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53章 大周落幕

第253章 大周落幕

第253章 大周落幕

大内皇宫中,武则天脸色恢复了平静。从千牛村回来,她就没再怎么说话。青鸾好几次想说什么,武则天都用那有些冰冷的眼神让她把嘴闭上。青鸾不知道李孝和女皇说了什么,所以她不敢多嘴。可惜女皇当时身边一个人也没有,无法知道说的什么。

武则天回来就通知严超,百骑尉所有的人都调回来,紫宸殿里的金吾卫士兵被调走,御林军负责外围,守卫紫宸殿的变成了严超的百骑尉。

这让青鸾有些心惊,她能感觉出来,武则天开始怀疑自己。但她却得不到任何外面的消息,因为回来的女皇,把御林军调到外面,突然下旨,临淄王李隆基担任千牛备身,执掌金吾卫和大内侍卫。

年纪很小的李隆基是李旦的儿子,过继给李弘封为相王,但武则天登基后,李家的人全都降爵,李隆基降为临淄王。女皇为什么突然信任李家的人?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

可是不足十岁的孩子,他能干什么?但有严超和张柬之,让青鸾也没什么办法。她突然成为外人,不能进入女皇身边,只能想办法把消息送出去,却得不到外面的指示,因为洛阳已被围成了铁桶。

“启禀陛下。”严超进来:“李孝大军从四面发动进攻,战斗很激烈。”

武则天张张嘴却没有说出来,而是摆摆手,严超退了出去。

武则天仰天长叹一声,李孝真的不再等了,给了自己三天时间,让自己下令开城。

从十几岁进宫,走过五十多年的风雨历程,让她如此放弃,如何甘心。所以她一直犹豫,想寻找到解决办法。可是她寻找不到,希望在晋阳、并州的武延秀能回军。他是武家的人,能力虽然不大,但还是比较忠心的,毕竟他是武家的远亲。自己重用他,封为辅国大将军,指挥重兵在和河东。

可是她没等来,难道武延秀也像武承嗣他们一样,投降了还是逃跑了?如果李孝攻城失败,她还有谈条件的资本,可是……

回到洛阳的武则天用这几天时间在反省,想着李孝说过的话,她也明白了,自己掉进别人设计的陷阱里面。那个人到底是谁,她很想把青鸾抓起来,审问出来。可就算问出来有意义吗?能潜伏进自己身边多年,又怎么会轻易招供?

李孝既然早就知道青鸾是他们的人,为什么不争取这一步?能把太平弄走,能从长安洛阳弄走那么多人,想弄走青鸾好像也能办到。

同样头脑非凡的武则天,并没动青鸾,只是接受张柬之的意见,任用临淄王李隆基当千牛备身,掌握大内侍卫,同时调走御林军,把最忠心的百骑尉调入紫宸殿。

武则天不明白为什么要用一个八九岁的孩子,但张柬之只是举荐,却没说理由。其实张柬之也不是太清楚,但他第一次见李孝的时候,李孝就问李隆基,那李孝一定很重视他。回来一想,李孝最在乎的人是谁,李弘啊!李隆基就是李弘的儿子,虽然是过继的,但也算是侄子当儿子,所以张柬之提议由李隆基来保护女皇。

这不过是一种安慰而已,少年不凡的李隆基毕竟太小,当然这一切都是张柬之和李昭德说了算。

“报告”严超又一次进来,他这次没有等通报,而是直接进来:“陛下,城门传来报告,新唐军已突破东面,东城门被攻破,新唐军进城。”

武则天微微一震,低声说道:“李孝,你果然厉害”。

严超没明白什么意思,武则天这句话是因为李孝说新唐军开始进攻,刘仁轨绝对挡不住十二个时辰。确实,只过去了七个时辰而已,洛阳已被攻破。

她仰天叹口气,说道:“传旨刘仁轨,大周所有军队停止抵抗,开城让新唐军进城。”

严超一点奇怪的表情也没有,躬身说道:“是,臣该怎么做?”

武则天浑身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她用沉重的声音说道:“百骑尉创立于太宗时期,你们一直听命于皇上,并不归三省六部。从今后效命于新皇帝吧,朕不怪你。”

严超跪下:“陛下,臣虽然是大唐臣子,但陛下对臣有知遇之恩,绝不背叛陛下,我召集人保陛下杀出去。”

武则天有些感动,她想不到,不受重视,只是为自己打探消息的严超,最后关头却能这样。就连张柬之也提出让李隆基掌握后宫,什么意思,也无非讨好李孝而已。摇摇头说:“算了,我已如此年纪,知道你忠心,你替我办最后一件事,然后就离开洛阳吧,李孝不会放过你们的。”

严超没说走不走,而是说道:“请皇上陛下吩咐。”

武则天说道:“把青鸾抓捕,关押起来。”

严超张张嘴却没问什么,而是躬身说道:“臣遵旨。”

很长时间严超才回来,说道:“陛下,臣找遍了皇宫,没有青鸾,她不见了。”

武则天狠狠地拍一下桌子,她自己都怀疑自己,怎么变得不能当机立断。她一定是跑了,此时洛阳一片大乱,上哪找她去呢?算了,还是留给李孝处理吧,自己已不用操心这些。李孝是攻进城的,武家人自己也保不住了,能不能斗过那个人,是李孝的事。

轻声对严超说道:“你走吧,朕不再需要保护了。”

严超跪下:“臣虽然知道李孝不会放过我,但我不会走的,百骑尉就是忠心到底,臣情愿陪你一起死。”

“好,好,难得你忠心。”武则天在这个时候还能有一个人誓死随在身边,让她大感安慰。叹口气说:“朕对不起你。”

严超脸上露出笑容,他没觉得什么,参加百骑尉那天,他就被教导忠于君主。虽然是忠于大唐,但他一开始就是接受武皇后指挥,后来是武太后,再后来是大周皇帝,严超没有背叛什么人。

又给武则天磕了一个头,站起来退出去,命令百骑尉严守紫宸殿。随后武则天发出圣旨,洛阳所有军队放弃抵抗,归降新唐军。通知各衙门封存库府,等待新唐军接受,不许扰民。

随着武则天的圣旨传出,洛阳里的战斗停止了,韩成指挥的军队从四个城门进入洛阳。四个军长是不用吩咐的,对这些新唐军轻车熟路。派兵收拢大周军队,向东南西北四个校场集中。新唐军当中的督察队出动,严格军纪,督导城内治安,宣布各官府照常运行。韩成带着自己的参谋长陶峙,前往皇宫。

紫宸殿里,韩成和陶峙上前躬身施礼:“新唐军行军大总管韩成参见太后。”陶峙也上前施礼,口称太后。

严超已做好准备,但进来两个人无视周围的大内侍卫和百骑尉,很是恭敬的上前施礼。武则天见两个人并没说什么皇上,也没有称呼自己的姓名,而是称呼太后,问道:“你们打算怎么处置本宫呢?”

韩成说道:“臣没权处置,皇上传旨让臣接太后去长安,其他不知道。”武则天心里反倒坦然了,事情一旦结束,以她的心态当然不会又哭又闹,做那些小女人的样子。淡淡的说道:“那由本宫换下衣服吧。”

韩成说道:“来人,侍候太后更衣。”从门外进来四个宫女,都年纪不大,很是聪明的样子,一起给武则天施礼:“参见太后”

武则天不能不佩服,每一步李孝都能想到,这是防止自己自杀。她确实有这种打算,对她来说,生命还有什么意义,只是徒留耻辱而已。

但珍惜生命不想死是人的本性,不到最后关头谁也不想死。特别是到了武则天这个年龄,对生命的留恋更胜于平常人。见韩成连宫女都带来,看来早有准备,也就起身回内宫。

当她再出来的时候,已是一身宫装,头发也挽了一个正常的发髻,让她变的温和不少。在四个宫女的搀扶下离开紫宸殿,回头对严超说道:“服从命令吧。”

因为韩成他们对武则天很恭敬,并没有什么逾礼的地方,严超也不知道李孝要干什么?他不知道李孝曾经说过武则天是太后,他不可能杀武则天。

武则天能这么顺从也是因为明白李孝要名声,要保持仁德君主的形象,大军进城前自己没死,他是不会杀自己的。但今后自己将在冷宫中一直到死亡。

怀着复杂的心情登上马车,严超知道,既然这样,他也就命令百骑尉放下武器,听天由命吧!大不了一死,还能有什么?

洛阳不再是国都,韩成的军队三天后就撤出了洛阳,随后长安传来圣旨,让洛阳的人都大吃一惊。李孝传来圣旨,洛阳原大周的官员在军队的押解护送下,全部前往长安,哪怕是一个最低品阶的官员。

这一点没什么奇怪的,但让所有人奇怪的是,出任洛阳刺史的却是宋景。这让很多人都奇怪,难道宋景提前就暗中投降了李孝?别说其他人,就连宋景自己也很奇怪,李孝为什么信任自己?前来传旨的是李孝身边最信任的大太监刘平。

看宋景那不明白的样,刘平说道:“宋大人,皇上让我传达他的口谕,你无论是大周的臣子,还是大唐的臣子,皇上都相信你能为天下百姓着想,为天下稳定安宁努力,所以你可以胜任这个职位,也能干好。”

“皇上圣明”宋景不能不佩服李孝的御人手段。他还担心那些押解到长安的大臣,看来明君贤主的李孝称得上一代明君。就这气度,就这胆识,能不让他佩服吗?说道:“代宋某告知皇上,宋景一定不负所望。”

刘平返回长安,宋景开始忙起来,短短的时间体现了他的才干。只用了不长的时间,刚刚经历过战火的洛阳就恢复了安定。毕竟新唐军快速撤出城里,同时把十几万大周军队也带走了。

尽管如此,但千头万绪的工作,让宋景也忙得没有休息时间,就在宋景处理这些的时候,包括武则天在内的庞大车队进入长安。(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