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14章 李光俊的选择

第314章 李光俊的选择

第314章 李光俊的选择

李孝的脸色一点也没见缓和,眼神也有些阴冷。他这是无奈之举,身为后世来人,很清楚情感的事。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但后世的人哪个不明白,情感婚姻爱情是伴随人一生的事,如果感情上受到伤害肯定毁掉一个人的一生。

那一世李孝没结过婚,也没有过孩子,可这一世他有好几个媳妇。大唐等级森严,后宫制度更是铁律,裴寻芳成为一国皇后,不知道的人都认为皇后贤德,大度不妒,才让李孝后宫安稳。

可没有人知道,裴寻芳的宽容大度只是一方面,李孝不偏不倚,能平等对待各位皇妃,也是重要的原因。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他能获得这么多优秀的女人真心对他,李孝知足。他喜爱陈玉,尊重裴寻芳,但对心直口快没什么心机的李月玲,对才情纵横的上官婉儿,对忠厚淳朴的张眉,对刁钻任性,泼辣的杨洁儿,还有胆小容易满足的余慧,尽可能的一视同仁。

平等公正的对待她们,不因生儿子而重视,也不因生女儿而轻看,不因为美丽而多宠,也不因为平庸而冷落。

这些才是李孝后宫平稳的重要原因。善妒也好,强势也罢,每个人都挑不出毛病。再加上裴寻芳的品德,李孝后宫是稳定的,他很少因后宫的事情烦恼,把心思用在了国家大事方面。

大唐日新月异,走向强盛,可他忽略了一个问题,他以快四十岁,自己的孩子长大了,他们以从幼年进入少年,有些以快是青年。李光俊已十七岁,眼看过几天就十八岁,李光辉也十六岁,李佩十五岁,就连李光顺也十三岁了。

在这个普遍早婚的时代,他们都不再是小孩。李孝也想过提倡晚婚,可他了解再三,承认早婚是有特定历史原因的。此时条件好的地区和条件差的地区,平均人的寿命都没有超过三十五岁,太短了!如果二十多岁再结婚,孩子还没有成年的时候,父母可能死去,那社会上人口将更加少。

一个后世拥有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此时连二十分之一的人口也没有,他哪敢提倡晚婚晚育。那是计划生育时代,人口寿命普遍增长的时代,才出现的特点要求,这时候不行。

所以打消了颁布婚姻法的想法,对约定习俗的社会规矩和大唐律当中规定的,也就没有作出修改。此时男孩,女孩结婚的年龄没有限制,但按着礼制所说,女孩十三岁就可以择人而嫁,男子十四岁就可以成家生子。

那么说自己的女儿,儿子都到了成婚的年龄。社会大环境也让此时的男孩,女孩早熟,后世中学生十六七岁还被定为早恋。其实李孝以弄不明白,这个年龄到底算不算早恋,如果算,那这时又算什么?

后世很多专家说他们的年龄还不懂爱情,是青春期的朦胧冲动,是对异性的向往,谈不上什么爱情的。但此时的婚姻却很牢固,细细研究是文化,是社会大环境,因为离婚再娶,再嫁,是被礼法所不容的。

大唐的时候虽然还没达到明清时候那样,也很开放,再婚再嫁也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就连三婚也不算什么。但儒家讲的礼义廉耻,这也是最重要一条,大部分人还是要重视的。

这些矛盾并非是简单立一部宪法,皇上下个圣旨就能改变的,历史时期的政治,是和生产力科技文化水平相关的。

难道原始社会的公有制是最先进的吗?那是为了生存维系的氏族部落,并非是那时的社会制度多先进。

可惜陈慧并不了解这些,她把这些看成了简单的社会制度问题。李孝也许不如陈慧有水平,但他一穿越就在皇家,从他走出皇宫自己开始艰难创业的时候,面临的就是治理天下的难题。无论是从刘家集,还是到宁远,最后到甘州,一次又一次的事实证明,把社会推进太快并不是好事。

特别是在甘州登基,一年以后他执掌大唐整个天下,让李孝更是从全国的角度去看待问题。这更加证明了自己原来的想法多么简单,也看出来陈慧的想法多么可笑。

从辽东回来,本来想好好思考一下,调整一下自己的好多决定,顺应时代去发展大唐。可家里却出事了,李光俊竟然让他如此失望。

望子成龙,儿孙是带有父母未完事业的希望,这些社会变革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是将来要交给李光俊来完成的,可他竟然为了一个女孩如此。

从父母角度说,李孝希望李光俊幸福,身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生活快乐。但作为一国之君,他要交给儿子的是江山社稷,是天下黎民百姓,是大汉华夏的天下。

别管什么决定,错误不错误,但李孝知道一件事他错了,全民过度娱乐化,是严重的错误。纸醉金迷的生活,只能让大唐失去血性和进取精神,过度的强调商业和经济,会让人变成唯利是图,没有道德标准的逐利小人。

构建物资社会的同时,也要构筑一个精神世界。忠于皇权也是一种信仰之一,以天下苍生为己任的胸怀,必须是人们追求的目标。

连自己的儿子一国太子都变成了追星族,为了漂亮女人,为了自己的爱情,置国家大事于不顾,李孝怎么能不心痛,不伤神。

他思考再三,叛逆心理这点他还懂,李光俊这个年龄,越是严格管教可能效果相反,那自己就应该有另外的方法。

他没有发怒,也没有指责李光俊的对与错,而是给他面前摆了两条路,一,当太子放弃巧芸,二选择巧芸放弃太子之位。无论李光俊追求自身生活幸福,还是追求事业,都是他个人的选择,将来他无悔,就算他后悔了,也能明白他错在哪里。

李孝如此的行为,裴寻芳也不知道为什么。她是母亲,爱子心切当然希望儿子能两全其美,着急的说道:“皇上,光俊还小,他将来会明白的。”

李孝摇摇头:“他不小了,我当初离开千秋殿的时候只有十一岁,但我以面对着生死的抉择,他如今面对的不是生死抉择,是他人生未来的决定。”

其实李光俊已十七岁,马上就十八岁了,他真的不能算小,很多结婚早的人,这么大孩子以很大了,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自己嫁给李孝的那年她也是十七岁,但面临着自己的选择,她选择了跟着李孝走,不过她选择对了。

张张嘴还要说,李孝摆手止住了她的话说道:“光俊你是我的儿子,同时是大唐的太子,作为他的父亲,同时又是皇帝,我只能给他这两条路。怎么选择我都不怪他。他选择当太子,我高兴,选择自己的幸福,作为父亲同样高兴,光俊你自己决定吧。”

李光俊傻了,他怎么也想不到竟然是这样。本以为自己犯下错误,父皇一定处罚自己,可能因此丢掉太子之位。但父皇却让他自己选择,一边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太子,将来的大唐皇帝,一面是自己心爱的女人,到底选择哪面呢?

丢掉哪一个他也不愿意,看他犹豫不决的样,裴寻芳真的又急又怒。她了解李孝,别看他很随意,也很好说话,但这么多年来是最强硬的人。无论是大臣还是敌国,不是灰飞烟灭,就是成为大唐的臣民,给所有人的都是两条路选择。当初对自己也是一样,要不跟李孝走,成为家庭叛逆,要不留下成为孝顺女儿,但失去李孝。

这种强硬和霸气,也让他有了今天这个成就。可面前的儿子却没有这点能力,犹豫不决。李光俊的脸色在变幻,他真的难以决定,只好砖头看向母亲。他希望母后能帮他拿主意,可裴寻芳误会了,她认为儿子想让她求情,两个都想得到。那不可能,一个歌妓无论如何也不能成为大唐太子妃,所以她不能同意。

态度变冷下来,裴寻芳希望儿子能当上大唐皇帝,哪个母亲不希望自己儿子能成功。既然儿子看自己,她说道:“光俊,我告诉你,想娶巧芸今生别想,你只要当太子,就不可能娶她,除非你不要这个位置。”

李孝可以这么干,因为他是父亲,慈母严父,何况他是皇上。可李光俊面对的是母亲,他心中一直认为母亲最疼爱自己,这么多年什么都满足自己,他不为了太子之位,哪怕为了母亲,也不能选择放弃太子之位,但裴寻芳冰冷的语气和斩钉截铁的话语,一下伤到李光俊的心。

看来父母都是为权势,为天下,根本就不考虑自己,他的逆反心理上来了。太子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离开太子之位也不是活不了,有巧芸就够了,他说跟我吃苦也愿意。

眼神一下冷下来:“父皇,你真的让我选择吗?”

李孝点点头:“不错,路是你自己选择的,将来怨不得别人。”

“好,那我选择放弃太子之位,这样你们就不会反对我再和巧芸在一起了吧?”

李孝心头一惊,他当然不希望李光俊是这个选择,之所以一句没说他,而让他自己选择,就是不想让他心里存下怨恨。可裴寻芳的话起作用了,李孝觉得要坏。

果然李光俊并不那么软弱,他也有强硬的一面,这一点上还是李孝比较欣赏的,点点头说:“那好吧,这是你的选择,朕同意。”

裴寻芳终于急了,她无论怎么大度,怎么能装事,可她终究是女人,是母亲。吓得一下抱住李光俊:“光俊,你不能这样,你不当太子怎么活,别人怎么看?别人还会瞧得起你吗?”

这些话更刺激了李光俊,他冷笑一声:“母后,别人怎么看不要紧,关键是你们怎么看。大唐江山还有光辉,二弟,他不是一直惦记那个太子之位吗?我让给他。”

“啪”裴寻芳彻底大怒,从来没骂过人,也没打过任何人的她又急又怒,一个嘴巴扇在李光俊的脸上。以裴寻芳的力气,又能打哪去,但这一下打在了李光俊的心上。他终于大怒起来:“我不当太子,是父皇说的,由我自己选择,你打我,难道生我下来就是为了当太子,为了继承你们的江山?我不想要这个江山,不当太子,否则杀了我。”

李孝也被惊得愣住了,裴寻芳从来没有这样过。李光俊就是她的生命和全部,这次竟然打了儿子,也一时愣住了。但身为儿子这样说话,也让李孝勃然大怒。(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