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言情 > 龙起苍茫 > 第260节 货币金融战争

第260节 货币金融战争

目前中国纸币的发行和流通也和银两、制钱一样,处于相当紊乱的程度。当时市场上流通的纸币大致有两种:一是由政府发行并强制通用的国家纸币;二是由各省官银钱局以及私人钱庄票号发行的银钱票。前者是从货币的流通职能产生的,后者是从货币的支付手段产生的。其中尤以后者所发行的银钱票存在的问题最多。

交通币的流通将与这些纸币进行惨烈的拼杀,任重而道远,这是个长期的战争,但是积极影响是相当深远的,不得不现在就开始进行操作。

由于满清政府软弱无能,没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来支持全面改革币制,推翻满清政府也势在必行。

清廷看到了改革币制的巨大好处,才同意与南华进行合作,不过他们却并不清楚李秉衡已经在转过头想来向他们开刀。

1910年6月,度支部正式颁布《厘定兑换纸币则例》, 其中规定:(1)现将此项纸币一切兑换发行之事,统归大清银行管理。 无论何项官商行号,概不准擅自发行,必使纸票于纷纷发出之时,而收中央集权之效;(2)在平时,自应以准备数目为发行数目,一遇银根吃紧, 需要较多,即由银行体察市情,酌量增发,必使银行任接济市面之责,而仍不准有任意滥发之弊;(3)现拟于现款准备以外, 请于纸币发行之次年起,视银行所得余利,按年征收若干,并以税率分三年递进,必使银行于税额增长之时,而仍不觉义务负担之重。

过去曾有过多次币制改革,但改去改来都没有跳出传统怪圈,即金属币多在重量、成色上做文章,并没有解决形状不统一的问题。

银两和制钱因形状、重量、成色不一,不仅直接减少了政府税收,而且给农民交粮纳税、商人结算转帐带来诸多不便。

交通币的流通,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政府税收和民间商贸的开展,有利于堵塞不法官吏的营私舞弊行为。

其他银行发行的纸币既无限额,又无一定准备金,其结果因供过于求,充斥市场,时常发生挤兑,甚至因发行机构倒闭而变成废纸。

李秉衡改组交通银行,将大部分的华资银行拉入这一联盟,利益均沾,可以减少推行交通币的阻力,迅速的使交通币代替其他银行的纸币,使得市场不再混乱不堪。

不过,目前主要的压力来自于地方督抚以及外国银行。

当时总的政治形势是中央政府日趋衰弱,地方各省已成割据之势,整个财经体制改革,包括币制改革在内已难进行。事实上,地方督抚并非真正反对中央度支部铸造七钱二分制银元,关键看铸币权掌握在谁手中,对谁有利。

这说明,清政府如果不把地方铸币权收归中央,任意由各省自行铸造,滥铸滥发现象就无法制止,所谓“改革币制,统一财权”也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入不敷出、财力匮乏的条件下,满清政府要想筹集大量资金进行币制改革是极为困难的。

另外,清政府从一开始就力图借用外资以推进币制改革。

然而,西方列强对中国币制改革的态度是以各自利益为转移的。从要求稳定通货,有利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来看,他们是支持清政府进行币制改革的。

不过,目前交通币的推广不仅是针对外国银元,也针对外国纸币,这就使得矛盾异常尖锐起来,所有的焦点都汇集到了交通银行身上,也就是南华身上。

满清这次这么大方的将交通银行拱手让人,除了想从南华身上讨些好处,更多的还是在于他们想将币制改革的矛盾与困难全部推给南华,一旦失败,他们可以用大清银行来接手,继续实施币制改革,从而达到他们的目的。

这便是一个老大帝国的政治智慧,以及中国精英阶层的难对付之处。

不过他们遇到的是李秉衡,那么,他们铁定要失望了。

3月12日,刘广拓联合盛宣怀等人提出将交通币与英镑挂钩,度支部立即予以通过,并且迅速付诸行动。

“光华,将交通币与英镑挂钩,这不是要成为英镑的附庸么?英国人势大,如此一来,在我国之根基更难拔除。”

宋育仁与李秉衡等人到了重庆后,一直在联络四川各地的富商齐集此地,商讨合作贸易,开发重庆,使之可以与成都分庭抗礼。

李秉衡对于他这些日子的不停奔走很是满意,也不瞒他,笑着说道:“宋老你就听我的,好好的兑些银两,存放起来,将来银价必定大涨,出手之后,又是一笔资财。”

宋育仁对他颇为信任,但也奇道:“如今交通币推出,明眼人都知道这不过是我们的瞒天过海之计,其实便是我国的法定货币。尤其硬币不用银子铸造,那银价必定更加低行,怎会高起,还望为我解惑。”

李秉衡乐不可支,他最喜欢的便是跟人探讨这些问题,连忙说道:“你们谁都没有在意交通币与英镑挂钩后的妙处。”

见他仍然不明白,便凑过去说道:“这是给英国人与美国人设的局,交通币出世,列强各国必然百般刁难千方设法设置阻碍,犹以英国为巨。与英镑挂钩,既是麻木英国人,不让他们使出手段来阻击交通币的流通。另外,最重要的,是给美国人设了个圈套。”

李秉衡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列强对我们使用金融战争手段,使我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如今我们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交了教师钱,当然要连本带利的讨回。之前的股市操控与汇丰银行倒闭案,只不过是讨回些利息。英法等列强都受了损失,就美国资本雄厚,只有花旗银行受损颇重,如今正要给资本富足的美国当头一棒,让他们为我民族工业的投入还出些资本来。”

宋育仁顿时来了兴趣,兴致勃勃的询问当初橡胶股票始末,李秉衡也不瞒他,将能够透露的向他说了些,不禁让他拍案叫绝。

“这金融战争一词我倒是闻所未闻,不知是何道理?”

李秉衡沉默半晌,中国的资源流失才是中国逐步沦落成为生存艰难的贫穷国家的关键,这样的外流最主要的手段也不是军事,而是贸易、金融、货币,经济手段。

西方经济理论对于资源的深刻认识和资源重商主义,是给他们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而历史上这样的利益差别和经济侵略,中国现在还没有深刻认识,目前整个中国精英阶层都没有懂得金融理论的人物。

列强用金融战争手段掠夺中国的同时,也给中国人洗脑,掩盖他们的金融货币的资源掠夺,说什么中国的白银贬值是由于在美洲发现了大量银矿,白银开采量激增所引发的,因此白银出现贬值是正常的,这实在是天大的笑话。

李秉衡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不但要抗击列强的金融战争,还要给国人作出示范,让他们明白什么叫做金融,如何使用这种手段从列强手中加倍讨回。

“列强扶持日本对我国进行甲午战争,虽然日本获取了惊人的战争赔款,但是真正在背后暴赚的,是国际金融资本和世界列强,他们通过金融货币的侵略手段,谋取了超过我们想象的利益。”

满清和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向日本赔款两亿两和台湾岛,这些巨额赔款都是向英德法俄等国银行团借款偿付的,最后总计本息高达六亿两。

具体情况为:清政府为了依照条约在三年内还清赔款,1895年7月,中国政府同俄法两国签定了《四厘借款合同》,即“俄法借款”,全部借款4亿法郎,年息四厘,分36年还清,折扣为94.125%。

1896年3月,中国政府同英德两国签定借款合约,即“英德借款”,借款总额1600万英镑,年息五厘,分 36年还清,九四折扣。

1898年3月,中国政府再次同英德签定借款合约,即“续英德借款”,全部借款1600万英镑,八三折扣,年息四厘五,分45年还清。

据计算,仅上述三笔借款给中国造成的可以估计的间接损失就达40471万两。

“同时这些借款还包括了苛刻的附加条件,使我国的主权进一步的丧失,这些条件保障了利息的收取,加强了对于中国收入的控制。是赔款近二倍的利息和附带利益都被国际金融资本获得,国际金融资本的得利超过了日本的战争财,而日本的战争所得,更多的是偿还了外债给国际资本和再次向列强采购军火,利益大部分还是流入了列强和大鳄的腰包。”

李秉衡卖了个关子,并没有说清楚给美国人下了个什么样的套,而是就列强对中国的金融战争加以解说。

“赔款倒还次要,更大的利益就是随之展开的金融货币战争,威逼中国的白银进行贬值,列强与日本共同策划阴谋,对于甲午赔款强迫要求我国以英镑交付,从而使得中国必须抛售白银来换取英镑,两个都使用银子的国家,却要使用英镑支付,由此就可以看到列强的身影了。”

中国与列强协定税则 在1843年初制定的时候和在1858年修改的时候,用以计算税率和据以缴纳关税的那种特殊银两——海关两,实际上对英镑是保持每两六先令八便士或是三两 一镑的确定价值,这实际上是中国白银(库银)与英镑的一个固定汇率制,要知道中国外债的还款和担保都是海关关税。

根据1896年海关总税务司赫德曾向各国提出一个备忘录,指出“白银对英镑的兑价一直不断地贬低,以致目前,必须六至七两才能购得英币一镑。”

“从这点上看让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的白银贬值到原来价值的一半,而列强们以海关两缴税又使得他们的纳税少了一半,是以海关两为核心的中国固定汇率制的实际破产。从三两白银兑换一英镑变成了六、七两白银兑换一英镑,这样的贬值是带有资源性质的贵金属货币对于依靠债券的纸币的贬值,与当今美元的贬值的效用是相反的,是我们白银外流、资源外流的加剧,而我们的白银外流造成更大的货币通缩,中国的经济发展被完全扼杀了。”

李秉衡的话并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切中时弊的,国人大多只看到外国商品倾销以及金融命脉被制,以为这才是国家经济艰难,民族经济无从发展的原因,其实这都是次要的。

宋育仁惊出一身冷汗,李秉衡的话让他茅塞顿开,击掌道:“怪不得

如此巨大的贬值必然造成中国更大的损失,立即发生的损失就是我们在马关条约以后向列强和金融资本的借款归还会有巨额汇兑损失,史称为磅损,而国际金融资本对于黄金和白银的比价操纵,以及英镑的纸币兑换中国的实银,利益极其巨大。

“且不说这些间接金融利益,就贬值后海关的税收和我们的贸易损失就极大,中国海关总税收逐年增加,今、去年更是超过了3亿海关两。所有这些损失加起来,将是十几亿到几十亿两白银的损失。”

“西方让中国赔款都以白银来计算也是有目的的,因为白银无法如纸币那样金融衍生,中国的白银被大量外流以 后,必然造成国内的通缩,他们再使用白银就可以换取更多的资源!”

“而他们取得白银以后,就在国际市场上大量抛售,造成银价与英镑的更大的贬值,而中国没有金融系统和央行,也没有能力在国际市场上维持银价,这样中国在使用白银购买进口物资时就将不得不付出更大的代价,国内的通缩也更加严重,造成恶性循环。”

一旁默不作声的乔欲寰长叹道:“这便是南华处心积虑的入住交通银行,并且软硬兼施,逼迫清廷让交通银行发行交通币作为法定货币的缘故。”

因甲午战争赔款而借的巨额外债和庚子赔款全部用黄金来支付。在1903年1月,有人推算镑亏每年将达到1100万两。在这种情况下,每年1900万两的庚子赔款和1100万两的镑亏势必让人担忧清政府会“宣告破产”。1901年,清政府的岁入为8820万两(库平银),而岁出却为10112万两,赤字已达1300万,故这种担心并非杞人忧天。

“当前朝廷也看到了磅亏的害处,极力想办法得到列强的首肯,能够使用白银结算,这是不现实的,列强不会答应。”

“办法也不是没有!”李秉衡见到宋育仁眉头紧锁,掷地有声。

“除非白银涨价,那么磅亏甚至有可能变为磅盈,我之所以要将交通币与英镑挂钩,就是想在将来以交通币作为偿还外债以及作为国际偿付,眼下这么说当然是不可行的。但让白银涨价,还是可行的,这就要着落在美国人身上。”

宋育仁眼睛放光,惊疑的问道:“这美国人平白无故会让白银涨价?”

“对,他们一定会!”

李秉衡大笑着看着他,豪气顿生,这个时代没有人比他更了解美国资本的运作。

“将来我国肯定不能实行银本位,因为我们使用纸币以及非银铸币,还要实行银本位本来就是极为不正常的。这不过是麻痹列强所用,将来必定要实行金本位,放弃银本位。”

其实这中间还有一个过渡,因为列强不是那么容易摆平的,其中必然诸多周折,放弃银本位后,李秉衡准备在推翻满清后实行外汇本位,这外汇,当然就是南华元。

“我国放弃银本位以后,日本要白银也无法当做货币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不要白银要中国的交通币,肯定是吃大亏的事情。这些借款对于日本本身也是一个重大金融资产和国家战略,一旦变成了交通币,挂钩在英镑之下,这些借款就要随着英镑的贬值而贬值,并且也被英国人控制了。”

“同时日本也大量持有白银,日本在华投资更是以白银计算,这样的金融改革日本是吃亏不小,日本是中国最主要的债权国和经济往来国家,中国的货币改革却不与日元发生关系,这样英国也得到了间接操控日本利益的好处。”

“日本要以白银结算,就是要挤兑中国的实银,将来变成交通币,虽然与英镑挂钩。但是是被金融衍生很多倍的,这样的结果就是中日的商务往来和国家债务都变成了中国法定货币交通币进行结算了。”

“在中国发行纸币交通币以后,日本要中国归还的结果就是中国可以与英镑挂钩的信用货币偿还,英国的资本把日本的资本挤出中国,日本以前的低利率和免费成为了白白的损失和便宜中国的利益,这里还没有计算日本与中国更多的白银往来的损失。”

宋育仁听来听去还是没有听到与美国人有关的金融战争,不禁急不可耐,连忙问道:“那这是日本人的事情,与美国人何干?”

“有关,大大的有关!”

李秉衡大笑起来,“待我为你细细道来。”

欲知后事如何,还请听下回分解,美国佬是如何让白银涨价。(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