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191章 宁远无战事(一)

第191章 宁远无战事(一)

第191章 宁远无战事(一)

晋文斌好整以暇的坐在两个人面前。思必可力的分析太有道理了,李孝这些动作,如果是有心杀他们,恐怕就不会派人来,左丘畅和王重山并不一定是被俘投降的,有可能是早就投靠了李孝。

否则兵分两路,根据万国邦报告,许王的宁远军最多一万多人,能让五万大军全军覆没,那几乎不可能。唯一的解释就是王重山和左丘畅投敌。可无耻至极的李孝竟然用这种卑鄙的手段,有两个人作证,自己说得清楚吗?这正好给了武太后杀自己的借口。

再说自己的家眷可是在长安,那一家子是不是全危险了?按思必可力分析,李孝派晋文斌来,那就是另有目的,先谈一谈。李孝口口声声说自己没造反,那就看看他要干什么?

两个人商量一下,叫过来晋文斌。得到李孝指示,晋文斌心里托底,当士兵传令带他去见李孝逸的时候,晋文斌嘴角露出一丝笑容,看来一切都没有超出许王的算计,果然他们挺不住了。

此时就坐在两个人面前,一言不发镇定的看着李孝逸和思必可力。李孝逸也没辙,许王的手下怎么这么多不怕死的,他只好说道:“晋将军,我想知道许王到底想让我怎么做?”

晋文斌很是淡定的说道:“完全归顺宁远,效忠许王。”

李孝逸说道:“那不可能,我是大唐的臣死也不会当乱臣贼子。”

晋文斌冷笑一声:“乱臣贼子?李孝逸谁是乱臣贼子?我们王爷姓李,他是皇上嫡亲儿子,我看控制朝政祸乱宫闱的人才是乱臣贼子吧?”

李孝逸无言以对,晋文斌说道:“李将军,弃暗投明,你不失为大唐的忠臣,如果继续下去,那恐怕就会被满门抄斩。”

晋文斌转头对思必可力说道:“思必将军,你随太宗打天下,如今你有多少亲人和家眷,你忍心看着他们被杀吗?”两个人无力反驳晋文斌的话,因为谁心里都清楚。

好长时间李孝逸说道:“晋将军,你说得对,我们都有亲人在长安,无论许王承不承认是造反,但事实就是如此。你们自己心里也清楚,所以无需多言,如果我们战死沙场,会保证家里人的平安,如果帮着许王殿下,那恐怕就会被全家抄没,虽然苟活也失去意义。”

晋文斌笑笑:“想必思必可力将军也是如此想法吧?”

思必可力并非是武则天的忠于者,他忠诚的是大唐天下,所以也点头承认李孝逸说得对。如果没有这层顾忌,他们会听从讨伐李孝吗?天下人怎么看,对一些明白事理的大臣来说,两个人的名声并不好,这和讨伐徐敬业完全不是一回事。

如果当初徐敬业能领兵向洛阳进攻,真正扶持李家的族人,情况完全是另一回事,结果也不会那么快惨败。如今李孝完全不同,他只是没有公开造反,如果振臂一呼,情况可能完全不同。

见两个人不反对,晋文斌说道:“李将军,许王派我来有两个请求,希望你们答应。”

此时李孝并非是完全劣势,而且新胜,可以说占有一定的优势,如此气势下却说是请求,让两个人有些发愣,李孝逸说道:“请讲。”

晋文斌说道:“坦白的说,许王殿下并不是没能力造反,也不是担心什么,而是许王仁慈。天下并不富足,百姓生活还很艰苦,如果他起兵必然是刀兵四起,混战不断。许王不忍天下百姓受苦,不忍国家受损,以致为外敌所趁,所以一直极力避免和大唐发生冲突。如果真的起兵,无论是能力,还是威望,以及身份都比当今圣上强。可许王不干,可武太后咄咄逼人,必要置许王于死他。如今你们已看到,击败你的军队也不是什么难事,王重山将军,左丘畅两位将军以弃暗投明,宁远增加十几万兵力,加上宁远军,你们想想吧?”

李孝逸和思必可力脸色大变,他们终于明白上当了,李孝想用这种计策,诱敌深入,此时李孝逸的大军等于被困宁远城下,得到王重山和左丘畅的投靠,那胜负……?

见两个人的脸色,晋文斌说道:“李将军,思必可力将军,许王的两个请求,第一就是两位将军暂时按兵不动,给许王十天时间来说通武太后,如果朝廷罢兵,二位没必要一定进攻吧?”

两个人因为晋文斌刚才的话已心凉了,看来他们胜负已然分出。但许王为什么这样做,难道他能真的能说通武太后吗?两个人几乎同时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缓兵之计,为李孝争取时间。

李孝逸不自觉的问道:“为什么?”

晋文斌说道:“李将军一定认为我们是缓兵之计,为宁远军争取时间吧,你不相信可以派出探马向后面两侧查一下,看看我们用不用争取时间。可以告诉你们,宁远没有城墙,根本不是坚守的地方。宁远区里大部分是商家,百姓,工厂,一旦开战损失的是百姓,损失的是大唐经济,所以许王在极力避免战争,以免覆巢之下无完卵,并非是害怕你们才这么做的。”

思必可力点点头,确实有可能,宁远是个散开式的地区,并不是坚城。虽然唐军并非匪军,但战事一开,谁也不能保证兵祸。晋文斌说道:“第一个请求就是十天,一旦许王无法说通太后,请李将军二位能让宁远的百姓撤离。这里工厂、商铺,许王保证绝不会动一下,留给你们,但前提是你们能打胜,这么做为的是保证百姓不受损失。”

这一下思必可力动容了,李孝能这么做,称得上仁德之君,如果这样的人当皇上,真是大唐之福。如果不是他们的身家性命全在长安,恐怕此时就能不再打了。

李孝逸也点头:“好,我答应许王,只要我们接到太后的旨意,立即退兵,在这十天之内我希望许王不要乱动,否则他保不住宁远。”

晋文斌眼里闪过一丝杀气,但一闪而逝,因为李孝逸身为李氏宗亲在如此情况下,竟然用宁远的百姓相威胁,此人的品行值得考虑,看来是不能留下的人。但他的杀机也只是一闪而逝,而是说道:“好,那就一言为定。”

晋文斌起身告辞,临走的时候说道:“李将军,你可以查一下,看看许王是否用得着拖延时间。”

晋文斌走了,李孝逸的脸色变得难看起来,因为他用宁远宁远威胁李孝,晋文斌眼里的杀机他看到了。马上喊道:“来人,派斥候侦查,左右和后方情况。”

傍晚的时候,探马报告,宁远军从后面以及两侧兵围中路大军。后卫方面,武平已关闭城门,最后一批粮草被扣下,说是十天之后放行。这证明什么?证明李孝确实不用争取时间,宁远军好快的速度,这才刚击败左右两路大军,已把中路军合围。

两个人面面相视,王恒泽说道:“大总管,我们把武平夺下保证后路畅通,否则粮草断绝不击自溃。”

李孝逸有些心里没底了,两侧和后面出现的军队并不多,但李孝战术狡猾,如果开战情况很难预料。十天,那自己就等他十天,说道:“作为大将军,堂堂大唐之师岂可言而无信。赵参军把情况快马向洛阳太后报告,请求定夺。”

就是李孝逸不说,赵恒泽也会报告的,他的责任就是监视两个人。本来以为晋文斌是来劝降的,担心两个人投降,如今看来李孝逸和思必可力确实不敢,担心在长安的家眷,那自己就应该报告武太后,把他们的家人扣押在洛阳,那就安全了。

李孝逸是大总管,思必可力是副将,他只是一个参军事,当然不能犟嘴,所以立马写出奏章,用六百里加急送往洛阳。

甘州王府里,李孝听完晋文斌汇报完点点头:“今天多少号了?”晋文斌说道:“已经七天了,长安方向并没消息,我担心。”

李孝也担心说道:“加快战俘的转化,不合格的转入地方为民,开垦土地和进入工厂,让政务院尽力安置,同时让他们写信把家属弄来,合格的组建新的军队。”

“是,这些臣正在处理,丁军长问怎么解决唐军?一旦长安方面没有成功怎么办?”

李孝脸色一冷:“命令丁解元,十天时间之后如果不行,实行快速突击夜间奇袭打掉指挥部击溃李孝逸的大军。”

“明白”晋文斌一个立正。

李孝说道:“命令韩成加强金沙江和通天河沿岸防御,新的部队组建后立即开往前线用于防守。”

晋文斌知道,这些被俘的唐军是有战斗力的,只是和宁远军作战方式不一样。李孝也在做最坏的打算,他的安排行不行因为交通和通讯原因还不知道情况。从长安到宁远最快的马也得八九天时间,所以他从李孝逸那里争取十天时间。

就在李孝担心的时候,从长安出来的快马一路上飞奔,在沿途驿站根本不停留,而是换马飞奔,他们这样使用的正是八百里加急奏报,是目前最快的办法。

很多战马都在到达地点后口吐白沫很快就不行,有些地方连人也累的不行,立即换人再次上马向前冲。这份情报必须送到,这是死命令,按规定的时间必须到达宁远。

第十天的早上,战马冲破黎明的晨雾,冲进宁远,两刻钟后晋文斌下令,又一匹快马冲向甘州。(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