济国的使者则伏地痛哭,恳请圣皇帝陛下尽早将高句丽盗匪犁庭扫穴,以除百济百姓每年被其侵扰之苦。

杨广威风凛凛地挺立在观风行殿上,挥手制止了各国使者的歌功颂德,眺望远处的辽东城,志得意满道:“辽东自古就是我华夏土地,高句丽趁我中原大乱之际夺取了去。今联亲率百万大军而来,是为了收复祖宗基业,此战乃迫不得已,望高元小丑不再自误,以免覆国!”

“陛下御驾亲征,我大隋雄师百万得沐圣恩,将战无不胜,区区高句丽指日可灭,辽东这片土必将重新纳入我华夏版图!”虞世基躬身颂道。

文武百官皆反应过来,一同躬身:“陛下英明神武,辽东这片土必将重新纳入我华夏版图!”

“陛下英明神武,辽东这片土必将重新纳入我华夏版图!”数十万将士齐声呐喊,如震天之雷响彻在辽东土地上,便连那远在数十里外辽东城内的高句丽守军也感受得到,内心皆震撼不已。

这夜,中军帅帐灯火通明。

一身金甲的杨广端坐在王座上,李世民昂首挺胸侍立在皇帝身侧,他身后还站着一个供皇帝陛下驱使的内侍,一众文武大臣分列帅帐左右。

帅帐里一点声响也无,就如同杨广的面孔一样,无比肃穆。

“宣振威校尉李玄霸觐见!”内侍亮起他那尖细的嗓子,拉长了声音朝外喊道。

李玄在帐外候了半个时辰了,早已等得不耐烦,听到唤声,连忙收敛神情,健步走入帅帐,在杨广五步外站住,拱手肃立道:“末将参见皇上,吾皇万岁!”

他此时甲胄在身,此举倒也没有失礼,杨广微微颔首,一双眼睛带着一种威压扫向李玄。

“李玄霸,今日你力挽狂澜,大破敌军,百万军中扬我大隋国威。朕甚喜之,特加封你为冠军大将军,你可满意?”

杨广话音刚落,就引来了一片注视的目光,这些目光中有惊讶,有同情,有幸灾乐祸,唯独没有羡慕。

“好大的军衔!”李玄心中冷笑,面上却不动声色,恭声道:“谢陛下!”

这段日子,李玄早已将大隋军制摸得差不多了,如何不清楚这个“冠军大将军”所代表的含义?

冠军大将军,光听这个名字够霸气吧,勇冠三军,十足高大上。可了解大隋军制的人都知道,这个冠军大将军只是一个没有任何职权的散职,加封某人为冠军大将军只是在其头顶多一个称号,多一个头衔,而他的真正军职没有任何提升。

大隋实行府兵制度。真正掌实权的军职有十二府的大将军、将军、武贲郎将、武牙郎将,以及他们下辖的各鹰扬府长官,包括鹰扬郎将、鹰击郎将等。

辽河这一役,李玄和麾下三千儿郎冒着生命危险冲锋陷阵、浴血奋战,斩杀的敌军没有一万也有八千。他本以为,凭此天大战功,即便杨广不喜自己,也至少会加封自己一个正五品的鹰扬郎将,以堵天下人的悠悠之口。怎会想到这个皇帝陛下做得更绝,看似对自己恩宠无比,加授自己一个正三品的冠军大将军军衔,实则对自己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好处。

李玄虽然面无表情,但明眼人都看出他在听到杨广的这个封赏后眸子黯淡了下去,甚至那一直挺立不动的身躯都出现了轻微颤动。

“毕竟还是个少年,能做到这种程度已经不错了……”百官们心中皆摇头轻叹。

文武百官都能察觉到李玄的失落,作为帝王的杨广怎会看不出来?他心头顿时有些不高兴。在他看来,他赐下这个三品的武散官军职已是对李玄天大的恩赐,后者应该一脸的感激涕零才对。

“李玄霸,莫非你对朕的赐封不满?”杨广面色一沉,低喝道。

帅帐中气氛骤然一僵硬,文武百官莫不收敛神情,就连呼吸都变得小心翼翼起来。

看到李玄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李世民心头顿时浮起一抹不忍。皇帝陛下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完全是因为他之前的那番话,再怎么说眼前这人也是他的亲弟弟,自己这么做是不是有些太过分了?

他正犹豫着要不要替李玄说话,这时脑海里浮现出一道青春靓丽的身影,咯咯笑着、追着他喊“世民哥哥”。李世民迈出去的脚又收了回来。

“末将不敢!”李玄自然知道杨广此时正在怒头上,此时最明智的做法便是闭嘴,但他一想到那一张张殷切盼望的面庞,把心一狠咬牙道:“只是末将麾下的三千将士英勇杀敌,多有死伤,他们都是大隋最忠勇的战士,理应得到朝廷的封赏!”

说完这番话,李玄抬头偷瞄了眼王座上的杨广,没有想象中的龙颜大怒,皇帝陛下的脸上十分平静。

“按理说,从军立下的战功是要算在所属府军的头上。”顿了顿,杨广微眯着眼道:“不过,你所领的这支骑兵确实英勇善战,此次又为朝廷立下大功,朕不愿寒了将士们的心,便赐予你们营黄金三千两!”

“另外,既然你为冠军大将军。那么从今往后,你所领的这支兵马便不再是从兵,也不从属于府军,便独立成一军吧。名号由你自己定,军中空缺的军职也由你自行挑选合适人选出任,想好后你将名号和名单呈报给兵部便可。日后,你这支骑兵营若再立战功,便按照府军的激励制度予以封赏!”或许是李玄刚刚为麾下将士请功的一幕感动了杨广,皇帝陛下最后又补上这一句。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