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11章 西扩战略(二)

第111章 西扩战略(二)

第111章 西扩战略(二)

李孝摆摆手:“免礼,杨先生什么情况?”

杨凡说道:“王爷,这是益州黄栎,今天才到达,王爷已返回,特来参见。”

那个五十多岁的人上前施礼:“黄余升参见许王殿下。”

李孝连忙说道:“黄先生免礼,宁远有黄先生加入,真是得到大助,我不是什么王爷,也无权自命官员,有些委屈黄先生。”

“哪里,许王过誉。”黄栎说道:“我与吕焕章有些远亲,知道宁远的一些情况,十分仰慕。今天特来投靠,上报宗庙社稷,下安百姓,并不重视是何官职,听凭许王吩咐。”

此人说话并不迂腐,也很坦率。黄栎在川蜀之地是很有名的,是北魏时期的名儒后人,隐居益州,因和吕焕章有些远亲,和杨凡结识后被杨凡称为大才,举荐给李孝。但因为李孝、杨凡这些人的家眷都不在这里,宁远核心人物都是孤身一人,怎么可能托付身家性命。李孝要干什么?黄栎的头脑当时就能明白,他可不是冲动的人。

但随后不长时间,他接到吕焕章的信,杨凡、刘奇的家里人陆续到达宁远。李孝的另外两个王妃已到达一人,另一个不日到达。这让黄栎认为李孝能听进别人谏言,所以决定来见识一下。

他来到新新小区立即被这里震惊,许王这是什么才能?大唐边远山区还有如此地方。立即留下来等着觐见,听李孝的话谦逊的连忙客气。李孝也不再问什么,对丁解元说道:“吐蕃进兵情况如何?”

丁解元说道“吐蕃军队是两万人马,由苏毗茹东岱格桑日普带领,前锋大将巴克,此人是吐蕃有名的勇将。此时兵马已到达拉客,正在准备进攻。我以命令第一大队进格木屯,第二大队在大丹,第三大队为预备队,同时宁远警卫大队进绿树,做好全面防御。”

李孝点点头说:“通知大队长一级的明天前往格木屯开会,我亲自赶过去。”

丁解元一个立正:“是,属下遵命。”

他答应一声退出去通知各大队长前往格木屯。李孝对杨凡说道:“既然吐蕃进兵,那我们就不能这么完事,准备人员,随同军队行动,迅速接管地方官府。同时你派人前往松州见王刺史,让他上报朝廷向松州派遣官员。”

杨凡一愣:“王爷,为什么是朝廷派遣官员?我们完全可以自己任命。”

黄栎上前一步:“杨区长,我想许王的决定是正确的。”

杨凡略一思考说道:“对不起王爷,臣一时没想到。”

李孝笑笑:“黄先生果然才学高明,既然你明白我什么意思,那这件事就由你们来安排。”

黄栎第一次见李孝,竟然得到重用,连忙躬身施礼:“臣会尽力。”

刘奇没有明白:“王爷这是为什么?”

李孝一指黄栎说道:“问他吧?”

黄栎也多少有些得意,良臣择主而仕,他因为得罪韩援,被削官返回家乡,心中哪能平复。因废立皇后上韩援被罢官,不久后死去,恩怨当然也就消失。但武后专权,以儒家正统思想存在的黄栎哪能同意,当然也就拒不出任,闲赋在家。

但他是匣中玉,鞘中剑,又哪能会甘心终老林泉,一直比较关心朝政。吕焕章才能很小,宁远村里真有才能的是吴允生。当李孝打算招揽人才的时候,吴先生推荐了黄栎。杨凡接触一下知他有宰辅之才,今天李孝这么一安排,让他心神震动。

黄栎并不相信杨凡,听吕焕章他们说的,一个年轻的皇子,二十几岁有什么才能,敢窥视神器。新新小区的建设让他对李孝刮目相看,今天李孝一说他就明白,宁远兵力有限,实力更不足以对抗整个吐蕃。李孝并没公开造反,不能在这些地区私自设立官员,那样恐怕会受到吐蕃和大唐的双重打击,如果此时李孝低调,用王方翼挡箭,就能实际上说了算。

而朝廷方面什么也说不出来。看来李孝野心不小,并不在乎大唐朝的官职和任命,所以根本不在乎是不是有功劳。见刘奇发问也就一笑:“刘先生,许王这一步十分高明,我们的实力还不可能和大唐硬抗,更不可能两面树敌。如果是皇上委派的官员,就消除皇上对王爷的猜疑。吐蕃也要面对整个大唐,他们有那个实力也没那个准备。”

刘奇也是有头脑的,马上明白过来。李孝一笑:“各位,我这也算是权宜之计,再说我怎么也是皇上的儿子,大唐还是李家天下,开疆扩土是责任。黄先生,我想杨先生已和你说清楚,该怎么办就怎么办。我需要迅速稳定占领区,有些事情你刚来,多和杨先生商量。”

“是,臣遵命。”黄栎也和杨凡一样自称臣了,那就是他已同意加入李孝的小集团。随后说道:“王爷,黄某家中还有妻妾和儿女,听说王爷这里可以分到房子,是不是也有臣的一户呢?”

李孝哈哈大笑:“黄先生的府宅也算广大,你不嫌宁远简陋,请搬过来居住,我想王胜很快会到达,你找他安排吧。”

“谢王爷”黄栎说了一句再没有谈论这些,因为两个人都明白。黄栎是大家名门,在益州不是小门小户,能看上李孝这里分的房子吗?这不过是表明一个态度,那就是把身家性命压在李孝身上。这一点李孝也明白,痛快的答应。

李孝再没有研究什么政务,宁远新新小区确实不小,快比一个县的地方还大,但杨凡他们轻车熟路,已不用李孝再说什么。

他说道:“杨先生,既然我已决定撤出兴山,那里只留下留守人员,马上要和吐蕃作战,我没时间再关心这些政务处理。我把机构调整一下,你们做一下记录,今后我们就这么办。”

李孝这么一说几个人立即严肃起来,李孝这么长时间,从刘家集开始一直称呼杨凡先生,那就是李孝从来没任命过官职,也没成立什么机构,新新小区太小。可如今以不同,向东已到宁远边上接近嘉城县,向南、向北都是推进到百十里以外,向西更远已把吐蕃的地盘格木屯夺过来,此时李孝的地盘已超过嘉城县。

李孝说道:“我们把新新小区和各村之间统一起来,成立宁远新新小区管理委员会,设立五个委员。在委员会下设五个局,为工业局,农业局,商业局,财税局和民事局,分别设立局长,委员会有一个委员长,其他为委员,共同商量事情的决定解决,不需要请示的可自行做主,需要请示的问我。法律问题我们也执行大唐律,由委员会共同作出决定,诸位还有什么意见吗?”

杨凡、黄栎和刘奇、吕焕章、吴允生面面相视,委员会这个名称他们第一次听说,以下设局并不陌生。一个委员会解决了所有的问题,而且是五个人,看来李孝在分化宰相的权力,李孝并没说委员长是什么权利?

以杨凡的头脑马上说道:“臣没意见,只是认为委员长应该由王爷自己担当。”

李孝本来想当甩手掌柜,他这么设立是后世的做法,相当于商业运作中的董事会,大一点说相当于内阁,自己基本没什么事干。不过杨凡一说他想起一件事,如果自己这么设立,不担任总头,有被架空权力的可能。也就点头说道:“那也好,杨凡为左常委,黄栎为右常委,刘奇、王胜、吴允生为委员,其他各局的局长你们研究合适的人报给我就行,局以下为科,这些细节尽快落实,在各地区的行政编制不变,还延续县乡、村制度,我想这些你们明白。记住,一般来说皇权不下乡,但我们不行,村长必须报请委员会任命批准,争取村民选举,不能因为有钱和有土地就是村长,记住,任命村长四个字德高望重。”

李孝的一番话让杨凡、黄栎刮目相看,原来许王有如此才能,这可是有道明君,两个人可都是大才之人,立即想到如果李孝是皇上呢?那大唐是什么样。他可是皇上的儿子,有一争天下的资格。如果这些地区发展好了,有实力那就可以一争长短,他们这些人可是有拥戴之功,立即变得狂喜起来。

李孝没有再说什么,而是交代了一些细节问题。他没有做太大的变动,这时候推行民主那不是开玩笑吧?首先就会把自己民主了。再说弄出太大反差一旦让武则天和李治知道,那可真成了另立中央举兵造反。李孝思考再三,他的战略思想是蚕食,逐步推进,向东巩固,向西扩张,向北渗透,向南发展的战略方针。

他当然不会这时候弄出一个内阁来,也不会搞什么现代化。利用自己皇子的身份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构想。

安排完这些人,李孝把事情交给了刚刚成立的新区委员会,立即动身前往格木屯,那里还有两万吐蕃军队,虽然还不清楚格桑日普为什么突然进攻,但李孝不能不重视。新区军只有三个大队三千人和一个警卫大队不足一千人,面对的是两万人马。

一旦僵持下去,吐蕃可是有源源不断的兵力补充,李孝可只有这些人。但他对击败格桑日普并不担心,关键是打到什么程度。(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