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倾国之恋——新罗篇 > 两百四十四章 秋洪

两百四十四章 秋洪

黯卷疾风千万至,鱼龙起舞浊浪中。

第二日,澜沧果然将一千两黄金从俪阳城运至徐罗伐,所有的贡品已经准备齐备,女王将礼部令美生从阴浦召回,令他迅速组织出使唐朝的使团,准备从徐罗伐出发,因为就在三日之前,已经有消息传来,百济王夫余璋的使团,已经往唐朝进发了。

看来夫余璋一扫从前对隋朝政府不亲不疏之态,这次也要主动向唐朝示好,这显然让德曼不无担忧,若是唐朝支持百济,那么新罗的处境便极为凶险,幸好隋朝多次征战高句丽,虽未能导致高句丽的灭亡,但常年的征战无疑让高句丽不堪重负,此时他们还没有实力对新罗发起战争,关健是百济,起码不能让百济与唐朝达成一致。

美生曾多次出使隋朝,与许多高官都极为熟识,甚至与现如今的唐皇李渊也曾有数面之缘,由他担任这个任务极为合适,更有毗昙对他的压制,想必他不敢有辱使命。

使团出发之际,女王还是亲临了港口,目送着一列高桅长帆乘风破浪而去,德曼灼灼的目光之中却带有淡淡的忧虑,这是她登基以来第一次派使出海,未免有些担忧。

身旁的洛伊见了,轻轻上前劝慰:“陛下安心,虽然百济也派出了使臣团,不过唐朝天下初定,当不愿见到烽烟再起,不会这么快便与百济达成协议。”

与唐朝的亲和关系需要极长的一段时间方能建立,并不在一行一使上。

德曼见洛伊再次一语中的说中了自己心事,干脆携了她,将随行的官员远远抛在身后,边行边问:“依原花你看,百济王夫余璋为何改变一贯对中原的态度?”

“自从夫余璋继位,与神国多有冲突,便可看出百济王收复失地之决心,这也是因为隋国一直在打高句丽,百济并不担心高句丽会趁机与神国联手,但此时三国的局势无疑出现了变化。”洛伊伴在女王身边,浅紫的罗兰锦氅在秋风的微拂下翩翩袅袅,因为已经嫁为人qi,再不是秀发垂肩,芙蓉髻上一支白玉簪在秋阳下清澈生辉,端庄与高贵更甚往日,唇角浅笑依然温婉,不紧不慢分析着当前的局势:“虽说高句丽才得喘息,并不会立即对百济或是神国产生威胁,但夫余璋已经开始了未雨绸缪,他情知神国历来与中原友好,因此这次主动与唐朝示好,其意当然还是针对神国。”

这与女王的分析不谋而合,德曼颔首不断的同时,更紧地蹙紧了眉头。

“但夫余璋尚武,虽然此次主动示好于唐朝,未毕便擅长于经营长期的友好关系,所以臣下认为,陛下无须太过担忧,一切还看唐朝对高句丽的态度再行对策。”

说到这里略略一停,因为她看到前方仿若发生了小小骚乱,几名花郎互相推扯到了一起,下意识地,洛伊上前一步,挡在了女王身前。

这小小的动作却让德曼欣喜不已,因为她可以看出,洛伊与毗昙成婚之后,对于自己却更为尽心尽力,显然是对自己心存感激,其实德曼允许俩人的婚姻多少带些无奈,却不料有如此意外之所获,自然值得庆幸。

而紧随身后的阏川此时已是几个箭步,赶往骚乱之处阻止了冲突,不过须臾,只见他略拧着眉头回来,面上似有为难。

“花郎们究竟怎么回事?”身为原花的洛伊率先问道。

“是雪地郎。”阏川稍稍犹豫了一下,还是回道:“他想见原花你。”

无须多问,当然是为了月夜。

洛伊面上一红,这几日为了赶出花郎变制的细则,她一直在玉华楼中连宫也未入,更别说月夜之面,其实对于月夜的歉疚无时无刻不旋绕心头,但对他的伤害又岂是歉意两字便能表达,于是与德曼交待了两句,便去见了雪地。

罗定就如一顶坚定的石塔,稳稳挡在雪地的身前,俩人刚才就险些动手,此时更是四目直瞪,火花迸射。直到洛伊出现,雪地才退了一步,草草行了一礼,并无多少恭敬,并且不等洛伊说话,他便直着嗓子说道:“原花,隔了这么多日,月夜郎尚未回府,这是为何?”

“大胆!月夜郎是否回府与原花大人何干?雪地郎你休得对大人不敬。”罗定生怕雪地说了什么言辞令洛伊难堪,当即斥责。

“好了。”洛伊和颜悦色,阻止了罗定之后,方才看向雪地。

他涨红着双颊,双目喷火,圆润的腮帮上青黑的短须仿若野草,显然这几日为了寻找月夜弄得无心修剪,还好月夜有他这么一个人牵挂,洛伊心中一酸,当然不会在意雪地的无礼,而是极为认真地说道:“雪地郎放心,我应当知道月夜身在何处,这就去见他。”

一句话说得雪地险些落下泪来,他的双目涨得通红,胸膛剧烈起伏,语气地低沉了下去:“原花,月夜郎对你之心你当清楚。”

是的,非常清楚。

可是有些辜负是无法避免的,并且永远没法弥补。

——

月夜没有其他可以躲避的地方,只有赏潮台,这是洛伊精确无比的感觉,但是一路之上她的步伐极为沉重,因为月夜已经成为了她无法直面之人,可是也是她逃避不了的人。短短的一段山路竟然走了半个多时辰,最终还是到了岗顶,远远便听到了一阵箫声,与渐急的秋风呜咽呼应,在满林黄叶中缭绕穿行,催得枯叶纷纷而坠,山林之中更添凄凄秋意。

吹箫的不是月夜,是肖翁,月夜还坐在赏潮台上,已经醉眼迷离。

却忽闻细细的脚步声,月夜极其敏锐地感觉到了洛伊的到来,她停在他的身后,久久不语。

于是他也不回头,还是默坐着,心中却忽然安宁。

“月夜。”

良久才闻婉若叹息的一声,她的步履踩在木台之上,极细极微、一步一叹,月夜立即就洞悉了洛伊的愧疚之意,因此他极为快速地平息了眼角的湿润,站了起身,微笑相对。

“你来了。”他说。

不经意之间,仿若回到了从前,每一次当他见她,都是这么含笑轻轻一句。

可是他呼息之间微微的酒意,他眼角的红涩,眉间的憔悴,目中黯淡的色彩,无法掩饰她给他造成的伤害与哀痛,这一切都让洛伊觉得无比沉重,他为了她,做过那么多。

因此她站在他的面前,突然羞愧得说不出话来。

“就陪我说说话吧,不要为过去的事情表示歉意。”月夜极快地回身,避开了目光,因为他被洛伊今日的明媚刺伤了,她的芙蓉髻不染纤尘、端庄华丽,那是妇人的发髻,她已为人妇。

“或者就听我说,洛伊,你知道直到今天,我最害怕的,还是你我之间变得更加生疏。”虽然被猝不及防地刺得心中一痛,月夜还是极快地掩饰下来,他再次面对洛伊,牵起了一抹微笑:“你本不需有什么歉疚,因为是我一直在一厢情愿。”

“月夜……”

“之所以想要与你成婚,是因为不忍见到你无奈之下接受其他并不爱慕之人,因为只有我才甘心做你名义之上的夫君,这一切都是为了你,若是你最终无法放弃毗昙,选择跟他走是对的,这也是我愿意看到的,只要你幸福,洛伊,不要觉得歉疚,我也无须怜悯,至少这次为了爱慕我争取过了,我的人生再不空虚。”月夜继续阻止了洛伊的话,他希望她只做一个倾听者,因为过了今日,有些话他就再也没有机会说出来。

“所以,把一切都忘记,你没有做错,我们把一切全忘了,只做一生知己。”

月夜微笑,他其实很想再问一句,若是你先认识的人是我,是否会有不同的结局,可是他终究没问,因为他懂得,多少假设都是没有必要的,这一生,注定与洛伊无缘,这是他们无可挽回的结局,假设还有什么意义呢?

“好的,这一生我都将视你为知己。”允诺也如一声叹息,洛伊向月夜伸出了右手。

“这是……”

“千年之后的礼仪。”洛伊微微一笑,主动握住了月夜的手:“阏川告诉我,你已经知道我与流云的来处。”

“千年之后,真想要去你的国度看看。”手心的温暖让月夜更加安慰,无论如何,在今生能遇到洛伊这样的奇女子,并能让她以知己相待,也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俩人略略握手,各自分开,再次四目相对之时,一切的尴尬与歉意或者是逃避都已经消散无形,笑容便轻松纯粹了下来,但此时苍白的秋阳却隐入云层,疾风呼啸落叶忙乱,天地之间忽然飞沙走石,举目远眺,一团迷濛的雨雾被疾风挟卷跃江而来,已至秋季,却突降了一场惊天动地的疾雨。

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这一场疾雨在国都一直呼啸而落了整整五日,这不是秋雨的缠绵,而是有如盛夏季突降的暴雨,窟天匝地的瓢泼而至,导致汉江之水暴涨,向西一路奔腾。

五日之后,这场罕见的秋季暴雨才减缓了雨势,却在这时传来了一个让女王震惊的消息,溟州城内江堤崩毁,洪水肆掠,城内以及周边村庄许多房舍被毁,死伤无数!溟州位于上州停西北,地势低平,因此历年来对于江堤的巩固都极为重视,便是在这次暴雨突袭的第一天,女王就对溟州颇为悬心,特令溟州府令上报江堤情形,溟州府令上书称百里之堤、高固坚凝,陛下勿虑。

不过短短数日,这高固坚凝的百里之堤便毁于一旦,女王震惊之后勃然大怒,当即下令驻守上州停的弼吞带兵前往救灾,再令瘐信带领龙华香徒、天市垣徒前往溟州,再从国库拨粮拨银,勿必救助幸存灾民。

而溟州府令因为严重渎职,当即下旨夺官羁押,等灾后解回国都严惩。

雨幕依然延绵不绝,女王身披宝蓝锦氅,双目盯着宫外轮廓悠然的苍耳峰,心中忧愁难放,她为在此次突如其来的秋洪之中丧生的国民们痛心,更有深深的歉疚,若是在早时便安排可信之人前往溟州巡查,这么多人的生命便可挽救,她可以严惩渎职的府令,可是她的失职由谁来处罚?

唯愿上天垂怜,让这场骤雨就此停歇,避免造成更大的灾难。

德曼心思正沉,却闻一阵细碎的脚步声,却是掌殿小英步伐碎碎从侧殿而来,不由得让女王秀眉紧蹙,她知小英历来警慎当差,这么着急,难道因为又出了什么紧急之事,因此不待小英行礼,便沉声相询。

德曼的急切让小英略微有些紧张,但还是垂眸细细地答:“回陛下,上天官已经在神坛设案,现在正在举行祭祀,吉上神女来请陛下过去。”说完微微掀起眼睑,注意着德曼的神情。

女王的眉头更紧了几分,心头正火,渺依却在此时举行祭祀,她的意图相当明显,想要借着这次天灾,举行祭祀收复民心,真是可笑,有这么多国民丧生,身为上天官却把此当作争权夺利的机遇,愚弄臣民,几炉香烛一场叩拜,果真能让这么多的亡灵瞑目?果真能让溟州城内险情缓和?

到头来一切失误都在官府、一切功劳全系神宫,渺依以为她是美室,想要以此重掌神权?德曼冷笑,目中凌利一闪:“你去告诉那名神女,若是上天官果真有心,朕便下令,让她前往溟州城举行祭祀,若是城中再多死一人,朕便拿她就地正法!”

语气之中狠戾尽显,却让小英心花怒放,她一边应诺一边转身,却不料女王已经冷静下来,又叫住了小英:“慢。”

小英心底一沉,但回身垂眸,不敢有一丝犹豫,她看不见德曼此时眉间的阴晴难定,也看不见德曼眸中的杀意与犹豫相互交替,她只听见德曼最终平淡下来的声音:“别去管神宫如何折腾,你去叫月川大师来仁康殿。”(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