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古代 > 娉娉袅袅十三馀 > 第七十八章 上位

第七十八章 上位

韩宜安被打之后一直在靖国公府养伤,韩夫人为了给女儿争一口气,便将女儿接回了家,本来指望着许兰陵亲自上门去接,到时候好好落落他的面子,谁知韩宜安的伤完全养好了也不见许兰陵上门。

期间韩家的族人也曾上门去闹,无非是想给阮临湘一个下马威,谁知阮临湘竟回了苏州,只余许兰陵这个油盐不进的留在京城,谁敢去寻他的晦气呢?再说了,韩宜安谋害他的嫡长子,本来就失理在先,许兰陵对找上门来的人都是冷冷淡淡的,他们也不再去找没趣。

韩夫人本想端架子,谁知架子太大了,许兰陵根本不接茬,韩夫人如今没了台阶下,韩宜安也在靖国公府没有脸面回去。靖国公本想着去找许兰陵说道说道,毕竟闺女嫁给了他,谁知三番两次登门都被拒之门外,说是安国公出门办事去了,靖国公见许兰陵并没有去上朝,皇上也没有问,便信了。

最近两日,许兰陵刚回来他就去了安国公府,许兰陵风尘仆仆的从江南赶回来,刚下马就见到了靖国公,许兰陵还以为他是来找麻烦的呢,皱了皱眉,将人请了进去。许兰陵看着靖国公不说话,靖国公见他不开口,只得道:“宜安那孩子的伤也养得差不多了,你的大夫人回了江南,府里没个人帮你操持也不是办法,你看……”

靖国公斟酌着开口,希冀的看向许兰陵,许兰陵当然明白他的意思,他暗暗冷笑,但还是道:“我也是这么想的,只是这几日忙着,也就没时间去了,本来打算派管家接回来的,又怕不庄重,若是岳父大人不嫌弃,我一会便去叨扰府上。”

靖国公喜道:“都是一家人,说什么叨扰呢,宜安被我给惯坏了,你要多多体谅,看着我的面子不要和她一般计较。”许兰陵挑眉:“这是自然。”

如果说许兰陵在遇到阮临湘之前有淡淡的男女之情的话,那遇到阮临湘之后就彻底的变成了兄妹之情,等到阮临湘进门,许兰陵眼里心里更是只有阮临湘,后来韩宜安设计嫁给了他,他便有些不喜,只是看着情分没有为难罢了,后来韩宜安对阮临湘一次次的刁难,让许兰陵彻底对她没了感情,如今接她回来,不过是为了权谋利益罢了。

许兰陵将韩宜安接回来就回了宁安堂居住,阮临湘走了,陪嫁的丫鬟婆子除了在京休养的木兰外都跟着去了苏州,如今宁安堂只剩下春风春雨两个大丫鬟带着几个小丫鬟,许兰陵一个人的时候起居都是极简单的,他一路奔波,又去了一趟靖国公府,早就倦极了,此时也不要人伺候,自己简单梳洗了,倒头就睡。

紫凤阁,韩宜安还以为阮临湘走了许兰陵就会来自己这里,正充满希望的等着,可是三更的梆子响了两遍,人也没来。韩宜安阴沉着脸,心下其实是有些忐忑的,她下药的事固然会引起许兰陵的不满,可阮临湘到底没事,许兰陵也没有处置自己。

后来阮临湘耍横打了自己,许兰陵更应该不能动她,她自幼跟着父亲耳濡目染,朝中的事情也十分通透,她心知就算许兰陵宠爱自己也不过是为了太子的利益罢了,她所倚仗的不过就是这一种利益的交换,可如今,许兰陵竟是连面子情都不顾了吗?

陈妈妈看着主子一会沉着脸,一会紧锁眉头,一会又面带喜色,正捉摸不定,其实陈妈妈心里对韩宜安做的事也有些不理解,哪个男人不喜欢温柔可人意的女子,就像大夫人,虽说跟个孩子一般,可那该撒娇的撒娇,该示弱的示弱,时不时的耍些小脾气也只会让人觉得娇憨可爱,所以将国公爷吃得死死的。

可自家主子倒好,不想着怎么讨好国公爷,倒整日里和大夫人过不去,大夫人是国公爷的心尖子,这样一来,不更是把国公爷往外推吗?

国公爷越是看重大夫人,主子更要对大夫人尊重,显出自己的温柔贤惠来,时间一长,国公爷自然有分辨,如今倒好,给大夫人下药,还被大夫人打了一顿,虽然许兰陵下了封口令,可府里依旧传的沸沸扬扬,大夫人一怒之下把二夫人打的卧床不起,里子面子都没了,国公爷也是淡淡的,搁谁身上都得淡淡的,谁会对想害自己孩子的人笑脸相迎呢?

陈妈妈暗暗叹了口气,这些话她自己想想也就罢了,若是说出来,扫了主子的面子,吃亏的还得是她,她想了想,上前道:“夫人,这都三更了,早些歇着吧。”

韩宜安嗯了一声,起身进了内室,陈妈妈忙张罗着叫人服侍她梳洗。

许兰陵匆匆吃了早饭便往宫里赶,皇上的身体越发的不好了,他前往江南的事还是偷偷告诉皇上的,皇上早就有心无力,也就不管了。

他进了长春宫,是小夏公公当值,正伺候皇上喝药,皇上见了许兰陵,便将手中的药碗放下了,道:“回来了?怎么样?找到了吗?”

许兰陵道:“找到了,已经将人送回了苏州。”皇上点点头,道:“这丫头倒是有胆魄,敢一个人跑出去,不简单。”许兰陵心有余惊,道:“这样有胆魄的事还是少做吧,我可受不了再来一次。”

皇上呵呵笑道:“英雄难过美人关,我看你是栽倒在温柔乡里出不来了。”许兰陵道:“我若是栽倒在温柔乡,也就不回来了。”皇上想起这几日三个儿子轮流来侍疾的事,淡然道:“我知道你们的打算,无非是盼着我早些死罢了。”

许兰陵也是黯然,天家无父子,他说不出什么安慰的话,但想起自己年幼时,皇上宠爱自己更甚几位皇子,忍不住道:“我从来没有这样想过。”他想说什么,却讷讷的说不口。

皇上看着他,心里却满是欣慰,那个如诗如画的女子依旧常常徘徊在他的梦里,当初他是皇子,深陷夺位的漩涡,没有办法顾及她,只得眼睁睁的看着她令嫁他人,在登基之后,他也曾试探过她的心意,她却用死来表明心意,从此,他再不敢做什么,只能远远看着她,幸好,她过得幸福,后来,靖国公以身殉国的事传来,他第一时间就想接她进宫,不成想,她却先找上了他,将儿子托付给他,自己却和靖国公生死相随。

如今,她的儿子已然长大,眉眼之间越来越成熟,他有地位,有了了志向,有了心爱的女人,将来还会有孩子,我终于不负你所托。许兰陵看着皇上如坠梦中的神色,有些莫名其妙,小夏公公偷偷道:“皇上精神越发不好了,唉,整天这样出神,不知在想些什么。”

许兰陵被皇上给赶走了,说不经宣召不准再进宫,太子听说了也忧心道:“父皇这是想做什么?我们几个也不叫进宫了,我听说连母后也不肯见了。”许兰陵默然:“也许皇上早就有了决定吧。”

皇上果然没能熬过这个夏天,六月末,皇上薨了,他在半个月前就将自己独自锁在御书房,期间只见了卫大人和蒋大人,两位大人历经两朝,忠心耿耿,在朝中的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可是,两位大人进宫后就再没出来过,外面的信传不进去,里面的信传不出来,可把人都急坏了。

皇上死前,召见两位大人,无非是为了皇位,皇上没有说什么,只是直接下了好几道谕旨。

皇上死后,卫大人和蒋大人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念出来的,因为两位大人是皇上死前唯一见的人,而且之后没和人接触过,因此大臣们对圣旨的内容都很信服,这也是皇上的一片苦心。

“先皇遗旨:太子敦诚敏善,素有大才,继承大统。”

“先皇遗旨:周王改封冀王,顺王改封齐王。”

“先皇遗旨:安国公夫人阮氏温柔娴淑,敏达至诚,封为一品安国夫人,韩氏封一品诰命,安国公世袭罔替,非起兵谋反不得褫夺。”

“先皇遗旨:安国公夫人阮氏临盆在即,若生嫡长子,加封五品车骑将军,若生嫡长子,封为敏安郡主。”

先皇的旨意一道道发出,却越来越惹人心惊,四道旨意,两道是加封安国公的,尤其是那一道安国公世袭罔替,非起兵谋反不得褫夺,这是给许兰陵加了一层,不,好几层保护伞,无论朝代怎么变,皇位换谁做,安国公的位子始终是稳稳地。

还有对阮临湘的恩赏,无论生男生女都有封号,能让临危将死的先皇这么挂念着,这是多么大的荣耀,底下人都羡慕阮家,其实,知晓内情的人知道,皇上这是在借这个恩赏来弥补对阮向贤的歉意,这个和他一起吃苦却没有和他一起享福的老师。

先皇下葬的前一晚,许兰陵特地求了旨意,偷偷进入奉先殿先皇的灵柩停放处拜祭,因还没有盖棺,许兰陵便得以看见先皇最后一面,他叹道:“你待我如亲子,死后还这么照顾我,我现在给你行亲子之礼也不为过。”

说着,对着灵柩恭恭敬敬的三跪九叩,他行完礼,刚想着离开,却意外地看见先皇遗体身体下的一个小包袱,先皇的陪葬都是有定例的,他想了想,还是偷偷抽了出来,一看,是几幅画卷,他本想打开看看,犹豫了一下又算了,二十多年过去了,往事如烟,他还这么计较做什么,上辈人的事就让他们自己做决定吧。

他将画卷包好,用包袱缠好,依旧按原样塞了回去,出去了。

奉先殿的烛火静静亮着,不一会,一个人从帘幕后面走出来,他将许兰陵放回去的包袱又拿了出来,打开画卷一看,每幅画上都画着一个女子,墨迹还很新,想必是近几天所画,人物或嗔,或喜,或愁,神色不同,容貌却是同一个人,眉目如远山,双眸似秋水,眉眼之间似有淡淡哀愁。

这个人,这样的容貌,这双眼睛,他经常能从安国公许兰陵的脸上见到,他看了落款,是父皇的笔迹,上面写着,吾爱,小字芸芸。

他神色复杂的看了一会,本想拿走,但最终还是放了回去,他低低道:“原来是这样。”(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