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51章 单骑追踪

第351章 单骑追踪

第351章 单骑追踪

李丽到跳悬崖也没明白,一向疼爱自己的父皇母后为什么不来救自己。他们这么慢,走山路不进城镇,用了快一个月时间还没有到白驼城,大唐方面为什么一点动静也没有。

其实不是没动静,只是南秉全他们根本不敢走大路进城镇,走的全是偏僻的山区道路。此时交通闭塞,通讯不畅,消息哪能传那么快,再说李孝也确实没有派大军前来。

一路是皇上的钦差,带着圣旨,快马飞驰的赶往白驼城,另一路是林炎单枪匹马独自一人,以皇上特使的身份,前来白驼城。还有一路就是李佩和丁龙他们这一伙了。

其中最快的是大唐钦差传旨的太监当然什么也不知道,但皇上的圣旨必须以最快的速度到达,否则他就等着坐牢吧。不知道为什么,传旨的内侍监带着圣旨,由一队金吾卫士兵保护,一路上快马飞奔。

传旨的太监一般都是坐马车的,可这次是骑马,还不敢有怨言,一路飞驰。只用了十几天时间就到达白驼城,离城很远的随从金吾卫士兵就大喊:“皇上圣旨,慕容狄接旨。”

守城的士兵看到那些高举圣旨的唐军,连忙向城主报告,慕容狄愣愣的,怎么会这么快?身边的巴克顿说道:“王爷,看来南秉全他们这一手吓到唐皇,让他们进来,看看说什么?”

太监被放了进来,当慕容狄听完圣旨的时候,一阵得意,青海王和西州大都督,看来唐皇李孝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夺权的事实。

无论西部少数民族多狂妄,瞧不起中原王朝,但是他们的自卑心理,还是对中原王朝充满向往,也因为被大唐册封而自豪。这就是国家影响力,大唐的强盛对于这些藩属国来说,能得到唐皇的册封是莫大的荣幸。

把传旨太监安排走,巴克顿说道:“王爷,虽然大唐承认了,但吐蕃呢,赤松赞普能放过我们吗,”

巴克顿的话让慕容狄的热情一下降到低点,他接受大唐册封,那吐蕃能放过自己吗?巴克顿说道:“看来还得加强和大唐的关系,朝阳公主一到就让她和二王子成亲,那样大唐就得出兵帮我们对抗吐蕃。我觉得王爷应该派使者向吐蕃说清楚,如果吐蕃派兵增援,我们就不怕大唐不同意。”

慕容狄连连点头:“好,马上去办,通知南秉全马上把人送来白驼城。”

巴克顿说道:“他们已然快到了,正在路上,担心被大唐追击,所以走的远路。”

慕容狄心里明白,南秉全他们抓了大唐公主,李孝能善罢甘休吗?也只能耐性等着。反正唐皇传旨封自己为青海王和西州大都督,当然要利用这点。

他一面派人前往罗些解释,一面利用唐皇册封这一点,让大将军索图组织兵马。有唐皇册封也就是承认了慕容狄的身份,各大小部落摄于大唐的威名,也就听慕容狄的。为了自身强壮,慕容狄把军队从三万扩充到五万,对大唐方面严密防守。

这是林炎出的主意,他一方面要安抚慕容狄,另一方面单独一个人前来吐谷浑。

林炎这么做有他的目的,为李孝尽一份心意是臣子的本分,这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李孝对一些原来老臣在削权力,任用一些新上来的臣子。黄栎和杨凡成为翰林院大学士,也就是有职无权的参赞人员,原来的三大臣只有林炎一个人。

为什么留下他,林炎心里也很清楚。他把杨洁儿视为亲生女儿一样,把对妻子女儿的那份感情,全都投入到杨洁儿身上。身为贤妃的杨洁儿儿子以九岁,李孝宣布他会在位二十年,然后退位,那时杨洁儿的儿子李光远也就长大成人。

对于李佩和李光辉、李俊光他们争夺太子之位,林炎并不看好。李光俊太柔,李光辉太傲,李佩是女的,距离皇上退位还有二十年时间,这当中的变化太大了,谁也说不准会有什么变化。

一个参与皇位争夺的人能没错误吗?能达到李孝满意吗?所以根本不把握。在林炎的头脑中,不干事就没错误,何况在一个如此强势的皇帝面前,稍微不合心意就可能失去机会。

再说李光俊他们以成人,想改是不可能的,杨洁儿的儿子周王李光远还小,如果这时加以培养,长大后可能是太子,是皇上。为了杨洁儿,林炎必须保证自己在宰相位置上时间长一些。

这次皇后和皇上疼爱的朝阳公主被劫,正是机会,林炎不惜亲身远赴西域解救。

知道这些的杨洁儿,领着女儿和儿子跪在林炎面前感激他。自己的亲生父母已死,虽然杨洁儿成为贤妃,可杨父却无福消受,得病死了。母亲也相继去世,杨洁儿也就把林炎视为亲父一样。

林炎没说什么,以前或许杨洁儿只是自己女儿的替代人物,是心理安慰,但这么多年过去,林炎也真的把杨洁儿视为己出,父女情分并不比亲生的差,这是他能为洁儿母子做的事情。

多年不行走江湖,林炎也有些不安分。当年轻骑快马仗剑天涯的快感,是别人不能体会的。但李孝对他有知遇之恩,对他分外敬重,让林炎也一心为大唐尽忠。

他身上带着皇上的御赐金牌,骑马离开长安,取道大唐长嘉路向西域而行。这是李孝四条主干道其中的一条,从长安通过凤翔到天水,再到西宁、张掖,一直到嘉峡关。虽然这些年不断加大投入,可是这条道路太难修。

人员缺少,没有任何机械,只能用人力一点一点完成。好在最近有了炸药,开山炸石不再那么困难,但通往青海高原的道路也并不那么容易修通,很多地段还是原来的道路。

按林炎的算计,南秉全他们绝对不敢走大路,那样很容易被发现阻截,再说吐谷浑王城白驼城并不在这条主干道上。林炎看着那分地图,盯上了从天水转道通过阿卡到格尔木这条道路。那是阿尼玛山北麓,山高路险,山林密布,人烟稀少。南秉全他们必走这条路,而且速度还得很快。

不能不说江湖经验和林炎的头脑,他的判断极为正确,这条路正是南秉全他们走的方向。林炎是后起步的,他一路走,一路打听,但沿途都没有发现踪迹。一连十几天时间,他已进入青海高原,但还是一点消息也没有。这让信心很足的他,也有些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判断错了。

林炎想不到的是南秉全十分小心,根本就没进过村庄,城镇,买东西也是把多人留在外面,派一个人两个人进去买,然后在野外休息。此时这些地区人口太少,又是游牧民族,流动性很大。林炎根本没地方问去,找到了人家也没人见过这样一些人。

前面是桑巴村,其实就是一个游牧聚集点,桑巴村归吐谷浑管,在很大程度上接近汉人的生活习惯,何况这里还没进入最深地方。桑巴村也就有人定居,也有不少汉人。当初是突厥和吐谷浑从中原掠夺来的人口,从这里定居下来,形成了这个小村镇,周围也有不少农田。

林炎决定在这里休息一下,再打听一下。如果没有,他决定直接赶奔白驼城。无论南秉全走哪条路,他必然是回到白驼城,只要确定朝阳公主安全,林炎就会下手救人。

他有权,但不能动用西宁西南军区部队,那样真的可能害死公主。如果军队可以,皇上早就发兵了。他对自己的剑术还是很有自信的,不明着来,潜进白驼城慕容狄的王府,救人还是没问题的,动不动用军队那要看情况。

有了这个打算,林炎进入桑巴村。这是春天的季节,草原刚刚复苏,中原以春暖花开,但高原还刚刚有些暖意。牧民结束了一冬天的圈养,开始准备前往草原。所以桑巴村里很热闹,各处来的人在这里交易,准备东西要开始他们一年的奔波。

中原之地暖和,商道也再次开通,大批的货物进来,所以方圆百里之内最大的聚集点也就很热闹。各种叫卖和交易的人,操着不同的声音说着他们的目的。

不但有汉人也有突厥人,有原来的大食人,大月人和波斯人,带着不同的货物交换着。在这里金银和大唐币共同使用,铜钱已看不到了,只是还有一少部分人用。虽然大唐内部铜钱已停止流通,但西南西北偏远地区还在使用,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交通和通讯限制了流通。

多少年没有走过这些地方了。当年自己四十岁不到,如今已两鬓斑白过五十岁的人,林炎有些感慨。大唐的兴盛已超过了贞观之治,也超过永徽之治,李孝这个神奇的皇帝,让大唐又一次辉煌。

林炎去了几个地方,都没有打听到什么消息,有些饿了,也就进了一家汉人开的饭馆。门前的酒旗上飘着几个大字:“大唐春”。

如今三勒浆已没人再提,大唐春也不是独家的,各种各样的名称遍地,都是高度白酒,但大唐春是最老的牌子,还是最贵的酒。

林炎刚一进去,店小二就过来:“客官,吃饭里面请,吃点什么?”

林炎坐下点了两个小菜,叫了一壶大唐春,倒了一杯一饮而下,看看要离开的小儿说道:“小二,向你打听一点事。”

这种情况太多了,在这西部高原上,什么人都有,开酒店的,当然也知道的最多。店小二也是精明的人,林炎一看就气度不凡,看来是有钱人。不过一身游侠的装束,手里还有剑,那就是江湖人物。他没敢提钱的事,但林炎还是掏出一张纸币说道:“这是五角,你停一下。”

大唐币的规范化,文是最小的单位,角的出现让大唐币再次有了变化,也更科学,一贯等于十角。为什么叫角,没人明白,但这是皇命没人敢不听,所以大唐币完成了他的进化,贯、角、文是进制单位,十进位。

五角钱,够这个店小二工作一天的钱,看来这个人打听的一定是重要的事,连忙说道:“客官,你想打听什么?这里谁最有钱,我可以告诉你。”

林炎笑笑,看来店小二把他当江湖大盗和劫富济贫的游侠了。在大唐内地,游侠快绝迹,因为皇上说,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大侠的行为不值得推崇,那是践踏法律。

有罪由官府法律来治罪,除了法院大理寺,连官员也没有权利,只能按法律办事。但在偏远地区,这些还很难施行,也就有不少什么侠盗出现。不过林炎也暗笑他小儿眼拙,有这个年纪的侠盗,游侠吗?

他一笑又掏出一张十贯的钱说道:“我想打听几个人来没来过这里,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向周围的人打听一下,如果你问遍了,那这些钱就是你的。”

十贯啊,小二眼睛都放亮了:“好,好,你说,我不知道给你打听。”

林炎也不知道南秉全他们会不会换衣服,但根据行为看,南秉全这些人应该是江湖人物,是不习惯换衣服的。把他的想法描述了一遍,店小二想了半天,说:“最近没有见到这样的人,不过我可以帮你问问。”

他刚要转身走,在另一桌上喝酒的人说道:“这位大爷,我见过这样的人。”(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