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都市 > 华娱科幻之王 > 第九十一章 导演不能当工具人

第九十一章 导演不能当工具人

北美院线的影片排期密度非常高,每周都能新上映十几部电影,而且同时会有上百部电影在北美影院放映。

所以如果不是大厂出品的影片,在北美院线都只能从小规模放映开始,小到个位数的影院,大到几十家几百家影院,如果你的上座率数据亮眼,发行公司和院线才会考虑扩大影院数量,外国电影更要服从这个游戏规则。

如果陈景行当时不卖版权,由幻世网联系北美的小发行商联合发行,其实也不是不行,但基本也就是在华人聚居区的华人影院放映了,放映影院能超过10家就不错了。

《致命身份》能以725家影院开画,可见哥伦比亚还是下了功夫的,当年的《英雄》的2500家影院开画至今都是外国电影难以打破的记录,事实上,即便是好莱坞本土电影,能以2500家影院开画的也不多,基本都是大制作才能有这个待遇。

如今随着好莱坞电影工业独孤求败,碾压全球,北美观众对国外电影再很难生出追捧之心了,虽然进入北美院线的外国电影数量更多了,但已经很难像曾经的华语电影一样大规模进入主流视线了。

陈景行与爱德华伯奇交流了一些影片上映的信息,和其他五位导演一起回到了酒店,听说是《致命身份》将要在北美上映,众人都表示恭贺。

肖扬恭喜完问道:“什么时候首映啊?咱们一起都去看看?”

陈景行略一犹豫还是爽快道:“行,正好哥伦比亚说会赠我十几张首映电影票。”

宁皓想了一下拍板:“那票也够了,咱们到时候就去看看首映?”

虽然宁皓是征求的语气,但是在场也没有人会傻到说自己不去的,这个“青年导演交流学习班”也是大家互相结识扩充人脉的好机会,众人背后都有大制片厂支持推荐才能坐到这辆车上的,未来也都是前途广大,谁会这么没眼力价的得罪人呢。

虽然陈景行也不在乎就是了,他之所以犹豫,还是觉得自己主动邀请来参加首映不太合适,如果是电影圈外的人他这么干当然没问题,但跟他一起来的都是导演,有些人资历还比他厚,主动邀请人家看自己的电影在美国的首映总有种在同行面前炫耀得瑟的感觉。

“学习班”按照预定的行程,第二天就去了哥伦比亚观摩所谓的电影工业流程。

哥伦比亚影业倒是很敞亮,没有任何藏着掖着,对他们展示了新电影项目《精灵旅社2》的全套工业流程,还有专人负责讲解,甚至还播放了一部短片,深入介绍了《黑衣人》系列的制作过程和工业细节,虽然六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好莱坞电影制片流程,但哥伦比亚展示的“工业化”还是有些超出他们的预料,真的是字面意思的工业化。

比如最简单的编剧团队,《黑衣人3》的编剧团队有十四个人,有人负责世界环境和社会生态设计,甚至还有专门撰写这些环境中的广告等细节的,大家甚至用同样的编剧软件。

剧本格式标准化,统一字体、统一格式、统一行间距,每个角色说了多少对白、每个场景用了多少遍。

精确到了当制片人拿到一个“标准剧本”,心里就对这部电影有了九成的概念。比如剧本拿到手是90-12页,其实就是完全对标了电影的时长90-120分钟。

离谱到制片人都不用看剧本,只需要看从剧本提炼出的几组数据就能直接感受到电影的故事节奏和结构。

甚至除了编剧软件之外,连摄影师、器械师、场景管理都有各自的软件。

除此之外,在拍摄前就会制作出镜头拍摄方案,甚至有详细的镜头列表,然后照着镜头列表用较为粗糙的CG制作镜头预演,这个时候预算就能比较精确的确定下来了,通过前期镜头预演,相机拍摄的速度和走位以及演员的位置也确定下来了。

然后就是实现“封装成盒”的镜头拍摄方案。

当路洋问到镜头拍摄方案能实现多少的时候,哥伦比亚的工作人员一脸骄傲的回答道:“通过镜头列表的系统管理和镜头动态预览,90%以上的镜头拍摄方案都能得到高还原度的实现。”

宁皓、陈景行几人互相看了看,心里都产生了一个念头:这特么应该派制片人过来交流学习吧,让导演过来学习是选错学生了啊。

不,没选错!

幸亏派的是导演来学习。

……

陈景行等六人坐车向着《致命身份》首映影院驶去,陈四成看着窗外的广告牌,略有些羡慕的说道:“看来哥伦比亚也是下了大力气宣传的,一连几个广告牌都是电影海报。”

肖扬笑道:“你也可以加入好莱坞啊,哥伦比亚的那个总监好像特意了解过咱们几个的成绩,知道你的电影正在国内热映,不是还招揽你加入呢吗?说可以给你投钱拍一些面向亚裔的小成本影片。”

陈四成嗤笑了一声:“我在国内随便就能拉到比他能给的多得多的投资,制作成本也能靠国内市场收回,干嘛来这里当工具人,他们还以为我们是韩国人啊?”

郭凡也感慨道:“这的导演我觉得叫镜头方案实现师更恰当,在这里要么功成名就成为大导演,要么拍独立电影,或者死磕文艺片,否则还真是只能当工具人,连剪辑权都没有。”

宁皓也笑道:“国内不是管电影局组织青年导演来好莱坞学习叫电影界的‘洋务运动’吗?‘洋务运动’也讲扬弃,也不用什么都照搬嘛,咱们还是批判性的学习,优点咱们回去可以试一试,推一推,不好的地方就不用吸收了。”

包括陈景行在内的其他人对此言深表赞同。

大家都是聪明人,自然知道电影产业工业化是大势所趋,也知道工业电影的力量,但是身份毕竟都是导演,屁股在这里,不能革自己的命。

只能说有所取舍有所扬弃,像那个分工软件用在编剧甚至场工身上就不错嘛,自我以下还是可以工业化的,自我以上就不必了。

华国的青年导演从小都是看第五代第六代导演的电影长大的,作者性是深深印在他们的电影创作dna中的,让他们为了电影工业放弃或压抑自己的作者性,是非常困难的事。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