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98章 高压(二)

第298章 高压(二)

第298章 高压(二)

李孝一笑:“罗司令,我已宣布断绝新罗的一切外交关系,他们的使臣已驱逐出大唐,双方是敌国关系,这样的事还用禀报吗?”

罗通连忙躬身:“臣知错,请皇上原谅。”

李孝摆摆手:“你是海军司令,整个海军舰队归你指挥,没有登陆前,一切你自行做主,希望不要忘了自己的职责,朕的圣旨要记住。”

“是,臣遵旨”罗通退了出去。既然皇上这么说,还有什么犹豫的,差点让皇上治罪。既然是敌国舰队,当然就是消灭击沉。来到舰桥的罗通冷着脸说道:“传令,舰队的战舰排开战斗队形,把前方出现的舰船送进海里。”

“是”信号兵登上吊楼,用旗语向三十几艘战舰下达了攻击的命令,整个舰队三百来艘船,但作战的舰队只有三十艘,是东海舰队的船。

原海军司令杜昌调回陆地,新的海军司令是罗通。这很简单,从仙岛回来的李孝这么长时间没有找到陈慧的下落,连消息也没有。寺庙被摧毁后,各大世家表现得十分听话,调查处却找不到弥勒教的踪迹。

按道理陈慧不会和他们合作的,既然弥勒教不能杀陈慧,以她一个现代人,会想不出办法传递消息吗?再一个引起李孝怀疑的是,陈慧说她在仙岛上并不自由,可又是谁监视她呢?沈煜和丁明历明显是陈慧的人,岛上又是谁监视她的?

越想李孝越怀疑,就算他不当皇上,也会怀疑这些事,何况他是生性多疑的君王。思考到最后,李孝心里一哆嗦,陈慧如果和自己说的是假话,那她要干什么?

那些半路截击她的人是不是她自己安排的,为什么那么准?萧显充当了什么角色?回到长安后,满心怀疑的李孝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摧毁了寺庙和和尚,同时把世家招到了长安,在所有人面前强力推行了自己的政策。

引起李孝怀疑的是陈慧说过,她要建立一个世界大同的社会,希望李孝放弃皇权。可事实证明李孝没有,他加强了皇权控制。这一点和陈慧想的不一样,她能那么对武则天,能不能对付自己呢?

所以李孝及时刹车,并没把和尚赶尽杀绝,留下了一心修行的和尚,也保留了一部分寺庙,同时对世家也没有下重手。李孝需要的是天下稳定,和平过渡,不是用流血,天下大乱的方式一步到位。

就是有了这些怀疑,李孝把丁明历的副手杜昌,从东海舰队的位置上撤换回内地任职,换上了出自大唐军事学院的海军将领罗通。

对面的朴顺光认为自己是使臣,双方最基本应该了解一下。多少年了,一直是这样。双方的船一靠近,自己说明来意也就可以,大唐和大隋征伐辽东都是这样,就连高宗和武则天对新罗的战争也是如此,大不了新罗称臣而已。

怀着这样的心思,他坦然的命令新罗水军向前靠近,并没有做战斗的准备。来的时候朴顺光也有一些小心眼,作为大臣都明白,太软弱了,什么也得不到,所以为了向大唐显示军力,新罗水军出动的舰船五十多艘,还是比较大的舰,有一些是从扶桑进购的。

对面的大唐水军吹响了号角,三十多艘巨型战舰摆出了战斗队形。新罗水军大将莫日哲吓一跳,这是进攻的队形,连忙和朴顺光说:“大人,大唐要开战。”

朴顺光说道:“不可能,还没有问一句就开战,你认为可能吗?”

莫日哲也认为不可能,但他是海上将领,还是命令水军做好准备。双方的舰队距离越来越近,已经到了大唐海军的攻击范围之内。罗通说道:“命令各舰船自由攻击,击沉新罗水军。”

冲在最前面的又是在海上和扶桑舰队作战的东海号。船上一只巨大的弩箭飞向了新罗的战船。与此同时,其他的舰船上也发射出这种船弩。

新罗水军更惨,根本不知道怎么躲,再说他们船多,队形也比较密集,还有一点,上次作战大唐这种船只有十艘,一次发射才十支弩箭,但这一次是一次三十支。

而且距离也不远,新罗是来谈判的船只,保持直线航行,这些如同木桩子一样的弩箭砸在了新罗的船上。在巨大的船弩上发射出来,就新罗的船体,小一些的直接被洞穿,有一些小船直接成为木板碎片。

朴顺光吓得妈呀一声趴下,他的船在中间,还没受到攻击,但这是什么武器,这么厉害?就连莫日哲也傻了,面对这样的武器还打什么?对方仿佛就像根本不想答话,重型弩伴随着投石机的石炮一起砸向新罗的船队。

莫日哲没辙了,他下达了逃跑的命令。再冲上去那就是送死去,对方不讲理,根本就不给说话的机会。大唐海军并未追击,还是均速前进接近了仁川港。朴顺光和莫日哲逃回海岸,他的船队损失了三分之一。

金洪理目瞪口呆,李孝这是干什么?难道新罗真的不堪一击吗?当初大唐出动三四十万大军,新罗也不是一点战斗的力量没有。愣了好半天,一拍桌子:“欺人太甚,传孤王的旨意,调大军进入仁川,阻击大唐上岸,从安东城把兵力调回加强汉城防守。”

李泽说道:“大王,这样做可以,但臣建议还是把都城迁回全州,那里保险一些。如果登上岸的唐皇发现进攻困难,就会接受我们的条件,汉城离海岸太近。”

金洪理也就是少年气盛,李泽这样一说,他也害怕:“好,孤同意迁都全州,但汉城必守,让唐军知道厉害,只要坚持到冬天就可以。”

对这点李泽也明白,否则就不会让金洪理把都城再迁回全州。就在李孝的舰队进入仁川海岸的时候,汉城里一片鸡飞狗跳。金洪理狼狈的带着他的后宫和官员撤到全州,留下莫日哲和大相李照庆防守海岸。

连罗通也不明白,为什么皇上不着急进攻。此时从海岸登陆,新罗大军并未集中完,兵力有限。

此时登陆最为有利,一旦拖延时间,他们调兵布防再想登陆就很难了。但李孝就是不着急,而是缓慢的靠近海岸,却没人进攻。

在海上一连停了四天时间,根本没有进行登陆作战。就这几天时间,从安东城调回的五万大军进入海岸线防守,再有原来汉城的守军,仁川港共计有了十万军队。

可是面临新罗的问题是,人越集中越没吃的。国王逃回全州,可十万大军是需要吃饭的。李照庆看着手下的将领一脸的无奈。副将赵伦说道:“大将军,我们投降吧,以唐皇的仁德,并不能杀我们,还会是将军。”

李照庆瞪他一眼:“身为将军,有负大王之恩,怎么能投降?来人,推出去斩了。”

马上上来两个士兵抓住赵伦。其他几员大将也不想打,根本不是打不打得过的问题,连饭都没得吃还打什么?一个游击将军说道:“大将军息怒,关键是我们没有粮草,如何作战,弄不好士兵也会哗变的。”

李照庆眼里闪过一丝狡猾,他也想投降,但不知道这些手下怎么想的,所以故意要杀了赵伦。一看其他将领也这么说,叹口气说道:“大王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不忍心啊!”

赵伦被放回来,连忙说道:“大将军,大王已经派朴大人去谈判,就是想称臣。大唐皇帝可能不知道,才把船打退回来,我看我们派小船去举白旗如何?”

李照庆装作很为难的说道:“那你们安排吧。”他回后账了,手下几个大将一商量,赵伦这么积极当然是他先去。

当天午后,停泊在海面的大唐舰队外围,一条很小的渔船过来,上面插着一面白棋。看到大唐水军的弓箭,赵伦喊道:“唐军兄弟,我们是来投降的,请不要射箭。”

一听是投降的,士兵连忙向舰长报告。一艘战舰的舰长也不敢决定,反正见是只有一个人,也就让他上来。把他捆上带到了旗舰长安号上,皇上就在那里。罗通不想带赵伦见皇上,怕再挨训。但赵伦磕头作揖的说不是他自己投降,是所有的新罗军投降,他只好又去见李孝。

李孝眯着眼睛听完,说道:“朕可以接受你们的投降,但要投降就得放下武器,同意迁往大唐内地,不同意那就算了,朕不用打你们,再等上十天半个月,你们的士兵就能杀了你们。”

赵伦他们不就是担心这点吗?周围已弄不到粮食,老百姓家的鸡都快吃光了,只好点头答应。

李孝对身边的程静弓说道:“第六师登陆接受战俘,记住他们是战俘。”

“臣明白”程静动可是从军事学院出来的,战俘什么对待当然清楚。

可赵伦不知道战俘和自己投降有什么区别,满心高兴的答应。第二天,大唐水军登陆舰把第六师送上海岸。有赵伦说明情况,当然是没有阻击的登上海岸。

仁川兵不血刃拿下,第二天第八师也登上海岸,迅速向纵深推进,控制了海岸百里之内,说明白就是已逼近到汉城城下。

汉城里的李照庆什么也没说,开城迎接大唐皇帝进城,看着跪在自己面前的新罗官员,李孝说道:“你们是敌国官员,虽然是主动投降,也只是不杀你们而已,再想当官那不可能。不想死的只能成为百姓,汝等同意吗?”

李孝这么一说,李照庆在内的所有官员傻了,赵伦去怎么谈的?为什么会这样?

但看着周围那些大唐的士兵,这些人不敢反对。李照庆认为大唐想管理新罗就离不开他们,也就带着所有人点头:“臣遵旨”。

李孝也没否认他自称臣,而是说道:“你们回家准备一下,明天随船迁回大唐,然后再安置你们。”

第二天那些运兵船返航了,他们运走了两万多新罗士兵和一部分官员,以及家属,接下来的时间里,不断地从新罗向大唐运输一船又一船的人,这些运回大唐的人什么样了,没人知道。随着士兵越来越少,更加没有了反抗的心思,也不敢反抗。

一个月时间,李孝没有向全州进攻,其他三路大军也没有向前进攻,而是集中精力解决这十万军队和一部分新罗的官员。

李孝终于有了动作,对从长安来的礼部侍郎郭崇孝说道:“代朕的旨意去全州见金洪理让他开城投降。三天时间,他不开城投降朕就会攻进全州。他投降是一回事,朕攻进去又是一回事。”

郭崇孝可不是一个人来的,随船还有大批的官员,连忙躬身施礼:“臣遵旨”(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