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科幻 > 2034年,爱上天使女孩 > 第191章 再吸投资

第191章 再吸投资

小美在新年伊始因为杰克的分红导致早产,虽然过程惊险紧张,但好在结果有惊无险。

新春后上班不多久,莫谦君开始思考公司未来三年的发展了,公司经过两年的发展,非常好的已经证实了自己之前的设想和预判是正确的。

这一天上午,莫谦君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泡了一壶好茶,倒了一杯,端着杯子,看着窗外的天空,又一次地陷入沉思,开始思考,今年是否要进行B轮的资本引入。

我们现在已经经历过了第一个阶段,就是从0到1、从无到有的创业阶段,这个阶段我们通过一个“快”字——唯快不破,快速试错,快速迭代。大家在这个时候都有一股劲:创意、拼劲,能玩命尝试各种机会,找到公司发展的基础。

公司通过两年市场的运营以及产品的销售,公司的商业模式以及产品,都算是通过了市场的验证,接下来就是要进入第二个阶段:复制和做大了。

这个第二个阶段就应该是一个从1到N的跨越,通过复制我们的成功经验,快速的扩张,把公司做大。

这个时候我们公司的经营方式也需要切换,不再是之前的试错、迭代,而是追求标准化和一致性。因为只有标准化,我们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的一致性,而只有一致性,我们最终才能复制和做大,成熟的大公司一般都在这个方面做得特别好,特别细。

但是所有的复制和扩张也都有极限,到了天花板,想要继续增长,到时候就必须要转型,不过这是我们公司上市后要考虑的事情了,现在就先不想它了。

每一轮融资都有应该做的事,比如我们A轮做了三件事:磨合团队,证明商业模式和产品,控制好烧钱的速度和节奏。

现在B轮要做的就应该是验证商业模式的可复制性。

而以后的C轮就可以做两件事:一是扩大业务版图,二是补短板,因为我们早期是在先拼长板,到了C轮就像进入半决赛了,到那个时候才有资格去补短板。

那么要拿谁的钱?钱的来源有很多,亲戚朋友、专业投资人等。

一定要拿投资人的钱。因为投资人的钱是“聪明的钱”,也就是这些钱会携带能够帮助我们,具体来说有四个方面:

第一是带来真实的市场价值认同。因为公司一开始是没有定价的,而我们自己或者是亲戚朋友都带有主观色彩,所以也没法给出一个符合市场客观的定价,到底是一千万还是八千万?

这时就需要第三方,也就是有经验的投资人来给公司定价。因为这个定价,靠的不是关系,而是真本事,所以也会给公司带来一种来自市场上的价值感,成为公司价值的基础。

第二是自带背书。一旦有人投了我们,就说明他相信我们的公司能赚更多的钱,这就会成为一次背书。何况一般机构投资人都有一定的名气,就算没什么名气,也算是一种精神上的背书。

第三个是制度的完善。投资人一定会参加我们的董事会、股东会,这就等于带来了隐性的制度,而且投资人往往更有经验,可以帮助我们完善董事会,议事程序,这些东西对于公司来说,表面上或许不重要,其实却奠定了公司未来一个非常牢固的基础架构。

第四个是资源的导入。一个投资人背后往往有各种各样的管理合伙人,这些管理合伙人大都是成功者,他们会把经验、朋友等一系列的资源带过来,协助公司成长。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应该拿多少呢?

钱并不是拿得越多越好,对于我们来说,库存是最坏的东西,过多的现金储备会像腐蚀剂一样消磨公司的狼性。

那么到底该拿多少钱呢?我想答案应该是:一年够花的钱。

因为拿到的钱越多,就意味着给出的股权越多,而天使项目在几个月里涨几倍的例子比比皆是,为了眼前的现金出让太多的股权,就等于是低价贱卖,得不偿失。同时,拿钱太多的话,投资人也会对创业者施加压力,增加管制,难保不会成为公司的干扰项。所以,投资人的钱不宜拿太多,够花一年刚刚好。

当然,前提是创业者对项目要足够有信心,假如自己都对项目缺乏信心,就不应该再找投资。

引入资本需要考虑的第三个要点,就是给出多少股权。

假如给出的股份太多,就等于让出了公司的控制权,创业在很大程度上就变成了给他人做嫁衣;假如给得太少,又会让投资人觉得这不是自己的公司,不会对它用心。

那么,这个尺度到底应该怎么把握呢?

我认为,第一次融资,给出的股份至少要两位数,但又不宜太多,控制在10%到20%之间比较恰当,比如15%,就是个不错的比例。这样既能让投资人产生作为合伙人的主人感,对公司更加用心,也能避免把公司的控制权拱手相让。

去年A轮的资本引入经过一年的实践证明,也证实了当初给出的股份是恰当合适的。

莫谦君经过一个上午的思考,对于此番B轮的资本引入有了一个大致的方向了。

主意已定,莫谦君下午请杰克到自己办公室来“喝茶”,边喝茶,莫谦君问起杰克公司的今年打算。

杰克兴奋地说:“公司去年的销售不错,今年一定要再上一个台阶”;

莫谦君笑着问:“台阶肯定是要上,但如何上?杰克有没有考虑具体的方案”;

杰克耸了耸肩说:“还没有一个好的ID,莫董有什么好的ID吗?”杰克在公司或者公众场合还是叫莫谦君为莫董,这是一个职业人的基本素质,公私分明就体现在这些细微之处。

莫谦君笑着说:“想法我倒是有一个,说出来我们讨论一下”;

“好,请说”。

莫谦君喝了一口茶后,开始把自己的想法说给杰克听:“我们前两年经过对我们产品以及我们的经营模式测试后,证明我们这样做是对的,所以我想今年开始,我们要开始‘飞’了”;

“飞!这个怎么说?”杰克表示疑问。

“是这样,我考虑的第一步,是在全国设立华北、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华中地区设立五个分公司来分辖各自的销售区域,将我们的产品快速地渗透到二三线城市,如果明、后两年此模式可以成功,接下来我就在全球布局”;

“这个ID非常棒!但以我们现在的人力和财力一下子全国铺开,就会有些紧张了”;

“人力这个问题比较好解决,至于财力嘛,我们可以考虑进行B轮的资本引入啊,我们头两年的销售呈倍级的增长,如此亮眼的业绩应该还是会比较容易吸引来投资者”;

“我觉得可以,我马上去安排一下股东会议,我们投票决议吧”,杰克听了莫谦君的详细讲解后,显然很兴奋。

结果所有股东全票通过此方案,大家会后也都分头把这个消息散了出去。

很快的,通过各种门路,来了许多投资人或者机构来接洽,因为大家对这家公司已经非常熟悉了,更有甚的是有几家公司早在去年公司引入A轮投资者后就开始一直关注这家新兴的科技公司。

眼看着这家科技公司在市场的表现越来越亮眼,公司腾飞的势头也愈加得迅猛,这次公司再次开放引入资本,很多早已觊觎的投资公司便使出浑身解数,想钻进来。

莫谦君让杰克先去谈,因为此次公司的选择很多,而且有很多都是国内非常好的投资公司,所以莫谦君对杰克就只有一个要求,就是这次股份不能给出太多。

经过几个月的不断接触和筛选,杰克选定了最后五家投资公司。

这五家投资公司各有特色,有的在我们的下游拥有非常好的客户资源,有的在上游有好资源,有的擅长开疆拓土,有的则拥有非常厉害的背景……,总之就是都有自己各自的长处,而这些长处都是杰克公司可以借力的,杰克觉得自己已经无法取舍了。

所以杰克请莫谦君来最后定夺,毕竟这个是莫谦君的ID,莫谦君肯定想过需要引进什么样的投资机构。

同时,杰克早在莫谦君与他商量B轮资本引进这个事后,就开始让小美回公司上班了,让她赶快给公司找各个分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

事情在不断地往前发展,在杰克与投资机构接触的这段时间内,经过几个月的筹备,先行的华北、华东两家分公司相继挂牌营业,杰克让他最初的两个老外‘小’伙伴去掌管。

而五家备选的投资机构经过几次有莫谦君参与的吃饭后,最后确定与其中三家进行正式的投资谈判,这个实质性的谈判进展非常艰难,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主要就是集中在占股比例上。

每一家投资公司都是一条贪婪的恶狼,他们极力想用最少的投入占有最大的份额。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