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09章 最穷的太子

第309章 最穷的太子

第309章 最穷的太子

曲江池畔芙蓉园,这是长安的游玩圣地,当初大隋两代皇帝修建,让芙蓉园里景色很美,亭台楼阁不少。但那是皇家禁地,后来隋炀帝好大喜功,大部分时间在洛阳,再后期又游兴江都,因此曲江池来的人并不多。

大唐建立后,李世民为彰显天下太平,与民同乐,善待百姓,曲江池对百姓开放,什么人都可以来游玩,从此曲江池游人多起来。但唐初百姓刚刚经过战乱,周围也战争不断,国家贫困,百姓生活很艰苦,哪有心情来游玩。

有钱人,士族名流,王孙公子,文人墨客,成为曲江池的主要人流。越是这样,普通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百姓越是不来,渐渐地曲江池变成文化人的聚集地,也是有身份人来的地方。

经过高宗时期的努力,武则天没有正式掌权前,为了政治名声和夺取权利,向高宗李治进献建言十一条,让大唐的经济又一次前进,鼓励商业也让经济繁荣不少。

李孝夺取天下恢复大唐,战争进展太快,同时采用的特殊方式,以致天下并没出现动荡。战火没扩大,武则天又是退位的,大周时间太短,同时她后期的作为也不得人心,所以天下平稳过渡。

李孝登基后,发展工商业,人口集中城市化,减少土地税收,加大工商税收,取消租庸调制,取消府兵制,这一系列的政策让大唐焕发出无比的活力。三省十二部制度也让吏治清明,无论是政治经济,还是军事,大唐进入新的高度。

虽然李孝的力量并不能及远,但中原地区特别是京畿道左右,已是一片欣欣向荣。本来曲江池就是长安的游玩之地,本着李孝的城市规划,那里变成了长安芙蓉公园,但长安的人还是称呼它芙蓉园,或者曲江池,因为他们不明白公园和园有什么区别。

连续的大动作,让大唐此时国库充盈,并不缺钱,从和尚手里就夺回了大唐三年的税赋。大唐纸币的推行,李孝从世家手中掠夺了十倍的财富,这次对新罗的战争,把报废的铜钱倾销到新罗,那是掠夺了一个国家的财富。

古语有句话“看国家莫夸富”那就是再穷的国家,再小的国家,也比一个家族强大,所以对新罗的掠夺式灭国,新罗王公贵族,世家财阀战败的同时,从高门显贵一下降为平民百姓,他们的财富哪里去了?当然全进了李孝的腰包。

有韩休,宋景这些人,李孝是别想把这些钱存在内库府里,看着瞪眼睛的朝臣杀气腾腾的样,李孝只能把大部分钱归入大唐国库。这就是李孝的殖民统治时代开始,新罗不是殖民,是完全并入大唐版图。

对于李孝的贤明,把钱归入国库,当然是朝臣一片赞颂之声,他得了一个明君贤主的名声,确钱没有了。郁闷了好几天,心里发誓有机会一定向周边的国家再弄一些,这回不让他们知道。男人嘛,怎么也得有点私房钱,外朝国库的钱归财政部掌握,内朝大内皇宫的钱归皇后掌握,他堂堂一个大唐皇帝,却一分钱没有,太可怜了。

本着后世税收的原则“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收上来的钱干什么?当然是用于国家建设。政府是管理机构,并非是盈利机构,这一点李孝是非常清楚的。家天下也没什么不好,天下是李孝的,也就是大唐是他的家,挣来钱了当然是扩大他的家,不过有一点区别他的家太大,包括了很多小家。

李孝有自己的认知方式和方法,给各地官府和各机构传达圣旨,交通,水利,农业,工商各部门都是非营利部门,他们用的是国库的钱,工作是服务性机构,所以是不收费的。就像大唐长安医院,他们的一切都是服务型的,只有那些私人的诊所,药铺才以挣钱为目的。

有这些指示,收上来那么多钱,干什么?在财政部账号上长毛吗?当然是花出去。为此建设局开始进行长安旧城改造,很多里坊的围墙拆毁,也不再派兵把守,只是把各各里坊的编制保留,在每个里坊设置一个派出所,用于治安管理。

那相当于后世的街区和社区,也像是街道,取消了里坊的围墙,让长安更加有大都市的气氛。再一点改变长安的是,李孝取消了门第等级制度,对建筑不再有要求,除了一些皇家禁止标致,房子爱盖多高盖多高,没人管你,相反各地官府确有规定,不许超标。

如此一来,这样的皇帝是万民称颂,李孝在民间的威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可他并不知道而已。

曲江池在这种氛围下,可想而知是什么结果。万年县令当然是极力争取财政拨款加大曲江池建设,因为这里的人多了,他的县就会超过长安县,政绩突出。

这座昔日的皇家园林,此时已成为大唐除了东市、西市两大商业区以外的第三大商业区。曲江池也成为最繁华的文化娱乐商业中心,李孝在建立大唐新的经济模式。

曲江池畔最多的产业就是文化娱乐业,自从李孝稳定长安以后,宣布长安施行百年的宵禁制度取消,不再进行宵禁。但要求警察局和派出所十二个时辰值班,不许没有人,这和宵禁没什么区别。本来朝臣反对,但李孝一句话让所有大臣不但闭嘴,同时称颂皇上英明。李孝说:“古人说防民甚于防川,是昏庸的表现,朕难道昏庸吗?”

这还有什么说的,李孝的统治如此仁德贤明,哪能防这些,当然宵禁取消。由陈玉插手的大唐娱乐行业也开始兴起,长安成为不夜城。

打开里坊围墙,取消夜晚宵禁,长安的夜生活开始了。有些地方达到了“彻夜灯不息,笑语到天明”的景象。

本来大唐时期出入风月场所就被认为是风流雅事,不是什么丢人的事,这一来那是对曲江池趋之若鹜。那些讨生计的百姓知道那里能挣到钱,而有钱人知道那里有玩乐的地方,让曲江池发展和繁华程度超过了东西两市。

李光俊年少,又是大唐太子,李孝的管理方法,当然不会把儿子养在深宫中哪也不去,虽然杨凡,黄栎十分反对,但李光俊还是比以前的太子要自由得多。

他也就在曲江池认识了清乐歌舞团的巧芸,一见之下李光俊就被迷住了,那歌喉,那长相,比被称为大唐第一公主的李佩都强,清丽温婉一双美目流光四溢,行动有如风拂杨柳。

十七岁的少年,正是情窦初开热情如火的年代,被几个老师看得十分严格的李光俊,又受母后的影响,多少有些腼腆,在身为歌女的巧芸面前,那是连话都说不出来。

本来诸皇子当中,其他的年纪小,只有李光辉大一些,李光顺只有十二岁,可有李旦,李显的儿子,还有李令月的几个儿子,特别是太平公主的两个儿子比李光俊大多了,他父母那可是有钱的主,李光顺也有一个挥金如土的舅舅李月风。

在这些人面前,李光俊就是穷光蛋,他的身份是无人能比,可来到曲江池他就一落千丈,再也牛逼不起来。很不错的是巧芸却没有瞧不起他,反而对李光俊青眼有加,总是对他特别好,让李光俊心里全是巧芸的影子。

不过他心里也很清楚,巧芸的出身想成为太子妃是不可能的,再说巧芸的话语中露出,她一生只能嫁给一个男人,不会和别人分享丈夫,爱情是专一的,这让李光俊根本不敢提太子的身份。

本来昨天巧芸说今天是她的生日,希望和李光俊一起过,这让李光俊很兴奋。他当时就满口答应。让他想不到的是从曲江池回到东宫就接到报告,父皇征辽东回来,作为太子能不去迎接吗?李孝回来的太突然,别人还好说,李光俊没准备,他只好去迎接李孝。

好在父皇没什么事,也想休息,李光俊也就没什么事,他想马上准备,可他没钱。想为巧芸准备一个生日宴会都没办法,太子那点俸禄支撑东宫都成问题。

对此李光俊也来气,父皇对谁都很大方,偏偏对自己很吝啬。一向疼爱自己的母亲,在这点上比父皇还严重。其实很多人表示过,只要李光俊接受,多少钱都没问题,可他不敢要。

作为临朝处理国政的他,见到太多二三品的大员,因为花了不该花的钱,被送上法庭。大理寺不管你是谁的,咸阳监狱里可是有很多活没人干,贪污那就等着坐牢吧。

母后一再的警告他,他是未来的皇帝,那些贪污官员在破坏他的江山,李光俊应该恨他们,坚决打击绝不手软。因此几次朝会上他也提出了意见,把好几个州的刺史,送进监狱。

有这些经历,他真的不敢要那些钱,担心父皇知道了,把他也送进监狱。可今天他真的犯难了,堂堂大唐皇子,未来的国君皇帝,连一个生日都举办不了。

如果巧芸是正常人家的女孩,他完全可以和母后说,母后说过他到了选太子妃的年龄,有心仪的女孩可以告诉她,为李光俊做主。如今他有了,却是一个歌女,怎么敢说?大唐第一贤后的裴寻芳能同意吗?

思考再三,他决定还是找李峰,那是德王李光顺的表哥李月风的儿子,出身低的李峰也就是有钱,他父亲是开银行的。

李光顺平时就一副财大气粗的样子,李峰更是长安出名的有钱主,和李光俊关系好,不算是花钱受贿吧?再说就李峰那样,一辈子也别想当官,只能是将来当银行的总经理。

在李光俊看来,他当总经理也得把银行干倒闭了,什么也不懂,每天就知道在曲江池喝酒玩乐。

没办法,他只好去找李峰,知道李月风不管这个儿子,这个时候恐怕又去紫竹楼呢,也就什么人不带离开东宫前往紫竹楼找李峰。

作为一个太子,这样随意恐怕哪个朝代也没有过。可李孝就这么要求的,在李光俊没有登基之前,他就是一个普通人,没什么特权。再说这种借钱丢脸的事,李光俊怎么能让别人知道,找了一个理由独自一个人来到曲江池畔的紫竹楼。

果然,李峰在这里喝酒呢,桌上能有五六个人,李光俊不认识,但年纪都差不多,也都比李光俊大。听说李光俊找他还没进来,李峰跳起来:“哥们,大人物来了,快迎接。”(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