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龙之海上帝国 > 第486章 和谈(一)

第486章 和谈(一)

此时的奢安之乱,已经如野火燎原,迅速蔓延到了西南云贵川广西等地,连湖南等熟苗所在地也开始不稳。

天启三年六月,奢崇明部将樊龙率兵进逼成都。四川布政使朱燮元等人看到奢祟明兵锋极锐,在夜间将周边县城的驻军全部收拢入成都。奢祟明“进薄城下,悬族潜号,四面夹攻。”

成都城内守军只有二千多人,加上刚刚召集的各路兵马,总计不过4000人,在朱燮元等人的周密部署下,击退奢崇明几次攻城。明廷急调各处援兵,西南土司兵没有参加叛乱的,大多保持观望态度。而石柱宣抚司掌印女宫秦良玉虽然对明朝廷十分忠心,为大明作战向来最卖力,无奈眼下石砫白杆兵主力已经出击长江沿线。秦良玉得知奢崇明叛乱,就遣信使召集其侄翼明率兵从长江前线抽调兵力回援四川。只是,长江沿线虽然停战了,但是明军还得保持兵力防备中华军,白杆兵一时半会回不来。无奈之下,秦良玉只好带自己亲兵1000人沿江上趋成都。这时,从长江沿线调回的明军兵力相继到达成都周边,收复了安岳、乐至等县。

此次西南蛮族大规模叛乱,也和大明朝正在搞得“改土归流”有关,和那些肆意妄为、贪污盘剥的明朝官吏有关。比如一些流官极端看不起当地土著,手下小吏对土司都随意打骂,因此,加入奢安叛乱的苗瑶彝等少数民族部落越来越多。

此时,贵阳、成都被奢安叛军包围,而长江沿线明军兵力仍然无法抽调出来,使得西南各地连番向朝廷告急。

这时,大明朝廷内部稍微明智一点的人,都觉得应该尽快与海寇军达成和议。而原先反对议和的魏忠贤一派,却开始叫嚷着徐光启等人拖延谈判是在误国误民。

六月底,一艘打着大明旗号的船进入了台湾港。这是大明发布禁海令之后,时隔五年多后第一艘打着大明旗号进入这里的船只。

这艘船是对岸的大明福建总兵沈有容派来的,船上有督阵南京的兵部尚书孙承宗派来的使者。

这名使者是袁崇焕的同僚,也是一名兵部职方司主事,一年前跟着孙承宗南下准备对中华军的反攻。兵部职方司全称“职方清吏司”,是兵部四司之一。掌理各省之舆图(地图)、武职官之叙功、核过、赏罚、抚恤及军旅之检阅、考验等事。设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二人。这名主事名叫谢学成,与袁崇焕同一年科举中第,今年四十岁了,乃余姚谢家的旁支子弟。

大明船只进入台湾港,事先福建那面早已和驻扎泉州的中华军联系过了,港口这边早就得知消息,否则也不会放这艘船进入的。不管怎么样,这大明旗号的出现,还是引起了小小的骚动,围观的百姓不少。还好,尹峰亲卫队得知消息,赶紧派了一个哨队的人前来码头,把人接走了。

自从徐光启等人由金山卫出海,由于漫长的逆风海上航行,与明朝的联系一度中断。到了台湾后,他们只好和中华军商量,通过每天往返海峡两岸的中华公司船只,和对岸的福建官府取得联系。

徐光启等人的傲气和天使派头已经被消磨得差不多了,中华军也打算好好谈判,因此同意了他们的要求。这样,徐光启等人就每隔三天向对岸发去一次书信,福建总兵沈有容就做了中转站,然后把这些奏章塘报转交给京师方面。这时,大明朝廷才知道徐光启等人已经平安到达台湾。

今天这位兵部职方司主事来到台湾港,是大明官府第一次主动派出使者联系徐光启等人。

孙承宗给徐光启亲笔写了书信,徐光启单独接待了谢学成之后,当晚一直不能入睡,以致第二天在谈判桌上红肿着眼睛、精神不佳。

前几日的谈判,大明朝廷与中华军已经就双方全线停战、中华军称臣纳贡等大方向达成一致了。下面的谈判涉及无数的具体细节问题,尹峰不耐烦做这些,就全权委托了曾岳代表自己。从今日开始,尹峰就不再出现在谈判现场了。

这又让盛以弘非常不满,嚷嚷了半天。

这天,徐光启提出了大明朝廷的一个要求:中华军停止在江南地域及其他地方执行的“折辱士林”政策。具体就是指中华军强力推行的“三年免征”、“士绅一体纳粮”以及取消人头税的“摊丁入亩”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打击的都是明朝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对中小地主的损害有限。对普通佃户、小自耕农而言,这些政策是完全有利于他们的。

江南世家大族很多是传承百年的大家族,互相联姻,加上同学乡里关系,几乎可说是同气连枝、一损俱损。他们都有科举功名和官绅地位,享有大量特权地位,比如妻妾田宅奴仆的数量、范围要比平民多,土地不用缴税。这样的特权情况在大明朝已经上演了几百年,忽然之间这些特权就被中华军打破了,在江南引起的震动可说是翻天覆地。另一方面,中华军也没触动土地根本制度,对于老实合作的大地主,还是加以保护的;同时,中华军得到了小自耕农和佃户的支持,还引进了不少富裕的海商来江南卖地置业,导致当地铁板一块的士绅地主阶层的团结土崩瓦解。

在中华军占领江南半壁土地之初,三年免征政策就已经使他们得到了自耕农、佃户阶层的支持。随后在推行“士绅一体纳粮”、“摊丁入亩”等政策时,中华军又以武力镇压了所有的反抗者,对那些官绅大族毫不留情,几家传承百年的士绅家族被连根铲除。包括此时因罢官居于松江的书画大家董其昌,也因为抵制士绅一体纳粮的政策,被陈衷纪命人查出纵容奴仆犯法等事,发动新成立的民兵团练抄了童其昌的豪宅。

因此,江南镇守府的镇守使陈衷纪在江南地方素来有“陈屠夫”之称。

新加入大明谈判使团的谢学成几乎是声泪俱下地控诉陈衷纪的暴行,要求海寇—中华军立即撤离江南,并且赔偿江南士族大家这些年来的损失。

徐光启很无奈地坐在那里一声不吭,袁崇焕等人则是有点困惑。而盛以弘这一派就站出来支持谢学成的意见,指着对面的中华军代表大骂“流寇土匪……”

这一下,轮到中华军谈判代表发火了,以曾岳、徐鸿基等人带头,集体退场,不谈了。

徐光启此时除了无奈还是无奈,这根本就是不必要的节外生枝。他本身也是出自江南地方的世家大族,很明白江南地方的情况。通过孙承宗的信件,他已经知道:这谢学成半路里杀出来的谈判条款,根本就是那些躲在金陵城内的江南世家大族子弟们鼓捣出来的,想乘着大明招抚海寇的机会,将海寇们赶走,最好还能讨回一些这几年来的损失。他们根本就不明白实际情况,被利欲熏心遮住了眼光:大明和中华军两者中,最想要和平的、最希望能够暂时停战的是大明朝廷,而双方之间的战略主动权依旧还是掌握在中华军这一边的。这些江南士绅大族们根本就没看清这个残酷的事实。

当晚,尹峰下令自己的亲卫队出动,封锁包围了大明钦差使者居住的安海馆。徐光启等人再次被软禁起来,同时,曾岳来传话说:船主大王尹峰现在要往江南增兵,还要在江南释放所有贱籍世仆。

奴即富户家内奴仆。古称臧获﹑苍头﹐元代称驱口﹐明代称贱民,子孙世世为奴者称世仆。奴仆隶属于主人整个家族﹐地位极低。在《大明律》中﹐奴婢只可自相婚嫁,例不许聘娶良家,除非是良家自愿娶奴隶的女儿,至于奴娶良家妇女。则绝对为法律为社会所不容。私宰牛马杖一百,打死奴隶,比平人减死一等,杖一百七,奴隶的生命和牛马一样!

嘉靖以后﹐江南经济发达﹐江南士绅世家大族之中,富户尤多﹐破产农民和手工业者卖身为私奴者日益增多。有的富户蓄奴多达一两千人。凡此类奴仆都立有卖身契约﹐子孙累世不得脱籍。江北奴仆系由缙绅雇募﹐河南﹑山东等省都有蓄奴之风,但数量少于江南。

万历未年﹑天启初﹐中华军打到江南之时,江南各地奴仆开始起而反抗主人,奴变遍及湖北﹑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等地。奴仆乘势暴动﹐奴仆占据主家田产﹐散发主家粮食﹐并捆其主人﹐斥问“奈何以奴呼我 ?”

在此次江南战役中,中华军在江南占领区更加扩大,有组织的奴仆造反更多了,有“铲主仆﹑贵贱、贫富而平之”的口号﹐直指主奴压迫关系。江苏嘉定等地的奴仆操戈索契(卖身契文)﹐踞坐索身契者数万余人﹐声势浩大。有的地区奴仆有自己的组织﹐如湖北麻城有“里仁会”﹑江苏太仓有“乌龙会”﹐金坛等地有“削鼻班”等。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