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23章 洛阳风云(一)

第123章 洛阳风云(一)

第123章 洛阳风云(一)

洛阳紫微宫麟德殿里,十天一次的大朝会,所有大臣都严肃的站在那里,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前,没有人说话。李治表情严肃,也有一丝没落。

他刚才的话是接受周训川的提议,向群臣说出来的。李治没有想到,整个朝堂上竟然呼啦跪倒一片,没有一个大臣同意,裴炎竟然以头碰地,宁死不同意。

武则天面无表情,但她心里却惊涛骇浪,周训川是经过她授意向李治进言的。李治头晕症状越来越严重,双目已经不能看清东西,别说奏章,就是吃饭都成问题,整个朝政全都交给了武则天。

李治很担心,秋季游园会,他让李显和李旦作诗,想看看两人有什么才学,可就那诗词做的,李治当时没气得吐血。这样的人,把皇位传给他,怎么保住大唐天下?最近十几年,天灾不断,水旱冰雹,有些地区竟然出现地震。

虽然媚娘的谏言十二条让大唐经济恢复不少,可边患不断,北方契丹,西部突厥,西南的吐蕃,新罗到南越,战事不断。大唐边军四处作战,弄得国库空虚,近臣内侍周训川说,太子不成器,还是年轻,建议皇上传位给皇后,要是皇后掌权,天下一定稳定。将来太子长大稳重之后,再让他登基。

李治思考再三,觉得这也不错,反正都是皇后说了算,她名不正言不顺,要是她接替皇位,就能挡住其他宗室窥视皇位,也能保证将来李显接替皇位。否则那么多王爷,以李显的能力,实在难以保证。

今天他忍着头痛,参加朝会,就是想说这件事。武则天这也是试探,李氏宗亲还有大多数,李义府和许敬宗死以后,自己还真没有什么得力的人。皇上虽然不临朝,可他的话还是举足轻重。

当李治一说的时候,震惊了整个朝臣,经过短暂的发愣之后,以裴炎为首的大臣立即跪倒,坚决不同意。很多话说的也十分严重,就差指着李治鼻子尖大骂他昏君了。

武媚娘看着下面激动的群臣,站起来给李治跪下:“皇上,千万不能这样,你是陷臣妾不仁不义的地步,我是一介女流,能处理朝政也是皇上支持,如果这样我会死无葬身之地。”

李治也不是真的昏庸无能,他这也是带有试探的意思,见群臣强烈反对,证明还是忠于李家天下的,再看媚娘这样说,也就说道:“你起来吧,朕只是觉得苦了你。显儿,你身为太子,应该勤勉政务,为母后分忧,裴卿家,你出任东宫左庶子,教导太子。”

“臣遵旨”裴炎连忙跪倒谢恩。他也清楚李显无能,可是不能让皇上那么办,皇位传给皇后,古来也没有过。皇后怎么说也是姓武,那怎么能行。李显虽然草包一些,可也不失仁厚,胆子又小,当上皇上,也不会太出格。也就领旨谢恩。

李治知道这事不可能,说不上是轻松还是担心,宣布退朝。武则天说道:“皇上,前几年你封禅东岳,让天下万民和官员看到皇上的功绩,也让四夷敬服,如今四面都有战事,恳请皇上封禅中岳,一来祭告天地,祈求天下太平,二来也能威慑周边,三来能让天下百姓感到皇恩。四来能够为皇上祈福,保佑龙体康健。”

李治点点头,他当然不想死,也想在最后威风一次,点头答应。对于朝堂上的一幕,李显看的明白,他性格软弱,但不是傻瓜,明白其中的原因,更加不敢说什么。

皇上封禅中岳,群臣想反对,但这当中掺杂皇上身体问题,也就没人敢阻止。

本想借着秋天气候好,不冷不热前往中岳,但是十几天后,李治竟然不能移动,只要动弹就会有背过气的感觉,只好答应来年这时候再去。

紫宸殿里,武则天双目有些没落,她今天很失落,李治身体已经不行了,李显竟然那样。要是弘儿活着呢?可他们都不听自己的,连李贤也是如此。

李孝离开天平村之后,再没有联系李贤,武则天总觉得李孝是个威胁,可他远在松州,自己把王方翼调离松州,陆爽和裴行俭也给赶出朝堂,相信李孝不会有什么作为。再说王刚他们都没有报告,证明李孝还是很本份的。

他一个亲王只是拥有一个州,想有什么作为也难,既然贪图享乐,那就由他去吧。

李孝很是不解,为什么他搞出这么大动静,洛阳方面没有任何动静,就连吐蕃也是寂静无声,这是为什么?

其实李孝还是在某些的地方,不能和后世割裂开,往往还是把大唐当做后世。在松州到洛阳,两千多里,道路很不好走,一旦进入秋季,就根本不能来回通行。

李孝是入秋开始的军事行动,他不是把军队集中到一起进行进攻,而是派出小股部队进行游击战。吐蕃方面格桑兰克也没有重视,等到他发现是李孝全面进攻的时候,只能派人向赞普报告。

武则天没有接到报告,是王刚和乐月凯被李孝收买,报上去的都是好话,张常礼他们又被软禁,哪有真实报告给武则天。

吐蕃方面倒是接到消息,格桑兰克跑到罗些向赞普报告的时候,已经是李孝取的胜利的时候。关山路远,当波杰知道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冬季,他不可能发兵,只能等到来年春天。命令在神川水西岸三个茹准备兵马,天一暖和就向松州进攻。

李孝还是不了解这个时代,距离三四千里地远,两方面是三个月后才能知道消息,哪有那么快。这要是后世,几个小时天下都能知道。

武则天正在恼火呢,几天前因关中大雪,很多贫困的乡村雪太大,压塌不少茅屋,陇右道各州府告急,请求皇上赈灾。

降天灾根据钦天监的建议,皇上改元永淳为弘道,改元是要在则天门宣布赦免诏书的。皇上身体不行,上不来气,不能宣布,武则天提出由她代替皇上宣布。

因为有皇上想传位给她的事情,侍中郝处俊反对,裴炎也极力反对,李治只好把百姓和官员找到宫内麟德殿宣布,这让武则天十分气愤。

看得出来三省六相在极力反对自己,可李治不发话,她也没则。苦于宰相中没有自己的人,朝中倒是有不少支持自己的人,可都官位低。

她心头气闷正在想什么办法呢,郭欣急匆匆的进来:“天后,松州急报。”

武则天一愣,松州的急报不是应该送到三省的吗?就算是军事问题也应该到达兵部,怎么送进宫里来了?接过来看了一遍,从椅子上忽然站起来,松州送达的是李孝的报告。

李孝在奏章中详细的报告了松州情况,松州军会同折冲府的兵将,于八月发动进攻,攻占甘孜、德格、巴塘、康定、坝州、班码和石渠。共计七个州二十几个县。大唐疆土推进到神川水和通天河一带。

这么大的军事行动,朝廷并不知道,李孝好大的胆子。王刚这个人武则天还不知道吗?要说乐月凯有点能力,可他也不够大将资格,能有这么大能力?一定是李孝干的。他这是干什么?邀功还是向自己示威?

武则天缓缓的坐下,又看了一遍,嘴角露出一丝冷笑,她明白了李孝什么意思。这些地方是他打下来的,吐蕃不会善罢甘休,要是自己给派遣官员,势必就得支持李孝,打仗是需要钱粮和兵力的,自己给不给?给就壮大李孝的实力,不给怎么向朝中大臣解释?

还有一点,这些地区全是蛮荒之地,地广人稀,没有多少土地,又交通闭塞。既然李孝在松州,这些地方也就是他的。原来只是给他两县一州的大都督,如此一弄,他不是辖八九个州的地方了吗?可是该怎么办呢?这件事李孝为什么不向皇上报告,不向三省报告,而是直接派人送到自己这里?这是为什么?

多年的争斗和走到今天的位置,让她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会多想,也从不从相信任何人。李孝一出现,武则天就以她特有的敏锐感觉出危险。这么多年过去,李孝由一个稚龄儿童长大成人,这种威胁感,不但没有减弱,相反更加强烈。

摆摆手让郭欣出去,拿起桌上的奏章,又看了一遍对身边的上官婉儿说道:“婉儿,你说许王是什么意思?”

上官婉儿已经不再是那和女孩,和武则天多年在一起,危机感让她变得十分谨慎。没有看到李孝说的什么,当然不敢回答,清秀美丽的脸上带着一丝沉静说道:“奴婢不知。”

武则天顺手把李孝的奏章递给她,上官婉儿接过来,看了起来。她没有拒绝不看,因为这么多年,皇后的奏折大部分都是经过自己的手批阅的,也有时候参与一些意见。上官婉儿逐渐取代郭欣的位置,在郭欣眼里,上官婉儿能看到嫉妒和仇恨,所以她更小心,把自己对李孝的想念深深压在心里。

那是她童年的记忆,深刻入骨,是怎么也忘不掉的。已经嫁人的令月公主时常还会提起她的五哥哥。上官婉儿怎么能不想知道李孝又干了什么,让天后这么为难。

当她把奏章看一遍之后,眼里闪过一丝异彩,随后又恢复平静。可就这一闪而逝的光亮,还是被武则天发现。她轻轻哦了一声:“说说吧,我想你应该看出端倪。”

上官婉儿微微躬身:“我怕说不好。”

武则天笑了,她四个儿子,只有令月一个女儿,皇家没有亲情,安定思公主是否会怪罪自己,她不知道,也时常会被恶梦惊醒。二十几年时间,她真的不会忘记。如今令月出嫁,武则天把上官婉儿当做女儿一样。脸上露出少有的和熙笑容:“有什么说不好的,这又不是朝堂。别有顾忌,想到什么说什么。”

上官婉儿吸了一口气,沉吟一下说道:“奴婢认为许王是三个意思,只是不知道他是哪个。”

武则天没有追问,而是静静的看着上官婉儿,她知道婉儿的才能和头脑不亚于朝中大臣,她也是一样的想法,很难确定,也不过是想得到一些佐证,并不认为上官婉儿能说出什么来。,听到她这样说,就没有追问,而是定睛看着她,希望能听到上官婉儿说出什么特别的来。

上官婉儿刚刚张开嘴,还没等说话,郭欣在外面进来:“天后,皇上……皇上传旨,召裴大人和太子进宫,好像……”

武则天心里一惊:“快,去贞观殿。”(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