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00章 死命阻击

第300章 死命阻击

第300章 死命阻击

“报告”辽东城外围的唐军大营,韩成中军大帐中,这段时间他很高兴。皇上果然是天纵奇才,大唐从大隋时代开始,最少三五十万,多时高达百万,对辽东无数次用兵,但都没能解决辽东问题。

可皇上只是准备了一年多,动用十万兵马,辽东平定指日可待。这一切都是他们亲手指挥的,当然也就明白皇上这一手的厉害之处,如果这么打下去,新罗必将彻底灭亡。

新罗这个灭亡,可不是一个国家政体上的灭亡,是他们的民族到国家真正消亡。大批的高句丽人,新罗,百济人迁入内地,在强大的汉人数量面前,东北三韩的人将不会再存在,可大唐军队却伤亡很少。因为用铜钱换粮食,此次十几万大军进行征战,基本没动用大唐方面的什么粮草,也减轻了千里运输的难题。

新罗面对皇上这样的天才,不失败那才怪呢。辽东只有几个孤城还在崔玄日的手里,相信他也坚持不过冬天。既然皇上让用这样的方法,那自己忙什么?恐怕用不了多长时间,辽东城里新罗军就得跑光,那就是兵不血刃占领辽东城。

当年太宗攻打辽东城,大唐将士死伤无数,最后就连皇上都亲自张弓搭箭才攻破辽东城。可冬季来临,大唐军队久攻不下安东城,被迫退兵。

一直到先皇高宗时候才灭掉高句丽。大唐消灭高句丽,百济也让新罗灭掉,但统一的新罗又开始和大唐开战,为此所有人都头痛。中原王朝的周边,永远没有消停的时候。消灭了张三,还有李四,再灭掉李四,又出来一个赵五,没完没了,永不停息。

中原汉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和西北少数民族战争历史,战争永远不断,没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头。

但这一次不同,皇上的办法很高,可以说绝顶,如此下去辽东到新罗,恐怕会全成为汉人的,他们这些民族不存在,北面将彻底稳定。

对此韩成信心十足,他不着急,等着崔玄日坚持不住自己撤退,那时候再向前推进,还是这个老战术。

工部和交通部一直说中原人口少,他们有工厂,想修路,都没人。这一次彻底解决辽东,大唐将增加几百万人口,应该有人干活了吧?

正在他想这些问题的时候,中军官进来:“报告司令,探马报告,辽东城里东瀛扶桑军队突然离开,他们向安东城方向开进,好像要跑。”

韩成一下跳起来:“擂鼓升帐,召集众将。“咚咚的鼓声想起,前后左右五军将领一同赶过来。军队点卯,误到是要军法处置的,没人敢耽误。

大唐新的军队,作战单位是师级,够上中级军官的是团级,这一升帐各团长和师长连忙赶到中军大帐。看着到齐的众将,韩成说道:“诸位将军,刚得到报告,东瀛大和国的军队突然离开辽东城,开往安东城,他们可能认为胜利无望准备逃跑。“

陶峙领一路军队向沙卑城进攻,韩成的新参谋长是于云封,上前一步:“司令,打算怎么办?”

韩成说道:“皇上陛下说过,他和东瀛有千年世仇,所以我们要不惜代价,一定要灭掉他们。东瀛军队一直龟缩在辽东城,我们不强攻,所以没办法,如今他们离开辽东城,焉能让他们跑了,我命令……”

所有的将领全都立正,韩成说道:“第十八师和第二十师留下各一个团监视辽东城,其他部队集合向东追击,必须在他们度过鸭绿江之前截住他们,消灭东瀛军队,决不能让他跑了,否则怎么向皇上交代。”

第十八师师长李觉立正说道:“三万扶桑军队,我一个师足够了。”

韩成瞪他一眼:“怎么告诉你们的,不许轻敌,我们对东瀛军队并不了解,也没和他们作过战,一定小心。”

“是”李觉低头回答。

韩成说道:“于云封参谋长坐镇指挥两个团,封锁辽东城监视崔玄日,我亲自指挥对东瀛军队的作战。”

于云封立正说道:“是,末将遵命。”

因为是后得到的消息,韩成担心让东瀛军队跑了,命令第十八师以急行军的速度,赶往盖牟城前面阻住东瀛军前进的道路,一定把他们阻住,第二十师从后面跟上,到时候前后夹击消灭他们。

唐军紧急行动,第十八师只用了几个时辰的时间就出发了,李觉是原大唐将领,从军事学院进修后,成为师长,本身也很有指挥才能,命令第三十六团以最快的速度往大狼山,在那里建立阵地,阻击可能赶到的东瀛军,为全师争取时间。

通往大狼山的道路上,全是骑兵的第三十六团轻装前进,没有带重武器,快速前进。相信是步兵的东瀛军没有骑兵快。大唐军队一直没有旅一级的编制,师下面就是团,所以一个团是三千多人不足四千人,在山道上风驰电掣。

山崎兵卫将军的小心思确实如此,新罗败局已定,大和军队是不会陪葬的,干嘛要为他们死。如今失败了,还不快点跑,找个理由带领部队撤出了辽东城。

山崎兵卫认为城里还有五万新罗军队,唐军不可能放弃新罗军来追击自己。可他哪知道,李孝对他的仇恨是千年之后的仇,他宁可放过新罗军,也不会放过日本人的军队。他的手下将领全知道这一点,虽然不知道那个遥远在海外的大和国怎么惹到皇上,但皇上一提到他们就咬牙切齿凶相毕露,那一定仇深似海。

和皇上有仇,那就是和唐军将领有仇,一定要报。带有这样的思想,怎么可能让他们逃走。不是太着急的山崎兵卫并不是快速行军,只是正常速度。

第三十六团可是骑兵快马。双方有一段距离,尽管战马快,当第三十六团追上来的时候,扶桑军队已接近了大狼山。

东瀛军队也不了解大唐军队的作战特点,按这时战争的习惯,当然是两边军队摆开阵势,兵对兵将对将厮杀,败的一方死,胜的一方活。

可唐军根本不可能那样作战,李孝的战略指导思想是,以战争胜利为标准,以杀伤敌人为目标,形式并不重要。战场上摆好阵型再开始冲杀,目的是什么,难道为了过瘾?是谁规定的作战方式?只是为了消灭敌人,为什么非要那么作战呢?

就像这次进攻辽东,谁规定的一定要攻占城池,难道不攻城就不能打败敌人吗?难道只有用刀能杀人,木棍子打不死人吗?投毒,下药只要杀死对方就行,没有规定非得用什么方式杀。

军队作战更是如此,目的是消灭敌人,取得胜利。本着这一思想,大唐军队的将领只看结果不看过程。

既然这样,山崎兵卫当然也就不认为存在什么埋伏的问题,就算有埋伏也能发现对方。可山崎兵卫碰上的唐军偏偏不这么作战,第三十六团刚刚到达大狼山,探哨就报告:“团长,东瀛军队到了,距离这里不足五里。”

第三十六团长倪安说道:“在大狼山侧面建立伏击阵地。”

一个团三千多人立即登上山坡,铁锹飞舞,大锯拉动,在山坡上开始挖战壕,准备滚木和擂石。五里多地,人的步行再慢,也用不了多长时间。这里还没准备完,下面道路上,已出现东瀛军队的影子。他们排成两路纵队前进,军官骑在马上,士兵并不是多富有,盔甲也不全。

这就是东瀛的军队,简直还不如落草土匪阔气。倪安举起了手,所有的士兵进入阵地。山崎兵卫并不担心,他这一路行军也很快,前面地形险要,但他并没想过埋伏的问题。唐军可能越过辽东城在这打自己吗?三万大军排成两路纵队,当然拖拉出十几里地远。

前面东瀛军终于进入了伏击位置,倪安举起了手,砰地一声,一颗烟花飞上天空,就这一下,山坡上的石块和一丈多长的木头向山下飞去,传出轰隆隆的声音。

走在前面的人一看吓得亡魂皆冒,这里有人暗算他们。前军将领大骂唐军无耻,想躲开这些木头和石块,但两侧可是有三千多人的军队,又是大唐最犀利的钢臂弩。

弩箭如同下雨一样向山坡下飞去,两路纵队人员比较单薄,就这一轮打击,东瀛军前面的人差不多死绝。后面的人吓得停下脚步,走在中间的山崎兵卫接到报告大怒,立即命令部队上前增加兵力,向两侧山坡进攻,击溃这些唐军,掩护大部队通过,他接到的报告是伏击的军队不多。

后面的东瀛军不断向前集中,在这个不太宽的山路开始激战。东瀛军也有弓箭,不断射箭,人也嚎叫着向上攻击。从下面向上进攻,本身就吃力,再加上弓箭没有钢弩射程远,东瀛军连着进攻了两次,都被打了回来,还死了不少人。

站在山下看到这样的情况,山崎兵卫也明白过来,山坡上的人只是阻住自己,那就是他们后面还有人赶过来。

看明白这些,他凶狠的眼神凌厉起来,大喊大叫的指挥士兵向山上冲,掩护下面的人通过。这种用人命填的方式让倪安大吃一惊,就算再厉害也挡不住这些人通过。

他也红眼睛了,如果阻不住怎么向师长交代。下令两侧山坡上留下人杀伤东瀛军,派出一个营进入道路正中间,用弩挡住他们,实在不行就用刀,拼命也要挡住东瀛军逃走。

战斗终于不再是一边倒的杀人,这也是大唐军队第一次见识到东瀛军的战斗力。他们战斗力说不上多强,但他们有拼命精神,也不怕死,哇哇大叫的不断冲锋。

倪安的伤亡越来越大,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唐士兵高喊着为皇上尽忠的口号,拼命的作战。从上午打到下午,再到午后时光,东瀛军死伤了两千多人,也没能通过大狼山口。

但是第三十六团也伤亡了一千来人,这是唐军伤亡最大的一次,才消灭了这点敌人。倪安见东瀛军暂时停止进攻,也一面检查伤员,一面做好准备。他们的弩箭也消耗的差不多了,看来要再打下去,只能是刀对刀拼命。

倪安很着急,全师部队是步兵占多数,没有这么快到达,可是师长再不到,自己的团可能全死光了。

唐军从来没跑过,更不能打败仗,看着下面又一次冲上来的东瀛军,倪安举起刀:“兄弟们杀,坚持就是胜利。”(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