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古代 > 侯门新妻 > 第二百零四章:秦贵人

第二百零四章:秦贵人

说完又叹气说道:“你不要怨恨朕太过无情,只要坐上这把交椅,你就不得不舍弃一些东西,因为朕不只是这皇宫里的皇上,更是天下人的皇上。绥阳是朕的胞妹,朕疼她爱她,可是也免不了为了朝政将她远嫁他乡,之后又为了朝政让她小小年纪守寡,朕今生对不起她,可是朕对不起的,又何止是一个绥阳,后宫里的女人们,朕的孩子们,都无一不得为朕坐下的这把椅子牺牲自己。因为连朕自己都不是自己的,又如何能让他们完全的不受朝局影响?”

说到这皇上抬头看着沈安瑾道:“所以朕不认你,也是为坐下的交椅负责,但……也是为你负责,你一旦成为朕的女儿,表面上是身份更加尊贵了,但是你要担负的责任也就更重大,朕希望你此生只做个普通人家的幸福小女人,不要再与朝廷牵涉半分,但是你夫家又正好是权力的中心,所以我左右总做不到让自己满意,但求能够帮到你。”

沈安瑾身在一个非君权集中制的社会,她很容易理解,一个人掌控着一个国家的命运,的确太难了,所以每一个英明的皇帝,都不得不背负沉重的压力,就说那英雄盖世的汉武帝,他灭了匈奴固然值得大家称颂,但是穷兵黩武也导致了国库空虚;被批劳命伤财的野心勃勃的隋炀帝,却很有远见的开凿了大运河,一人背负骂名,却也为后世南北的交流奠定了基础。

所以一个身处高位的君主,作出的决定,都是他认为应该做的,但是这个决定是让他被人恨在心里,还是后世歌颂,都只是各人的真知灼见,难说对错。

这么一想,沈安瑾原本对于皇上的那点不满,也消失不见了。

“朕有时候真想抛下眼前的这一切,做一个富贵王爷,寄情山水之间,带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和她相伴度过人生最后的岁月,儿女绕膝,子孙满堂,可是这在寻常百姓看来再简单不过的事,对于朕,却太难了。朕甚至不允许自己倒下,这么多年,全凭着一口气撑着,朕的几个儿子,大的不成器,小的连奶都没断,所以朕不敢倒下,一旦倒下了,这江山易主,朕如何对得起李氏王朝,如何对得起黎明百姓……“

说到这里,皇上的脸上闪现出悲切之色。

沈安瑾看到如此情形,都不知道该如何说出自己来这皇宫的理由来了,张嘴几次,却都不知该如何开口,虽然事前都想好的台词,眼下也都忘得精光。

皇上抬眼看了她这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说道:“哦,朕光顾着跟你吐苦水了,倒是把你给忘了,你这次进宫见朕,可是有什么要说的?”

沈安瑾低头想了想还是摇摇头,她决定还是不说了:“安瑾只是想着此去不知今生还能否再见陛下的面,这里没有外人,安瑾斗胆叫您一声父皇,这次女儿回来省亲,该走了,临了,给您磕个头。”

说完就跪倒在地,像寻常人家的女儿省亲走时,为高堂规规矩矩的磕了三个响头。最后一个头磕下去的时候,沈安瑾看到有晶莹的水珠掉落在汉白玉的地板上,发出一声脆响,沈安瑾才知道,那是自己的泪。

沈安瑾不敢抬头看皇上的表情,可是她能感受到那个高位之人似乎也在压抑着某种情感,末了,抖着声音说道:“罢了罢了,去看看秦贵人吧。她还在等着你呢!”

沈安瑾应声起身,没有回头再看一眼身后的老人,泪流满面的走出了养心居。

等沈安瑾走出养心居,原本消失的李福喜李公公,像是变魔术一样出突然就出现在沈安瑾面前,让沈安瑾有些触不及防,连忙抬手,用宽大的袖袍挡住一双泪眼,然后悄悄抹去了下滑的泪珠。

那李公公也是个懂事儿的,在这期间,也只是默默的在前边引路,等到沈安瑾恢复了常色彩说道:“秦贵人正在芷兰宫等着王妃呢,刚才还差人来问奴才,这是走到哪里了……”

沈安瑾听了这话,脚上连忙加快了速度,一边问起这位秦贵人的事情。

原来自那日秦湘云在宫外见过沈安瑾之后,再进宫就成了外间女子入宫,然后得了皇上册封,又成了皇上后宫里的女人,虽然只是贵人的位份,但这是皇族规矩中,对新册封的宫人的最高阶层了。

毕竟秦湘云现在没有娘家做后台,单凭一个孤女身份如何获得更高的位份?只能是先顺理成章的进宫,然后再慢慢的进阶了。

这位秦贵人刚册立的时候,宫里有不少闲话,说一个不再年轻的老女人怎么一下子就入了皇上的眼,一下子就晋封了贵人,不知是不是什么女狐狸精,迷了皇上心智。但是自从那位秦贵人进宫以来,都没有见皇上去过芷兰宫,一些不安分的姬妾们就开始幸灾乐祸,说到底是年纪大了,怎么能留得住皇上,也指不定当初使了什么手腕得了这个位份。

她们自然想不出其中缘由,有几个胆大的姬妾,仗着娘家人在朝中地位举足轻重,便纠集了一起去芷兰宫闹了一回事,不过那位秦贵人却是任尔等使尽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让那些去找麻烦的人颇有一种将全身力量集中在一只拳头上,但是出拳却打在棉花上的感觉。

心中免不了更加气急败坏,还要闹的更凶一些,不知道芷兰宫何时偷跑出去的一个宫女就领着惠贵妃上门来了。

惠贵妃在宫中资格最老,位份最高,皇后被废之后,掌管着后宫大权,而且娘家人虽然不算是什么掌握朝廷命脉的大臣,但是却是文官中的泰斗,所以一时众人纷纷猜测接下来的后宫主位是不是就要落在这位入宫有些年头的惠贵妃身上了呢?

许多人还说什么年前冬至祭天的时候,不就是这位惠贵妃代替皇后出席的仪式么,这莫非皇上从那个时候就有了废后的心思?

不论众人如何猜测,这位惠贵妃却依旧是如从前一样,一副贤惠的,待谁都是温和的表情,像那天那样,为了一个贵人就发了那样大的火还真是没见过。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