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仕途漫漫 > 第0005章 走马上任

第0005章 走马上任

在陈子涛看来,关于县委组织部的谈话,其实就是形式主义和例行公事,可陈子涛对干部科科长肖志良颇有好感,所以,谈话的气氛是相当的融洽的。

“小陈,青浦公社的一把手和二把手都因故不在岗位上,所以呢,就是你这个三把手去当家作主,你是任重道远啊。”

肖志良的脸上,一如既往的挂着和蔼的笑容,老好人的绰号名不虚传。

陈子涛当然是谦虚谨慎,肖志良是这次人事大调整中县委组织部副部长的热门人选,他没有不讨好的理由,“肖科,这么重的担子交给我,我怕挑不起啊。”

摇了摇头,肖志良笑道:“你少跟我来这一套,咱们两家只隔着一条两米宽的弄堂,我看着你长大,算是互相知根知底,我还能不了解你吗?”

陈子涛继续谦虚,“肖科,反正你们是赶着我这只鸭子上架,我要是在青浦公社搞砸了,你们组织部起码要负三分之二以上的责任。”

“哈哈,下套啊,你这个臭小子,下套也不看准目标。”

笑骂过后,肖志良说:“小陈,我个人很看好你,你既有才华又有志向,青浦公社很适合你的发挥和发展,而且,你既有你父亲的胆量,又有你母亲的精明,我相信组织的选择是对的。”

“可是。”陈子涛道:“肖科啊,都说万事开头难,你总得教教我工作上怎么入手吧。”

嗯了一声,肖志良说:“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总的来说,无非是两手都要抓,一方面要坚决贯彻上级的方针政策和指示,另一方面,是努力解决公社里实际发生的困难和问题。”

陈子涛急忙拿出钢笔和笔记本,“肖科,请你说点具体的,我去了青浦公社后,首先要做些什么工作?”

笑了笑,肖志良说:“青浦公社的领导班子目正处于瘫痪状态,所以你首先要做的是,以最快的速度和以最强有力的手段,恢复公社领导班子的正常运行。”

陈子涛苦苦一笑,“我可是听说了,青浦公社应该有十来个人,而实际上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在岗,恢复正常运行谈何容易啊。”

“这个你不用担心,会派人跟着你一起去的。”顿了顿,肖志良道:“其次,你要抓好青浦公社的抗旱救灾工作,这是当务之急,重中之重,今年的早稻是已经没了,但你要尽快找到水源,争取把晚稻种下去,把旱灾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的程度。”

点了点头,陈子涛说:“我知道,只要找到水源,青浦公社就有救了。”

肖志良继续说道:“至于上级安排的工作,今年主要就是两项,一是政社分设,人民公社改为乡人民政府,二是落实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是硬任务,你要确保年内完成。”

陈子涛做完笔记后又问,“肖科,还有呢?”

“没了,我不过是照本宣科而已。”摆了摆手,肖志良收起了笑容,“不过……我个人送你五个字,快刀斩乱麻。”

快刀斩乱麻,陈子涛念叨着这五个字离开了肖志良的办公室。

各项手续履行完毕,红封面烫金字的任命书和工作证也揣入怀中,陈子涛心情大好,挺着胸昂着首,在县委大院转了转,向熟悉的同事们一一告别。

可到了第二天上午,陈子涛又一次来到组织部时,心里却是凉了大半截。

这次是在组织部人事科。

在人事科接待室,人事科科长郭月红脸挂微笑,指着三个人对陈子涛说:“小陈同志,从今天开始,这三位同志就是你的部下了,你们互相熟悉一下吧。”

陈子涛楞在门口,心里连连叫苦,老天爷,这都是些什么革命干部啊。

虾兵蟹将,不,是残兵败将。

对这三位,陈子涛恰好都认识。

一个叫李国明,看似蔫不拉几的,三十来岁,是县机械厂的工人,号称城关镇头号懒汉,据说连老婆都被他给懒跑了,但他也有一点背景,已故的父亲曾当过城关镇的镇长。

另一个叫梁宏,年约三十五六,身材魁武,络腮胡子,来自县人民武装部,上个月曾来县委宣传部办事,几言不合,就将宣传部的一位副部长打翻在地,害得那位副部长至今还没能回来上班,这次调往青浦公社工作,就相当于发配边疆了。

还有一个,陈子涛就更加认识了,他叫余军辉,今年只有十九岁,是县委县政府小车班的司机,也是县委统战部副部长余全国的宝贝儿子,这个家伙是个捣蛋鬼,天下就没他不敢干的事,曾经入伍三天就把坦克开到了河里,创造过全县建国以来退伍兵回家的最快记录,是县委大院里最吊儿郎当的人。

梁宏摆着苦瓜脸,李国明象是还没睡醒,而余军辉还曾与陈子涛打过架,摆的是仇人相见听天由命的架势。

陈子涛懒得啰嗦,收起三个人的档案副本塞进自己的挎包里后,命令三个人回家收拾行李,两天之内到青浦公社报到。

当然,他端着脸撂下了狠话,如果两天之内不去报到,他就将人退回县委组织部人事科。

打发走三个活宝,陈子涛先在心里把领导们及领导们的祖宗问候个遍,再祈祷这三个活宝永远不要在青浦公社出现。

然后,陈子涛推着自行车离开县委大院,迎着朝阳,踏上了走马上任的道路。

从海岭县的县城城关镇,到青浦公社所在地青浦街,足足有六十里路之遥。

出城关镇向南,先是二十里汽车路,再是二十里土路,接着是爬山,山不高但路难走,翻过三座山两道沟,才算是到了青浦公社。

路途漫漫,天色将晚。

狭窄破旧的青浦街,显得古老而又宁静,它的起点是干涸多时的青浦河边的河埠码头,尽头是一个大操场,操场边上是青浦中学和青浦中心小学,大操场既是中小学集会和运动的地方,又是每逢初四初九青浦街集市日小贩小商们摆摊吆喝的去处,还是农忙季节时附近生产队的晒谷场。

青浦街的中段,坐南向北的一排街面屋,依次是青浦信用社、青浦人民公社、青浦邮电所和青浦供销社,挂着几块牌子的门口,就是陈子涛将要工作和奋斗的地方。

陈子涛在那几块又旧又破的牌子边下了车,借着月光看了几眼,心里想,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几个牌子也该换换了。

公社院子里传来的吵闹声打断了陈子涛的思绪。

此时此刻,公社院子里聚集着上百号人,都是各生产大队的困难户,还有部分民办教师,正围着公社的老文书张三顺吵闹着。

陈子涛当然认得张三顺,张三顺和他爷爷是忘年交,自己考上大学后的手续都是在他这里办的,这次来青浦公社上任,他心里也早做好了打算,这张三顺应该是第一个可信和可用之人。

"各位,各位,请大家听我说,请大家听我说,"满头大汗的张三顺,摆着双手连连作揖,“同志们,社员们,老师们,请大家多多理解公社的实际困难,我保证,我保证等新的领导上任以后,在第一时间里把你们的问题反映给他。”

困难户们和民办教师们慢慢的静了下来,但都在默默地看着张三顺,一点也没有要离开的意思,因为他们已经听说,公社新领导会在今天前来上任。

“我就是公社新来的领导陈子涛。”

陈子涛停好自行车,不慌不忙,穿过人群走到了张三顺面前。

"啊……你小子总算来了。"惊喜中的张三顺,伸手打了自己的嘴巴一下,拉住陈子涛的手,转身喊道:“老师们,这位,这位就是青浦街陈贵阳的孙子,咱们新上任的青浦公社党委副书记兼代理书记陈子涛同志。”

人群里一阵骚动,陈子涛急忙上前,伸手握住了最前面那个老师的手,笑着说道:“许校长,你也来了,你好啊。”

青浦中学校长许祥云激动地说:“好好,原来是子涛你啊,不,陈书记,可有好几年没见着你了。”

许祥云也是青浦街人,许家和陈家只隔着一条弄堂。

陈子涛与前面的老师和社员一一握手,带着笑脸,看到熟悉的老师社员和还不忘问候一句。

不料,陈子涛看到大舅石长青也站在人群里,楞了楞,伸过手去说,“大舅,你好。”

石长青是青浦中学的民办教师,此时脸有点发热,叫了声“子涛”,慌乱地把陈子涛拉到张三顺身后的大樟树边。

"好啊,我的好大舅,"陈子涛故意沉着脸,低声说道,“好一个下马威,连你都来给我添乱,我告诉我妈和外公外婆,看他们怎么收拾你。”

"哎,千万别呀,"石长青委屈地说道,“我怎么知道是你来当领导呢,再说了,大家都来,你说我能不来吗?”

"说,到底发生什么事情了?"陈子涛问道,同时向张三顺招招手。

"事情是这样的,"石长青如实说道,“我们这些民办教师已经半年没发工资了,各生产大队的困难户们,救济粮救济款也有大半年没发了,大家家里都指望着这点钱呢,你说能不焦急吗?我们来了多次没见到钱,也没见到一个能作主的领导,大家也是实在没有法子,才集体到公社里来的。”

已经走到石长青身边的张三顺听到后,默不出声地朝陈子涛点了点头。

"原来是这样,"陈子涛皱起了眉头问,“可是,你们怎么会选择今天来呢?”

石长青一楞道,“这我也奇怪,突然说要来的,子涛,你怀疑是有人捣鬼?”

陈子涛的脸上闪过一丝诡异的微笑,心说好呀,有人成心搞事了。

但现在还容不及他多想,天已黑了,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再说。

他想了想,快步走回到大家的面前。(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