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次元 > 妖星怒闯王华宫 > 第33章 游玉蟾宫

第33章 游玉蟾宫

过了玉蟾阁就是紫阳杏林殿,杏林殿内敬奉的是南宗初祖紫阳真人张伯端,张伯端是北宋人,也号紫阳,故有紫阳真人一说。他著的《悟真篇》一书被誉为南宗开篇道引,是南宗一脉慧命真源。殿中除了紫阳真人外还供有石泰,石泰是江苏常熟人,号翠玄子。在民间行医施药,济世救人,且不受报酬,故被民间尊称为杏林真人。

在紫阳杏林殿右侧是道光翠虚殿,殿内敬奉南宗三祖紫贤真人薛式、四祖翠虚真人陈楠。薛式是北宋阆州人,号道光,南宗弟子尊称之“紫贤真人“。陈楠是北宋时琼州人,号翠虚子,被称为“翠虚真人“,在民间以符药治病,时常抟符药为丸,治病每有奇效,民间因而敬称之为“陈泥丸“。

在文笔峰北侧是七星亭,从山脚至峰顶,依傍山势建北斗七星亭。自下而上,分别名为瑶光、开阳、玉衡、天权、天玑、天璇、天枢。

再往文笔峰上走就是三清坛,三清坛是文笔峰地势最高的建筑。玉蟾宫不设代表道教最高信仰的三清神殿,但在最高的峰顶上建坛供奉三清尊神,以表达天上人间浑然一体的意象。坛上设三座铜质香炉,供道教信徒向三清道祖表达敬意。由南路往上走,经玉蟾阁可以登上三清坛,象征按照南宗的道德性命之学进行修持可以实现信仰,从七星亭北路也可以登上三清坛,以表现踏天罡、朝玉京的道教传统教义。

往下是药王殿,药王殿内供奉药祖神农氏、药王孙思邈、药仙李时珍。药祖神农氏是上古“三皇“之一。神农氏遍尝百草,教百姓种植五谷,辨认各种草药,被推为天下共主,后人尊称为“炎帝“。孙思邈是唐代著名医药学家,著《千金方》等,被奉为药王。李时珍是明朝大医学家,写有《本草纲目》,被奉为药仙。

除了上面的一些神殿,玉蟾宫还有天后殿、碧霞殿、三洞书院、财神殿、文昌阁、月老殿、元辰殿、影壁、转运殿和观音殿。

天后殿内供奉的是天妃、天上圣母,俗称妈祖。是北宋时诏封的“顺济夫人“,元朝时封“护国明着天妃“,清朝又封“昭灵显应仁慈天后“。其救海难,活民命,信仰在东南亚沿海地区流传极广。

碧霞殿内供奉的是碧霞元君,碧霞元君是东岳泰山神之女,诞辰于四月十八日。据西晋张华《博物志》记载的古老传说,早在商周之际,碧霞元君就显现神迹。当时,周文王委任姜太公为灌坛令,管理水利灌溉方面的事务,但长年无风无雨。某日,周文王梦见一妇人当道夜哭,问其故,妇人回答说,“我是东岳泰山神的女儿,嫁给西海神童为妇。现在灌坛令挡住了我回泰山省亲的道路,我若得行,必有大风雨。”因为姜太公是有德君子,所以我不敢以暴风雨惊扰他。次日,周文王召姜太公回朝,果然有暴风雨由东向西刮过,周文王因知姜太公有德,于是拜太公为大司马。

由于泰山在五岳中据守东方,配四季为春,配五行为木德,每年春回大地,总是泰山先绿,所以在我国古代,泰山是大自然的生命力生生不息的象征。碧霞元君作为泰山神之女,因此有保佑妇女儿童的神职,慈祥和蔼,被民间称为泰山娘娘、送子娘娘和护童娘娘,这些都是碧霞元君的分灵化身。

三洞书院既是玉蟾宫的藏经院,也是玉蟾宫举办学术论坛、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经院由结构相对复杂的仿古建筑群构成,错落有致,整体风格清新儒雅。

财神殿内供奉的是关圣帝君、刘海蟾祖师、玄坛赵公明元帅三位神主。关圣帝君即关羽,民间称关公。关公的忠诚信义,是获得财富和拥有财富背后的精神支柱,被奉为武财神。

文昌阁敬奉的是文昌帝君和魁斗星君,主掌文昌六星之神府,凡人世间读书、做官的,所得品阶爵禄都由文昌神府裁决,所以自古以来,一切学宫学堂都建置文昌祠或文昌阁。

月老殿主姻缘,月老是民间传说中主管男女婚姻的神,人间总有些男女,在感情上迷路了,于是月老出手相助,在有缘人的脚上系根红绳,让他们越走越近。据说,“千里姻缘一线牵“的“线“,就是月老布袋里的红绳。

元辰殿内供奉斗姆元君及六十位本命神,也就是六十甲子和五方帝君。斗姆元君是北斗七星之母,是统领北斗本命星君的尊神。本命神即六十甲子,天宫中依甲子纪年轮流值班,各掌当年出生者的福禄寿命。向本命神祈祷,称为“求顺星“。五方帝君即东方青帝灵符,南方赤帝文祖,中央中黄太一,西方白帝显纪,北方黑帝玄拒,是五行精气之神。

影壁修建在玉蟾阁的正前方,取藏风卧气之意,阳面大书“南宗宗坛“四字,阴面刻元代大书法家赵孟頫书《道德宝章》全文。《道德宝章》为玉蟾祖师著作。

转运殿主要掌管五行气运,在传统观念中认为,命运符合五行相生相克的道理,金、木、水、火、土既相生又相克,说明世间事物是一个不断运动循环的体系,在这个体系中个人的命运既没有绝对好,也没有绝对坏,关键在于把握住运动的道理和时机,让命运不断向好的方面转化。

观音殿是我和李慕白到玉蟾宫后的第一站,里面供奉慈航道人,也称观音菩萨。文献记载,观音是北阙国妙庄王的三公主,名妙善,潜心修行,终成正果,玉帝赐封为“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南无灵感观世音菩萨“。慈航道人是代表关爱精神、悲悯情怀的尊神,以母性光辉慈爱万物,此殿的建筑风格体现出清雅高贵、慈善亲和的特点。

一圈下来玉蟾宫让我感受到了那种源于道教本身对我的震撼,它体系之复杂,敬仰之齐全,可以说是世界宗教中为数不多的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宗教之一。

除去自身原有的特色,道教还一直在吸收其他宗教的特长,兼容并蓄,它早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封建信仰,在我看来它完全是一种文化,一种民族精神。

(本章完)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