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现代 > 狂游中国 > 6. 云游中国佛教第一山——五台山

6. 云游中国佛教第一山——五台山

我在火车上呼呼大睡了8小时,然后就来到五台山火车站。出站后我就坐上了直达景区的大巴。又走了1小时的盘山公路后,我就来到了五台山脚下的台怀镇。关于五台山我只知道就是鲁智深削发出家,成为花和尚的地方。之后他就拿着禅杖下山大搞,吃着酒,啃着肉一路除暴安良杀上梁山的。

但到了这里,看了旅游地图后,我才知道五台山景区真是太大了!简直比青岛的崂山还大!据介绍,五台山是文殊菩萨道场,居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人称“金五台,银普陀,铜峨眉,铁九华”。五台山是由一系列大山和群峰组成。其中五座高峰,山势雄伟,连绵环抱,如五根擎天巨柱拔地而起、巍然矗立,峰顶平坦如台,故名五台。最高峰为北台叶斗峰,海拔061米,有“华北屋脊”之称。

所以五台山真的就是有五个台的山,而且重点是五个台都没有连在一起,要分别去买票,一一去爬。据说坐专门的朝台车把东西南北中五个台顶全部朝下来,需要一天的时间,票价是50元每人。分开朝其中的某个台的话,东、南台分别60元,中、西台分别80元,北台70元。

但我爬山的原则一贯都是必须步行。坐车和索道是老年人的专利。而我拜访名山大川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挑战自我。于是我把五台山地图看了五遍,发现五座台顶加起来有万米以上,而且四处分布的古建筑寺院有47座。要全部逛完最少要10天。于是思索再三后,我决定只去五个最有名气的大寺院逛逛,下次来再征服整个五台山。

据说五台山现有建筑比较完整的寺院有95处之多,一个月也逛不完。所以我只能挑几座必去的大寺庙:塔院寺、显通寺和菩萨顶。(南禅寺、岩山寺、广济寺、佛光寺)。

计划好后,我就到游客中心存好行李,买了150的票进去景区了。首先就看到了五台山的标志性建筑——大白塔。于是走进塔院寺后,就见一座50米高的大白塔耸立在一片红墙黑瓦的古建筑群中。塔身通体洁白,塔顶上悬有很多个铜铃,风吹后声音清脆悦耳。据记载,大白塔的全称为释迦牟尼舍利塔。其拔地而起,凌空高耸,在五台山群寺簇拥下颇为壮观。因此人们把它当做五台山的标志。在白塔的东边还有一座小白塔,相传此塔内藏有文殊菩萨显圣时遗留的金发,所以称文殊发塔。其他就是各种供奉佛像的殿堂。

出了塔院寺就来到了隔壁的显通寺,显通寺建在山坡上,走进一片古建筑群里,就看到院中有座纯金色的二层小楼,金楼四周是很多金色的小塔。作为古朴寺庙的点睛之笔,金楼和金塔使得整个寺庙金碧辉煌,与众不同。据记载,显通寺是五台山的青庙领袖,也是众多寺庙中最大、最古的一座。东汉始建,原名大孚灵鹫寺,后魏孝文帝再建,名花园寺。唐太宗时重修,名华严寺。明太祖朱元璋重修后赐额“大显通寺”。后来历经扩建修葺,形成今日规模。沿用了朱元璋的寺名。

出了显通寺,我就向北侧一路攀登阶梯,半小时后就看到高处一座巨大的红柱金瓦的大牌坊,牌坊中央的蓝匾上书有金字“云峰胜境”。接着快步登上去穿过牌坊后,我就看到了前方金碧辉煌的宏伟古建筑群。而侧面的百米之上有一座寸草不生的山峰,峰顶上有一块大石头,犹如飞来之石。旁边碑文介绍,此为灵鹫峰,又名飞来峰。相传东晋时,印度和尚慧理云游到此,看到这座嶙峋石山,认为很像佛祖释迦摩尼的诞生地——灵鹫峰。于是此后他就在这里建寺,名灵隐,将寺前飞来峰改称灵鹫峰。而当年他建造的灵隐寺就是今天的菩萨顶。

原来这座小山顶上的建筑群就是菩萨顶。于是首先我就走到了天王殿,殿门前有两座小白塔,代表这里是座藏传喇嘛庙。走进古老门楼后就是绚丽多彩的大雄宝殿。红柱金匾金色琉璃瓦顶的建筑显得雍容华贵。比山下那些古朴的寺庙看起来辉煌太多了!再往里走就是金顶红门的祖师殿,殿前放着6个大转经筒,供祭祀的人**旋转。最后面是御碑苑,藏式的花色建筑里立着一块石碑,是清代皇帝御赐的。

墙上的文字介绍,菩萨顶是五台山规模最大的黄教喇嘛寺院,也是等级最高的寺院。为文殊菩萨道场。建于北魏,历代曾多次重修。明永乐以后,蒙藏喇嘛教徒进驻五台山,遂成为五台山黄庙之首。到了清朝,它成了皇室的寺庙,地位极其尊贵。清康熙、乾隆帝曾数次朝拜五台山,住宿于菩萨顶,赐菩萨顶大喇嘛提督印,并命山西全省,包括山西巡抚、大同总兵、代州道台等,均须向大喇嘛进贡。可见菩萨顶在五台山上的地位。

看了介绍我才懂了为什么菩萨顶的建筑如此辉煌华丽,原来是皇上信奉的大庙!逛完菩萨顶,我就下了灵鹫峰。刚到下面平台上就听一位带团导游讲:五台山五个台顶都有庙,每个庙里大都供奉文殊菩萨。人们到五台山旅游,虔诚的佛教徒要登五个台顶,礼拜五个文殊菩萨像,这叫“大朝台”。但是五台山太大了,人们往往体力不支,所以和尚们就在一个小山上将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像集中到了一起,这小山就叫做黛螺顶。人们就只需要爬黛螺顶就能礼拜完五个文殊菩萨像,这就叫“小朝台”。所以不登黛螺顶,就不算到过五台山!

听完这位导游如此精辟的讲解后,我马上就看着路标向黛螺顶走去。沿着长长的大智路阶梯,我迅速超越了很多人,穿过写有“大螺顶”的木牌楼后,我就见到平顶上有一座汉白玉亭子,晶莹洁白。然后正前方就是天王殿,穿过殿下圆拱门后,就到了山顶的寺院里,院内清一色是红色木结构,黑色瓦屋顶的古建筑。分别有旃檀殿、五方文殊殿、大雄宝殿、智珠心印等寺庙,里面分别供奉着五个台顶的文殊菩萨。所以我一次拜完就来到了后面。这里有一座题有“青峰顶”的古牌楼。站在这里,可以眺望远处苍茫的五台山景色。

之后写了这座400米的黛螺顶后,我就径自走出五台山景区,在门口简单用餐后,就拿上行李坐车来到了五台山火车站。然后买票后就坐上了去往浑源县的火车。(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