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穿越之帝国复兴 > 第九十四章 促膝长谈(上)

第九十四章 促膝长谈(上)

杨天义正坐在桌前喝茶,闻听此言,立刻勃然大怒,高高地举起了茶碗,便要将它摔在地上!

皇甫涵微微侧过脑袋,似是在等待那破碎四溅的一刻到来。

然而,杨天义手挥到半途,却是陡然止住,然后又将那茶碗缓缓地放回了桌上。

因为,他实在想不出,自己该冲谁发火。

“他是怎么死的?”

“回大人,昨天按察使徐辉将状纸接下后,便转给了太原知府,太原知府倒也不敢怠慢,随即便命通判审理此案。那通判预审了黄余之后,便命人去太谷县捉拿黄文本等相干人犯人证前来过堂听审,然后便将黄余下了大狱——大人不必惊奇,但凡拦截官轿者,其已有罪在先,通判如此做法,原本合情合理。”

“好,你接着说吧。”

“但今早狱卒前去提审黄余时,却发现他已死去多时,头顶上有一个大窟窿,乃是死于钝器所伤。”

“到底是何人所伤?可否查明?”

“回大人,已经查明白了。监牢中一干犯人众口一词,皆说是昨晚黄余与他人打闹嬉戏,一不小心,自己撞上了床角,头破血流而亡。”

“荒谬!荒谬至极!”杨天义冷冷一笑道:“黄余五六十岁了,还会跟人打闹嬉戏?再说了,夜晚监牢中一片漆黑,又有什么可玩耍的?皇甫涵,你在东厂这么久了,难道也相信这种鬼话?”

“回大人,卑职不信。但此事别无证据,卑职不得不信。”皇甫涵面无表情地答道。

“你——”杨天义正欲发作,却是忽地想起一件事情:“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会是这样的结果?”

“回大人,卑职没想到会这么快。”皇甫涵的回答倒也直接。

“所以昨日你才有那叹气之声。你既是料知如此,为何当时不提醒于我?”杨天义隐隐已是有些发怒。

“回大人,还是那句话,卑职觉得这件事您压根就不该管。”皇甫涵并无愧疚之意,却是说道:“您起初若是置之不理,或许黄余还不会死。”

“放肆!照你这么说,这黄余竟是被我害死了?”杨天义猛地站起身来,虎视眈眈地喝问道。

“回大人,话虽不能这么说,但理却是这个理。”皇甫涵也是毫不避让地与杨天义对视:“只不过,卑职以为,与出尘子受尽酷刑折磨而死相比,黄余已是幸运多了。”

听皇甫涵突然提到出尘子,杨天义神情一愣,渐渐已是听出了他话里的意思,怒气便一下子消散大半,脸色也变得有些颓然:“你的意思是,他们根本就不想审理此案?”

“也可能是,此案根本就不能审。”皇甫涵顿了一下,反问道:“大人,您可还记得莫言他们?”

杨天义点了点头,道:“莫言?他们又怎么了?”

“当初您让卑职去告诉曹公公截下他们二人,但卑职知道事情紧急,根本来不及去通知,便直接赶往北城兵马司,以东厂档头的身份前去要人。可等卑职进到大牢中时,他二人都已经上吊自尽了。”

“啊?”杨天义心中颇为惊讶,转念一想,便已明白了皇甫涵此刻说这些话的用意:“这么说,他们虽非我所杀,却也都是因我而死了?”

“大人,卑职绝无指责大人的意思,卑职只是想说,战场与官场之间,其处事的方法并不能同日而语。”皇甫涵一脸诚恳地说道。

杨天义原本还在为昨日那随机应变之语暗自窃喜,想不到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到头来竟是这么一个结果。

看来,自己还真的该好好反思一下了。

想到这里,杨天义便又重新坐下,然后指着旁边的一把椅子道:“你也坐吧。咱们也是很久没有好好聊聊了,此时左右无事,咱们便促膝交谈一番,你也好教教我,以后再遇到这种事情该则么办。”

皇甫涵谢过之后,便斜签着身子坐下,道:“大人言重了,卑职跟大人学还学不过来呢,又怎敢称上一个‘教’字。”

“岂不闻一字之师,也可为师乎?你就不必客气了,先跟我说说看,这战场官场是怎么个不同法?”

“大人,其实卑职又哪算得上是官场之人呢?只不过看的听的多了,偶有一些想法罢了。我姑妄说之,您姑妄听之,若有胡言乱语之处,还请大人多多包涵。”

“好了,你就说吧,我自有分寸。”杨天义点了点头道。

“大人,卑职虽然不清楚您的来历,但跟着您这么久了,不管是打仗、破案、抓贼、救人,您竟是样样精通!卑职斗胆猜测一下,您绝非是孔孟弟子!而且,您一定是有过非凡的经历,方能让您如此的卓然不群!”

皇甫涵的这些迷惑,其实由来已久,只不过一直没有机会说而已。

杨天义只是一笑置之,并不搭话。

“首先,您胆量过人,其次,您沉着机变,再次,您细腻周密,最后,也是卑职最为钦佩之处,那就是您的计谋,可谓是奇诡多变,神鬼莫测!”皇甫涵看着杨天义的眼睛,扳着指头说道。

“你要不说,我都不知道自己有这么好。”杨天义淡淡一笑道。

“好与不好,还得看用在哪里,却也并非就是一成不变。”皇甫涵看了杨天义一眼,忽然话锋一转道:“您的这些奇诡之变,用之于两军交战确有出其不意之效,只不过,若要用之于官场之上,则未免不合时宜了。”

“哦,这话怎么说?”

不知为何,杨天义总觉得皇甫涵最近有些怪怪的,连说话也都是这么直截了当的。

“若要做个好官,须得做到方圆中正。亦即外圆内方,守中持正之意。”

“愿闻其详。”

皇甫涵咽了一口唾沫,便是一番侃侃而谈:“所谓方者,心中有秉持有立场而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所谓圆者,做事周严而无疏漏,处世润滑而不死板,待人包容而不刻忌。所谓中者,执中中庸,不偏不倚,至诚至信,自束自省。所谓正者,正大光明,刚直坦荡,凡事遵理循礼以行,而无蝇营狗苟之举。”

杨天义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好像有些明白,却又听得似懂非懂,于是便挠了挠鬓角,问道:“那你便说说,我昨日有哪些地方做得不对呢?”(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