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26章 猪一样的队友(一)

第226章 猪一样的队友(一)

第226章 猪一样的队友(一)

洛阳皇城之内,梁王府里,武承嗣却没有这个政治头脑,他还看不到近在眼前的危机。李旦只是皇嗣,并不是指定的太子,可是不确定太子,那就是有一天姑姑驾崩,天下还会回到李家的手里,这是武承嗣不能干的。

那天朝堂上接到李孝登基称帝的报告,朝中大臣全是一脸的震惊,但武承嗣认为他们胆子太小。徐敬业、李贞他们不都反了吗?还不是在大军围剿下灰飞烟灭。

李孝这么多年守着甘州一块地方,没什么发展,竟然做起了皇帝的美梦,根本成功不了。他提出派大军围剿进攻宁远,灭掉李孝,竟然无人答应。皇上也一脸的沉思并没做出答复,最后只是发出命令让武延秀接替刘仁轨出任行军总管,把刘仁轨召回,下旨在各地征调府兵组织三十万军队,由刘仁轨为行军大总管,进兵讨伐李孝。

在武承嗣看来,这已然是定局的事,太后还不是天天和张氏兄弟一起玩乐。皇上都不着急,自己担心什么?他盯着的是太子的位置。如果把自己立为太子,已快八十高龄的姑姑又能活几天,那天下不就是自己的吗?他在皇帝面前暗示几次,武则天没什么表示。

今天他很烦躁,因为他看到李旦的儿子李隆基一个少年,竟然堂而皇之的从宫内行走。他是李家的人,可现在是武家的天下,李隆基如此,还不是因为他父亲是皇嗣。这让武承嗣心里受不了,太后登上皇位,哪一件事不是自己出的力。

在府中来回走想办法的武承嗣,看到他最信任亲近的幕僚张福嘉在他面前沉思,知道张福嘉很有头脑,自己的很多主意都是他帮着出的,就说道:“张先生,你说我怎么才能取得太子之位?”

张福嘉说道:“魏王殿下,你怎么不明白,是你影响不够,太后想废掉李旦总得有借口,你当太子也得有人提。百姓和朝中大臣才是主要的,现在你姑姑是皇上,也不能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对,对”武承嗣说道:“那我该怎么办?”

张福嘉说道:“我看魏王找一些百姓和一些洛阳有影响的人,联名上万言表,请求太后立你为太子,有一些人支持,太后必然让大臣们讨论,那时候你说他们敢反对吗?你再许点好处,我想一定能成。”

武承嗣大喜:“那好,这件事就交给你来办,钱不成问题。”

张福嘉连连点头:“王爷放心,我一定办好。”

武则天正在御书房里看报告,她也很奇怪,李孝已然登基,也向天下发出檄文,但却没有什么行动。既没扩军备战,也没有再向外进攻,只是把麴崇裕的大军逼退,夺取益州之后再没有什么行动,看来是天气转冷,李孝想有军事行动也是来年的事。

只要拖过一冬天,她就能把大军集中起来。最担心的是李孝利用他的身份,向天下联络各地官员起来造反,那样恐怕会烽火遍地。很奇怪的是李孝并没那么办,如此一来自己就可以从容的召集兵力,把李孝灭掉。

青鸾进来:“启禀皇上,皇城外有人聚众闹事,说是求见皇上。”

武则天一愣:“因为什么?”

青鸾说道:“一个洛阳叫王广庆的人,聚集好几百人在午门之外,要求立魏王为太子。”

武则天放下笔问道:“竟有这样的事?”

青鸾把一份上表送过来:“这是他们联名的奏表。”武则天连看也没看。把李旦改姓已是失策,再立武承嗣为太子,那可是自找死,那些持观望态度的大臣立即就能起来反对。

但自己登基武承嗣出力很大,也不好说什么,就说道:“送到南衙交给几位丞相审阅研究一下,再上报。”

青鸾躬身答应,把奏章转向內省部门。武则天叹口气,如果没有李孝,这么一闹,还真是不错的事。可是自己该怎么办呢?剿灭李孝是刻不容缓的,时间越长对李孝越有利。但集结大军是需要时间的,让她犹豫是李孝并没有什么举动,只是夺取了一个益州,还是益州刺史王长杰反叛投降,否则麴崇裕也不会失败后退守梁州。

青鸾拿着奏表刚送出来,碰上通事舍人周大卫,青鸾把奏章给他说道:“去把他交给几位宰相。”

周大卫接过来看了一下,跑进了中书省政务房。一进来就大喊:“大事、大事。”

现任夏官尚书的欧阳通是门下三平同平章事,也算宰相,瞪他一眼,没理他。周大卫走到欧阳通面前:“欧阳大人,皇上让你批示。”

欧阳通说道:“批示什么?”

周大卫说道:“当然是签上同意二字。”

欧阳通接过来奏表一看,随手抛到一边。他当然明白现在什么形势,此时李孝已发动,如果皇太子是李旦,还有一些借口,可以稳定人心。如果立武承嗣为太子,立即就能失去大部分的人心。

武承嗣什么心思,朝中这些人可是一清二楚,这明显是武承嗣搞出来的,太肤浅,太无知,简直就是猪一头。如果皇上同意还用转来这里吗?明显是皇上不同意。这个周大卫一看就是武承嗣的人,冷冷的说道:“我很忙没时间,找别人去吧。”

周大卫刚想再说的,欧阳通瞪眼睛看了他一下。周大卫没敢再说,眼里闪过一丝仇恨,去了岑长倩的政务房。在岑长倩的面前,周大卫可不敢像对欧阳通那样,把奏章递过去说道:“宰相大人,皇上让你拿个意见。”

岑长倩拿过来看了一眼,问道:“外面那些人还没散去吗?”

周大卫说道:“那个王方庆说皇上如果不同意,他们就天天来,直到皇上同意为止。”

这时刚刚启用恢复官职的原太子李弘府中的左庶子格元辅进来说道:“那些人就是洛阳的泼皮无赖,想借机会升官发财而已,此时是非常时期,得想个办法阻止。”

岑长倩也没办法,许王举兵,迅速登基称帝,并不是先起兵讨伐武皇帝,然后再登基称帝,而是先称帝,以恢复大唐之名复国。这一手确实厉害,首先否定了李旦的地位,因为他把江山拱手让人,自己又改姓武,完全失去了成为君王的资格。除非保住他太子之位,否则大唐只能又落入李孝手里。

李孝多次被皇后陷害,几次逃离洛阳长安,朝廷又派大军进攻,可以说李孝和太后仇恨很深,他们这些人维护当今大周皇帝,已成大唐叛逆,李孝成功能放过他们吗?这一次新皇登基,又是自己主持的大典,所以他不能让武皇帝倒下。

可武承嗣目光短浅,连这点也看不出来,皇上在用李旦过渡,他竟然亟不可待的想当上太子,真是蠢猪一头。站起来说道:“走,我们去午门看看。”

格元辅是支持李弘的,后来支持李贤,最后弄得丢官流放,但太后想当皇上,为了拉拢这些人,又一次启用他。再说朝中确实没有可堪大用的人,也就把格元辅封为地官尚书兼平章事,他也想启用武家的子弟,但看一看武家的人实在没那水平,只能担任一些次要的位置。

格元辅他们确实是比较能看清形势的,也就和岑长倩一同来到午门,登上城楼。周大卫也想上去,但他职位太低被拦在外面,只好去找武承嗣,认为岑长倩和格元辅一定是想来看看是不是真的。

武承嗣让张福嘉已然安排好了,此时午门外已不是几百人,已有上千人。只是大声吵吵就给好处,当然来的人越来越多。

还有很多人根本不知道武承嗣是谁,也跟着一起叫嚷。看了一会,两个人心下了然是怎么回事,什么也没说离开城门。岑长倩说道:“我们应该去见皇上,如此下去恐怕会更加麻烦。”

格元辅点点头,两个人一起去紫宸殿见武则天。听到两位丞相求见,武则天正不知道怎么解决呢,就说道:“宣他们进来。”

两个人进来给武则天施礼:“见过皇上”

武则天摆摆手:“免礼平身,赐坐。”

两个人坐下,武则天问道:“二位卿家前来有什么事吗?”

岑长倩看了一眼皇上,本来不见老态的皇帝,这才多长时间,已显得有些老态龙钟。也是,当皇帝也不是那么好的事,也就说道:“陛下,午门外有人鼓噪立魏王为太子,臣认为不可,应该驱散这些人。”

格元辅也说道:“不错,这些人都是一些地痞流氓无赖,明显是有心人教唆的,臣也认为应该驱逐重责。”

武则天看了两个人一眼,问道:“为什么?”

岑长倩说道:“皇上,李孝在甘州即位,影响很大,各地州府还在观望,当今太子虽然赐姓武,但她是李家子孙。李孝也是,他没有向洛阳进攻,恐怕就是有这个顾虑,怕得不到所有人支持。臣认为此时不宜动,应该驱逐这些人。”

武则天看了两个人一眼:“难道我们灭不掉李孝的人吗?”

格元辅有些沉不住气说道:“此时朝中没有可堪大任的将领,恐怕很困难,再说以临近冬季,调集兵力很困难,集结大军需要时间,刘大人还未返回。”

武则天并非没有才能,这些她又怎么会不知道,也无非想看看两个人怎么说而已。岑长倩可是大唐老臣,格元辅当初支持李弘,限制自己干政,她又怎么会忘记。听两个人这么说,也就点头:“那好吧,就由岑爱卿处理,朕登基魏王处理甚大,也是众望所归,不要太过火。”

岑长倩见武则天同意了,也就躬身施礼和格元辅告退,出来的两个人当然不想耽误,立即召集了一些御林军赶到午朝门前。

午门外的广场上本来是禁地,这里是皇上宣告赦书、受降和宣布诏令的地方。广场很大,平时是不许人在这里停留的,但此时已聚集了上千人,把广场弄得一片狼藉。这些人大声吵嚷没有什么规矩,有些人竟然在这里大小便。

如此下去成何体统,因为这些也有一段时日,引来不少围观的人,就连城门上的御林军也不少。

这些天没人搭理王方庆,得到了许诺的他很起劲,领头大喊:“不立魏王,誓不罢休,武氏江山,武氏为嗣。”那些人也跟着一起喊,声音传出几里地远。

来到门口岑长倩说道:“听我号令,开门,把这些人包围起来驱散,反抗就地抓起来。”

一队御林军从皇宫门冲出来,迅速把这些人包围。(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