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40章 武举大考(三)

第340章 武举大考(三)

第340章 武举大考(三)

这些士卒也不清楚他们面前的人是谁,军人被告知,当举起刀的时候,面前的就是敌人,击败对手取得胜利。他眼神一转:“少年小心了,我不会让你的。”嘴里说着话,手中的马槊举起来,催马冲了过来。这一动手,他身上充满了杀伐之气,如同猛虎一样。不愧为战场杀出来的人,这气势让丁龙有些窒息。

但这一战关系到荣誉, 如果第一次对阵,自己就败了,丁龙足可以自杀。手中枪一拧,身上也爆发出强大的气势,催马上前,双手一逆分心便刺。

他的动作让这个已进入军官行列的将领一愣,面对没上过战场的青少年,他相信自己的气势就可以压住他。但让他想不到的是丁龙竟然是以命搏命的打法,根本无视他刺过来的马槊,和他对刺。这是心理战,他可没有拼命的打算。丁龙的战术超出他的想法,不得已把槊收回,身子侧斜躲开这一枪,马槊由刺变成横切,想把这一枪挡回去。

可丁龙的枪太快,他身子刚刚躲开刺空的一枪,也变成了横扫。这一来,双方以贴近,横扫的力量大不了哪去,老兵眼神一锐利就想变成下砸。

丁龙是父亲亲自教出来,他进军事学院是学理论,丁解元他们是李孝一手训练出来的,是按着后世特种兵训练,所以战场上的动作是没有什么规律的。丁龙一枪走空,变为横扫,也知道这样的力气不大,见对方的马槊扬起,他竟然把枪下压不去格挡下砸的马槊,双手托枪横着推过去,借着马的前冲力量正好推在此人的腰上。

如果只是双臂用力这么近的距离不算什么,可借着马前冲的力量,那就不一样了。再说那个士兵总有一种顾忌,他不能杀人。可丁龙没有这种顾忌,他也是算好的,自己这些招数是打败对方,并不用杀人,所以他出手没有顾忌。砰地一声,枪杆撞在那个人的腰上,把他推出马鞍子落在地上。

这个人也是悍卒,一步一步升到连长的,竟然被少年利用自己不能杀人这点把他打败。脸色有些铁青站起来:“少年,你虽然胜了,但你这样上战场必死无疑。”

因为他清楚,丁龙这是取巧,如果是真的战场,他会下杀手,最多是两败俱伤,他落马丁龙可能没命。胜利了,丁龙展颜一笑:“是吗?如果是战场我会有另外的打法。多谢你提醒,不过兵不厌诈,不同情况不同对待。”

老兵没有说什么,败了就是败了,这个少年很聪明。看来自己只能转入后勤部门,有些失望的离开。丁龙是获胜最快的,他正在寻找苏秋阳的时候,校军场之内的战斗已经结束。这是军队考核,不是大侠比武,也不是表演,所以分出胜负是很快的。无论是失败还是胜利,也就是极短的时间。

当看到苏秋阳的时候,他已然胜利,怎么打的别人也不知道。这时候哪有人关心别人,全都全力对战。

不过看他的样,好像胜利的很轻松。丁龙有些不服气,谁知道放没放水,反正大考前公主可是带着他去见主考官了。

随后宣布这一次对战,一千名新武生,没有被击败的只有三百五十人,这一下全场哗然,胜率百分之三十五,不是取五百名吗?这怎么办?

沈川宣布五百名并非固定数字,那些败了的参加其他的人员比试,但校级军官争夺只有这三百五十名。

李孝的脸上没什么表情,他很失望,以为能一次出五百名以上呢,来到近前的丁解元说道:“皇上不用失望,那些失败的也不一定不行,只是他们没有临敌经验。”

李孝也不能不承认,兵部研究出来考试办法很残酷,用一些青少年和这些战场上厮杀出来的强兵悍卒对决,不失败才怪呢。他们必须经过战场血与火的锻炼,才能成为将领。点点头:“做好人员登记,他们将来或许都是大唐的基石。”

“臣明白”丁解元躬身说道。

李孝说道:“丁爱卿,那个苏秋阳是否胜利了?”

丁解元说道:“臣还不知道,那得问姬,沈二位,我去叫他们。”

李孝摆摆手:“算了,以后再说。”

女儿说不是,自己见他干什么,只是好奇而已。接下来的比试也有些枯燥,因为人数太多,双方对厮杀,战败的和不战败的分别循环比拼,这样一来是八进四,四进二的拼斗,从后面向前比,时间也不是一天能完成的。

李孝不在观看下去,他有很多是要处理。皇上带人回宫,但校军场上的比斗却没有停止。

晚上的时候,沈川来了,递给李孝一份名单,一天时间,共计决定出了前一百名,按名次是要最后再决定胜利的。但其他人没有必要再进行。沈川说道:“皇上,我看再比下去已没有意义,因为除了耗时间没什么用,既然皇上决定录取五百名,此时已可以了。”

李孝点点头,这是军队将领选拔,不是体育比赛,再打下去已没用。点头说道:“那好,前一百名进行单项环,决定出前十名,其他人全部册封校级军官,进入军队出任副职。”

“臣遵旨”沈川说道:“那军阵对抗呢?”

李孝沉吟一下说道:“前十名照样进行,朕要给他们的不是名次和权利,是要看他们的能力。”

沈川点头退下,一连三天时间,校军场内终于安静下来,这次武举大考最后落下帷幕。皇上共取了三千名,第一千名以后的全是上士,一千名到五百名的是尉官,以五百为基数,分成了五个等级,从士官到尉官。

但今天的校军场上又热闹起来,经过了十几天的比试,武举考试终于决定出了前十名。看着面前这十个人,沈川一脸的笑容,可姬允却阴沉着脸,谁也不知道他因为什么不高兴。

姬允心里不舒服,他本来想为此找皇上,但沈川不让。那是昨天宣布的,武举大考结束,这次录取三千名人员以全部归入军队,分别赶赴各个军区,根据情况出任不同的军职。

李孝这么做就是要充实这次扩军,军校学员也有被录取,但并没有预期的那么好效果,只有不足五十人进入前五百名。

对此李孝也只能无奈,丁解元表示自己教育有问题,但李孝知道并不是教学问题,学校的东西还和实践差很远的距离。就像后世的大学生,无论学习成绩多好,一旦毕业,用人单位还是愿意用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书本和实际的差距并不小。

这回一次充实了三千名低级军官,相信用不多长时间他们就会脱颖而出,成为大唐的栋梁。因为很多人在考场表现的很优秀,就是那些没参加三千名额争夺的,也不凡佼佼者,恐怕只能是运气不好吧?但大部分基本都进了军队。

大唐从冬季开始,到如今的阳春三月天气转热,历时四个多月的扩军终于结束。从二十多万不足三十万军队,唐军激增二十多万,达到了五十万常备军。

对此朝中大臣全都担忧,这是一笔庞大的军费消耗,大唐军队以前是府兵,他们平时是务农的,国家并不用负担钱。可这等于同时增加五十万番上的军队,还是要用发给军饷的,如果没有战事,那就是空耗粮饷。

宋景,张九龄等人已提出反对意见,要求皇上撤销这么多军队,但皇上打算对突厥用兵,所以也没有太激烈的反对。

一冬天时间,北方并没受到攻击,突厥啜默可汗也在养精蓄税,对此所有人都心里明白。对于兵部和参谋部不同意减少军队,也就没有再反对。

丁解元是兵部的,晋文斌是参谋部,但这次主考官是姬允和沈川,所以这些录取的人分配也就取决于他们两个人的意见。昨天姬允正在家休息,大考完事,一个来月他也很累,皇上特批在家休息。

“老爷,门外有人求见”管家进来说道。

姬允愣一下,他从前线调回出任副参谋长工作并不怎么积极。他和沈川都认为皇上是削他们的兵权,所以并不是很愿意参与一些事情。再说两个人热衷于打仗,对不打仗的参谋部工作也没兴趣。什么人能来求见自己,说道:“什么人?”

家里下人递过来一份名帖,姬允一看站了起来:“有请”。

名贴上面写着汉王的名字。姬允当然知道皇上的儿子汉王李光辉,参加武考文榜最后一名进入的,但他在武力对抗时,第一关就被刷下来。也不知李光辉是运气不好,还是他武力值太差劲,面对老兵的时候,一刀都没挡住,就被劈下马,当时出场。

如此一来,三百五十名当中没有他,为此魏书同找过姬允和沈川,希望能破一下例。毕竟皇子连三百五十名都没进,很损皇家颜面。但被两个人拒绝,因为姬允和沈川明白,以李光辉皇子的身份,皇上封他大将军都可以,给个军区司令别人也没权反对。皇上为什么不管?就是让他们从低级做起。五百名以外凭着文榜的名次,李光辉应该是尉级军官,那也就是他只能当上连长,还暂时是副职。从基础做起吧,所以没答应,拒绝了这个要求。

今天李光辉亲自登门为什么?难道他不明白这当中的道理?看着李光辉进来,姬允施礼:“参见汉王殿下。”

李光辉得到了魏书同的指点,把姿态放得很低:“姬将军是大唐功臣,父皇对你们也分外尊重,本王哪敢当此一礼,我是军事学院学生,理应参拜姬将军才对。”

李光辉这些话说得姬允脸色缓和了很多。让李光辉坐下,说道:“汉王登门,不知有何事?”

李光辉说道:“姬将军,我来是有一事相求。”

“哦?汉王请说”姬允就知道李光辉登门一定有事,也痛快地说道。

李光辉带有了一丝感情的说道:“我被分配到西南军区,在凤州军队任职,但父皇母妃全在长安,不能尽孝,能不能请姬将军把我留在长安。”

姬允心里叹口气,长安地区是中央军区,这里没有野战部队,只有卫戍部队,也就没有战争,能锻炼出人吗?

想争取太子之位,军功将是第一条,李光辉却想留在长安。没把他安排在西北和东北军区已是照顾,怎么这么不懂事?也就说道:“分配去向是随机决定的,人员已确定,把你留在长安那谁接替你的位置呢?”

李光辉确实不想离开长安,虽然距离父皇说的退位时间还早呢,但离开长安去偏远的西南地区,那可是苦寒之地,又是一个小连长,哪一天才能升上来?再说也十分危险。

远离朝廷中枢,时间久了,能争过李光俊吗?他可是在国子监读书。就连李光顺也在为父皇准备什么马球比赛,看来自己选择进军队就是一个错误。不过这时退出恐怕不行,想着能不能留在长安。

姬允沉思了半天说道:“这我得和其他人商量一下。”

见姬允没答应,李光辉的脸色不好起来,一个如此低的职务调动,身为副参谋长的姬允还用商量吗?他说道:“沈副参谋长已答应,让和你打声招呼,说姬将军不会反对的。”(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