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六十二章 闲不住的人

第六十二章 闲不住的人

第六十二章 闲不住的人

李孝表面上没什么反应,但心里并不相信杨凡的话,不过有一点他心里很清楚,杨凡不可能知道自己是谁,自己是因为不会赶车才来到这里的,去襄阳也是临时决定。

在他打发走赵有德他们之后,去什么地方连自己都不知道。不过杨凡回答自己的问话时候,无论神态和口气都很自然,也许证明他并没有什么大的图谋,否则不会留下陌生人。

真要是有很大的阴谋,对一个陌生不知底细的人,赶走还来不及呢,哪能特意留下。所以说道:“第二个问题,可以说是第一个问题的延伸,杨先生你既然不打算造反,那你打算干什么?别说你什么也没有做,你认为我会相信吗?”

杨凡眼光一下锐利起来,他确实没打算造反,以他的头脑和智慧,如今的天下形势,不会去做没有希望的事。但有自己的苦衷,不得不隐居在这里。

李孝的意外闯入,本来不想管,可李孝身上透出太多奇怪的地方,十几岁少年带着三个娇妻美妾,坐着豪华马车,却没有一个大人跟随,连赶车的车夫都没有,太奇怪了。

一接触,李孝表现出的头脑和智慧,言谈举止,根本与年龄不相符。杨凡也是才高之人,对这些看不透的事,也就充满好奇。鬼使神差的把李孝弄到刘家集,也尽力帮助他。杨凡心中有一份自信,李孝再聪明也不过一个儿童,又能怎么样。

特别是车上那个艳若桃李倾国倾城的女孩,念出郭旭的诗,证明他们身世不凡,来头也应该不小。李孝找上来亲口相问,也有些出乎他的预料,摇头说道:“没打算干什么?活着而已,退隐山村享受宁静生活终老临泉。”

李孝这回没有再耽误:“杨先生,事无不可对人言,君子坦荡荡,既然没有什么目的,又何必隐瞒身份,说说你是谁吧?”

杨凡一笑:“这是第三个问题吗?”

李孝点点头,杨凡说道:“以你的年龄我就算说出是谁,你也未必知道,杨某自认为还是君子,那也就实言相告,在下杨凡先祖北魏将军,前隋楚国公。”

李孝一下瞪起眼睛,如果说别人他还真不一定知道,但杨素身边可是有两个名人“李靖、红拂女。”提到他们自然会提到杨素,当然也就知道了他们的儿子,只是不知道他们的子孙下落。

平复一下自己的心情说道:“那是前隋往事,与大唐好像没有关系,杨先生何必如此呢?杨玄感是你什么人?”

杨凡大感奇怪,时间已过去快百年,面前这个少年只有十几岁,却能迅速之间知道自己的身份,那他是什么人?为什么这么注重杨家的人,也就说道:“那是先叔祖父。”

李孝点点头,杨玄感他知道,也只在后世小说、电视剧中知道的。他们和李家并没仇怨,杨玄感造反也是隋炀帝的事。他为什么隐居起来?既然知道了他的身份,也就说道:“原来也是名门之后,但我不明白,此时是大唐李氏江山,和前隋毫无关系,你为什么要如此?”

杨凡一笑:“杨家盛极而衰,家道中落,杨家子弟几乎绝后,这些都是权力和欲望所累,所以杨凡遵守祖训,不再入仕退隐山村,这没什么吧?”

李孝也笑了:“当然没什么?但杨先生自己相信吗?”

杨凡心头有些懊恼,他觉得自己处处被动,这些与李孝毫无关系,他追问这些为什么,难道真的有所图谋?

声音变得有些冷峻:“李公子,来而不往非礼也,你既然向在下提出三个问题,那能否坦荡的回答我的三个问题?”

李孝点头:“可以。”

杨凡说道:“第一个问题,李公子为什么隐藏身份,孤身远走他乡?”

李孝见他说的这么肯定,并不知道自己什么地方露出破绽。也难怪,自己这样小,如果不被人怀疑才怪呢。如此身份,如此年龄,再加上三个小美女,如果进入任何城市都是被官府怀疑的对象。

这也是他临时决定在刘家集住下的原因,先隐藏几年,等自己长大一些。再说他也没必要非得去城里,这地方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离谷城县只有二三十里,想用什么都有,当然是不错的选择。他来找杨凡也是因为知道杨凡怀疑自己,那还不如弄明白,如果真有什么不对也就离开这里。

听到他的问题说道:“想好好活下去,找一个没人认识我的地方,了却余生。”

李孝的古文水平实在有限,想表现的文雅一点,但他说出的话让杨凡忍不住笑出来:“李公子我没有猜错的话,你好像都没有到十二岁,了却余生这话能用到你身上吗?”

李孝也发现自己说的有问题,但他可不会因为这些有什么不好意思,而是得意的说道:“没有远大志向,没有终极目标,无论多少都是余生。”

杨凡不想和李孝争论这些,他明显水平有限,只有十一二岁又能有什么学问,也就说道:“第二个问题,你的身份,杨某没有隐瞒,希望你也能坦言相告,人相交贵已诚。”

李孝无可奈何,他实在不想说自己是谁,但此时不说出来恐怕也不行,杨凡明显是动了怀疑,也就说道:“山西文水人,先祖李虎,北魏官员。”

杨凡一愣,张嘴问道:“当今皇上是你什么人?”

李孝没办法了,他知道李家是皇族,特意把祖先说的远一点,但杨凡还是知道,也无奈的说道:“杨先生你知道就行了,不要弄那么清楚,李孝只想求一偶栖息之地,别无他求。”

杨凡是什么人,大才之人,家世的遭遇让他不想出山入仕,心中又如何能甘心,所以他也时时关注天下。点点头说:“那好吧,李公子没说,接下来的事我不再相问,只是希望不要给刘家集带来灾祸,这里是偏安之偶。“

见他不再相问,也就点头说道:“多谢。”

杨凡说道:”人我已安排好了,山野之中没有什么巧匠,李公子有什么要求尽管和他们说,房子会按你的要求盖好,你的户籍我已上报县城,但请李公子把姓名相告,还有你的侍妾。“

侍妾?李孝一愣。杨凡说道:“李公子不管是不是,我希望你那么报,否则你知道谷城县令温大人也目光如炬。“

李孝无奈只好把陈玉和月玲报为自己的侍妾,晓慧是姨娘,这样他们成为一家人,只是说家里早灾投奔亲友来谷城县的,这些杨凡自会办好。

李孝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点,安稳下来,接下来的十几天时间,他专心于自己的小院子,小家庭建立,其实刘家集就等于杨凡是村长,一切都是他说了算。大唐也是沿历史上的制度,皇权不下乡,只是把官员任命到县一级,乡村完全是自理,由士绅有名望和品德的人担任,是村民自选的人管理,报备县衙。

李孝终于松了一口气,和杨凡两个人心照不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秘密,互相也不询问,相安无事。最开心的是陈玉和月玲,在这里她们可以无拘无束。

李孝并不是封建的人,大唐也十分开放,两女孩子很快就融入到刘家集当中,山村户数不多,有二百来户,人口不足千人,民风淳朴。

山民很尊重杨凡,杨凡的妻子柳氏也不是一般人,能嫁给杨凡这样的人,应该也身处名门,和晓慧很要好。每天寄情山水之间,泛舟南河之上,有时和杨凡畅游汉江。

李孝那些后世经验,让杨凡以为碰到了神仙,但他格守诺言不问李孝的过去和身世。冬天快来了,山里冷起来,虽然这里没有太冷的天,但冬雪飘落的时候温度也在零下。

这几天趁着秋收到入冬的闲时,刘家集里面开始进行旧房改造。原因当然很简单,李孝的家里是有地炕的,那是仿造朝鲜人的方法,盘上地炕,这样的房子是非常暖和的,也不用再弄什么炭火盆。

可是这一开工,李孝发现这个山村尽管很安宁,很幸福,可也很穷,地处大山里,一面是荆山,一面是武当山,田地非常少,只是有不少茶山,所以才能勉强生活。

李孝今天没事和杨凡对坐饮茶,问道:“杨先生,这里刘姓并不多,为什么叫刘家集?“

杨凡说道:“当年这里是一个刘姓商人居住,从南河可以直通汉江,通过汉江可直达襄阳,水路非常方便。山里有大面积的村落,所有物资都是从这里集中运往襄阳,在这里成为一个集市。可刘家人在战火中消失,山村被毁,只有不几户留下来,名字还是刘家集,但以和集市没有关系。“

李孝说道:“杨先生,既然这里有便利条件,为什么不恢复他们呢?我见山村的人生活也很苦,并不富裕。“

杨凡苦笑一下:“本人并不通经商之道,山里人又不懂这些,所以还是以土地茶树为主。“

李孝既然住在这里,一天也闲的没事干,刚来的时候新鲜劲过去,又开始闲不住了。虽然每天有陈玉陪着,软玉温香,但他是来自现代的人,互联网时代娱乐项目遍地,这种山村隐居生活,根本不是他这个年龄能承受的,没有六七十岁,谁又能生活在这种封闭的环境中。

李孝又开始不安分起来,说道:“杨先生,我认为在刘家集建一个市场,在南河岸边建一个码头,我们并不用经营什么,只是搞物流就能让刘家集发展起来,村民也能生活幸福。“

“哦?原来李公子竟然深通经商之道,你说说怎么弄?”杨凡惊奇的说道。

李孝过不上几天安稳日子,又忘记了当初从长安离开时,想的是隐姓埋名,隐居之说,不安分的他又开始蠢蠢欲动。

也是闲得无聊才研究这些的,把自己这些天的构想说了一遍,杨凡也是不甘寂寞的人,两个人一拍即合,谈论的十分高兴。虽然杨凡不懂经商,但他才学高头脑过人。

在两个人兴奋的谈论中,一个完整的蓝图出现,李孝更是踌躇满志。这里得天独厚,他要把这里建成一个商业中心,刘家集地处南河和北河中间,东临襄阳,西通丹江口,南通房州,北通老河口,真是一个错的地方。高兴的李孝,早把隐秘身份的事抛到九霄云外。(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