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葬宋 > 第三十章:李青叛乱(上)

第三十章:李青叛乱(上)

杨文举回府以后整个天波杨府好像过年一般,今天杨文举算是露大脸了。不光是自己的一群奶奶们对自己夸赞有佳,就连一帮下人对自己也十分的热情。纷纷询问杨文举当时在擂台上的表现。

看着全家上下如此的兴奋,杨文举开始款款的将如何暴打欧阳子英的事情做了一个详细的汇报。

当然有很多的地方是虚构的,比如自己如何临危不乱。如何将有一身的杀气震慑住欧阳子英的,最后老百姓如何称赞自己的都说了一遍。

但这些根本就不是问题,大家也全当一个乐子听。这个怂包到底是什么德行别人不知道,天波杨府能不知道吗?

杨文举拉着自己大哥的手说道:“大哥,今天我给你报仇了!…你怎么……这么个表情?”

杨文广带着一丝的哭腔说道:“老弟,要是别人我还能好受点。你一个文人……我…我真想一头撞死算了。”

杨文举突然明白自己大哥的想法了,杨文广是武将,被人揍了以后,直接让文人的弟弟帮自己把仇给报了。的确是很丢人的一件事。

“呀,那文举岂不是要做元帅了?”穆桂英看着自己的儿子终于当着众人的面胜了一场,不管怎么说也是露脸的事情。

突然想起来这事还没完呢!不是摆擂招统兵的将领嘛!要是这么说的话杨文举那就是马上要上阵杀敌了。

“什么?我…我……”杨文举听完一愣,看着众人缓过神的表情就知道这事情没那么简单。

杨宗保也清醒过来了,自己这小二一直受到朝中大臣的鄙视。现在终于崭露头角了,心里把他要上战场的事情给忘了。

杨文举一下就跳起来了,喊道:“搞…搞错了吧?我是文人啊!…我以前说过的,我不上战场啊!…再说了这次是为了替我大哥报仇我才去的。”

玛德,这要是上战场老子岂不是要死了吗?就宋朝那兵马跟辽国死磕……命运会很多喘啊!

王玉英也一阵的迷糊,把为什么打擂的事情忘的一干二净了。说道:“那小二岂不是要带兵征讨辽国?…这…他可不是带兵打仗的料啊!”

杨文举也附合道:“是啊!是啊!…我可不是打仗的料啊!”他现在可是知道事情已经大条了,不是自己能够控制的了。

老太君笑道:“我想寇大人一定会在陛下面前替你美言几句的,毕竟此次征讨是为了呼延家的事情。依老身估计,应该是去齐平山剿匪。那呼延守信在那里占山为王,陛下应该是忌惮在这里。至于辽国现在还不足为虑,两国都在休养生息不会妄动刀兵的。”

听了老太君的话,杨家人上上下下算是松了一口气。这杨小二要是真上战场了,估计是有来无回了。直接在家给他准备后事吧!

在皇宫中的真宗皇帝端坐在御书房同时眉头紧锁,用余光看了一眼庞文和寇准。虽然杨文举用了极其卑劣的招式打赢了欧阳子英,其中运气的成分占了几乎九层以上。可杨文举的确是打赢了!

按照真宗下的旨意,只要有战胜欧阳子英的人就挂印为帅。那无疑肯定是杨文举去了,只是真宗也知道,杨文举根本就不是打仗的料。就是去了也是送死。

现在变卦几乎是不可能了,人要脸树要皮。何况一个皇帝,金口玉言发了花那就不能不认!

就是天波杨府丢的起这个人,他真宗也丢不起这个人。

真宗为难的说道:“二位卿家,此事该如何处置啊?难不成真让杨文举挂帅?征讨叛贼?”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啊!现在就是让欧阳子英去,他也去不了了。御医说欧阳子英因为伤了二弟的原因,以后算不算男的都不好说了。而且至少要在床上躺上半年。

这文人要是动起手来……可真狠啊!

真宗想到这里不免摸摸自己的二弟,看着二人不说话。催促道:“这事还得二位拿主意啊!毕竟是你们差事啊!”

庞文想了想说道:“启禀陛下,我朝惯例都是文人挂帅。这点倒是与杨文举的身份不冲突,只要派遣一得力干将即可啊!”

反正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因为杨文举的一脚。不光踢碎了欧阳子英的卵蛋子,而且还将自己制定的计划一并踢碎了。

可转眼一想,自己儿子因为上次的冲突还没有恢复官职。这次正是绝好的机会,要是让自己儿子去那是最好的了。可推举自己的儿子有些有些难以开口,心里十分矛盾。

这是突发事件,还是要弥补一下的。

真宗眼前一亮,可还是皱眉道:“此事倒是可行,只是这副将到底由谁来担任啊?”

庞文出的主意不错,杨文举说是主帅。其实就是监军,只要派一位得力的战将也就没有什么问题了。最主要的自己的面子也算是保住了。

寇准眼珠一转,笑道:“陛下,正所谓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此时主要是剿灭齐平山的匪患,臣保举杨文举的大哥杨文广。只因上次看守呼王府不利被革职查办,这次何不让其戴罪立功呼?”

真宗点点头,毕竟先是剿匪。也不是什么大事,至于辽国他也不敢起皮。只是说说罢了,说道:“嗯!那就这么定了……”

“陛下不可!”庞文急忙说道:“陛下,可监军和大将都是杨家人。只怕会出事情啊!况且…况且杨文广武艺深的杨家真传,此次南唐叛逆李清寿州作乱兴兵大逆不道。不如让杨文广前去讨伐如何?”

真宗一想的确如此,这监军和主将都是一家人实在是让他不放心。毕竟李清这个败类居然敢造反,这才是他的心腹大患。至于呼延守信是个山大王罢了。

李清是谁?他为什么要作乱?难道是吃饱了撑的不成?这就是老赵家和老李家好几代的爱恨情仇了!

都是不能不说的故事!

大唐天佑四年,金吾卫大将军朱温叛反,用一杯毒酒弄死了十七岁的小皇帝唐哀宗李祝,取而代之,建立了‘后梁’。从此天下大乱,出现了五代十国的局面。

哪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

哪十国:吴国、南唐国、吴越国、楚国、闽国、南汉国、前蜀国、后蜀国、荆南国、北汉国。

五代十国乱了五十三年,才被大宋所兼并了。

单说南唐,建都金陵,统辖江苏、安徽、福建、江而、湖甫、湖北一带,地域厂阔.物产丰饶,江山本该固若金汤:谁料唐后主李煜个脑残不理政事,纵情声色。

李煜只知道写艳诗、调戏美女,却把天下扔在一旁。到了北宋开宝八年,赵匡胤派曹彬挂帅,攻下金陵。

南唐后主李煜投降后,被赵匡胤降为济阴王,撵出都城,落户扬州。属于是眼不见心不烦,让他自生自灭罢了。

这李煜本来就胸无大志,当个闲散王爷,他却觉得自在逍遥。终朝每日足不出户,只在王宫与嫔妃们取乐。或饮酒,或作诗,倒比当皇上的时候自在了许多。

这个李煜也是脑残,生了一个儿子叫李仙来。据说,孩子降生时,天上鼓乐喧奏,似送神仙下凡。究竟有无其事,却无法查考了。

李煜有儿子了,觉得心情大好。写了一首词,称作《谒金门》 :真无价,千里江山如画。现今已付他人手,回头万种怕!小儿膝前声恰恰,娇妻常把往事挂。宫廷故情犹难罢,尽是亡国话!

李煜这个脑残就是想应个景,抒发一下心里的郁闷和憋屈。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退休了的干部,心里有些不是滋味而已。并且告诉自己身边的人不许说出去啊!不然全家都得被打靶!

那你写他干你妹啊!不就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可谁知道自己的老婆都是一大嘴巴,见人就跟人说。咱们的龙头,他可真能忍。表面上满足、高兴,心里不定多郁闷憋屈呢!你们看看,他给他儿子李仙来写的这首诗,多深远呀!这就是告诉李仙来,你得有上进心。把咱们老祖宗的江山给夺回来!

很多人也都劝解李煜,告诉他:你写这东西干啥?这不是自己给自己找不自在吗?

李煜丝毫不以为意,还强词夺理。说自己就是个诗人,抒发自己的心情。肿么了?

你说肿么了?天下就没有不透风的墙。

那首代《谒金门》的内容,早就被老赵的间谍探明了。本来,天无二日,人无二主,老赵同志早想除掉李煜,只是人家已经投降了,斩杀“降主”有碍声誉。

这回好了,就凭那首“反诗”,加罪有辞。老赵乐的跟什么似的,立刻派钦差送去三瓶‘啤酒’,并且指定李煜、韩娘娘、小太子李仙来各吹一瓶!

谁都明白,这叫“赐死”,又不敢不遵。李煜后悔也晚了,韩娘娘还算“悲壮”也是有些心机的。在知道自己大嘴巴把事情传扬出去以后,就已经命其心腹将儿子送走了。

韩娘娘于是直接拿起酒瓶就吹了一个,给自己的丈夫打了一个样! 随后李煜也直接吹了一瓶。

这消息不径而走,传遍朝野。丢了一个六岁的孩子,本来不算什么。一个孩子还能怎么滴?(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