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三国之成成君子 > 第二百一十二章 雄兵至烽烟再起二

第二百一十二章 雄兵至烽烟再起二

一时间,偌大的司空府书房内寂静一片,连一人喝水的声音都没有。

顿时,五双精芒闪闪的眼睛,十颗透露着神秘睿智的黑色眼珠同时转过来盯着梁诚。其中夹杂着多种的色彩,而期待的目光多余其他。

“君亲?”

见梁诚还在发愣,曹操不经疑惑的轻声喊了一句。

被一群人突然转过头来死死地盯着,梁诚着实被吓了一跳。

“额...没错,我已经派魏延去边境了,打算让他从徐州绕道青州捣乱齐鲁之地。”

也没有什么好藏着掖着的,本来今日梁诚就打算告诉曹操他的行动目的。只不过苦了魏延而已,刚刚到达许都的魏延连屁股都还没有挨上凳子就已经又被派遣了出去。

不过,能够得到梁诚的‘重用’,其他的对于魏延来说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了。还是古代人耿直呀!

“噢?就是那个仅凭数千精骑千里奔袭河套地区,攻下匈奴王庭的魏延,魏文长?”

曹操一脸惊愕欣喜之色,大呼道。

魏延此人曹操可是印象颇为深刻的。不但为了报答梁诚的知遇之恩而拒绝了高官厚禄,至少曹操是这么想的。

而且,魏延可是个有勇有谋、悍不畏死的大将之才。敢于带领少部分人马直插敌军大本营,除此之外怕是很难找出第二人了。

曹操本意也是想让魏延去,不过,魏延让曹黑子吃了闭门羹,就算脸黑也没有那么脸厚。同时,魏延可是梁诚的家臣。

只是,没有想到的是,梁诚竟然已经先一步行事了。虽然说起来有点越权,不过,魏延属于梁诚的家将,曹操也管不着。

比起这里,曹操都更是欣赏梁诚的料敌先机。

听闻曹操的语气,梁诚哪里能够不明白这黑子又想挖墙脚了。倒不是梁诚抓着魏延不放,而是人家不愿意跟着曹操呀!

其中的缘由梁诚倒是明白几分。纵观历史来看魏延的话,可以发现这个家伙不是个安分的主儿,说白了魏延这货心高。

虽然魏延没有争霸天下的心思,但是位极人臣的想法还是有的。手握重兵的感觉就像是...一支穿云箭,千军万马来相见...

可是,曹操手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真要投靠了曹操,不说魏延的出身,就拿他的资历来讲就比常人矮了一大截儿。

曹营的大将几乎都是从曹操在陈留起兵开始就已经跟着他了,数年来的君臣情谊是魏延万万比不了的。

魏延真要在曹营摸爬打滚个几年,黄花菜儿都凉了。

而梁诚又不同了,梁诚身边除了一个典韦之外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军了。可典韦还要护卫梁诚的安全,不可能担任将军一职。

更重要的一点是,梁诚在曹营的地位被定位成‘帅’,主掌军事。基本上一打仗梁诚就会被任命一路主帅,率军出征,而且还不需要向‘上级’报告。

这样一来,跟着梁诚的魏延至少这个先锋官是稳拿的。一场战斗之中,先锋可是重中之重。

不但关系这全军的士气,而且先锋军可是率先进入战场的。

俗话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先锋军只要不吃败仗,功劳是妥妥的拿。

谁说这些武将个个脑力子都是长的肌肉?其实这些家伙哪个不是贼精贼精的?!

大家都说的差不多了,既然出现在这个书房,不单单说明了身份地位,更重要的是智计过人。

“嗯...魏延率领三千精骑早在数日前就已经出发了,如今算来应该已经到了徐州城了。至于兵力,即使是骑兵再增加的话,行动起来也会显得不方便。情报方面,可以利用飞鸽传书,但粮草、后援就得看魏延自己了。”

魏延要领兵经过徐州地界,自然是要拜访徐州牧吕布,吕温侯咯!不过想来,魏延更多的是希望和吕布干架吧...

见曹操轻轻点头表示明白了,众人也是扯着脖子望过来,意思就是让梁诚继续。

梁诚也不客气,组织了一下言语,又接着说道。

“百万袁军分三路南下,西面一路颜良大军虽有十万兵马,但不如为虑。河南郡有奉孝在,足以抵挡。”

此话大家都没有反对,的确如此。

尽管一百个郭嘉绑在一起都打不过一个颜良,但是战争的胜败可不是这样算的。

一万个颜良加起来都顶不了一个郭奉孝的脑子!

手握数万大军的天生郭奉孝若是摆不平一个颜良,那他自个儿应该去跳黄河,不要再说是跟着曹黑子混的了。

更何况郭嘉手中的兵马大部分都是西凉铁骑,西凉铁骑是配有标枪大盾的重型骑兵。

这里的标枪实际上是用长矛代替的,依靠冲击力提升战斗力。但也正因为如此,西凉铁骑的机动性不如轻骑兵——白马义从。

同时,西凉铁骑被重弩兵所克制,这是几乎所用的骑兵都具有的缺点。

至于马超会不会听令,这个根本不需要担心。只要马腾一日在许都为官,马氏一家老小一日住在许都的话。

马超就绝对会出兵的,尤其是这样的大战。马超总不能看着袁绍把许都一锅端吧!

覆巢之下无完卵。许都一破,相比袁绍就该称帝了,哪里还有什么天子,百官...

猛将有了,精锐有了,鬼才有了,司州不用担心了...

这次梁诚总算没有卖关子了,直入主题,

一见梁诚来正经的了,包括曹操在内的一屋子人纷纷竖起了耳朵,凝神静听。一方面想听听梁诚的‘高见’,一方面找出其中的漏洞。

不是为了拆台,而是为了弥补。曹营就是这一点不错,虽然也分派系,但对事不对人。

这也是比袁绍帐下谋士团更加高明的一点,只有曹操好了,他们才会更好!

“嗯...那中路大军和白马,乌巢一线的文丑大军呢?”

曹操沉吟了片刻,又接着问道。

虽然大家都是老狐狸,但是长处各有不同。军事方面除了郭嘉还真没有人能够和梁诚相提并论。

所以,此时梁诚的计策至为重要。

“我军能够调动的二十万大军兵力分布分为四:一在泰山郡有夏侯渊将军的五万大军;二在东郡曹仁将军的五万大军;三在陈留夏侯惇将军的五万大军。以及即将带往北线的许都北营五万大军。”

说道这里,梁诚忽然停下,随即起身,走到悬挂在墙边那张五尺宽高的地图旁边。

这一张看似平凡的地图实则来头可不小,集结整个曹营的力量,从曹操刚刚取得兖州之时便已经开始制作。

历经数年,如今也只能算是个半成品。因为这上面只有长江以北的地理图,准确的说,还不包括雍州与凉州。

这些全是凭借一个又一个的密探亲临各地,然后将那一处的地理画下传回许都。这样一点一滴的积累,才形成了如今五尺宽,五尺高的地图。

梁诚伸手,点在地图之上,由于梁诚将白纸提前的制造了出来,地图上各个山脉河流也是十分的清晰。

紧接着, 曹操等人也起身跟着走了过去,视之。

发现,梁诚手指指的地方竟是黄河南岸的官渡大营。这里隶属于陈留夏侯惇管辖的地方,难不成这里有什么特别之处?

众人脑子里不经闪过一丝疑惑,官渡大营除了北临黄河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呀!四面没有茂林,也没有群山。

夸张点说,这里就是光秃秃的一片,平原都还有一点儿草地。这里连草毛都没有。

然而此时梁诚嘴边一抹笑意闪过,手指往东移动了少许。众人仔细看去,发现官渡大营的地理位置有一些奇特。

三江口!

黄河自西向东,流经官渡,分两条支流,一条从延津、平丘、白马而走,往东北流向碣石入海。

也就是曹操《观沧海》中的东临碣石,不过现在他还没有写那一首诗。

延津、平丘、白马这一条支流也正是冀州与兖州的交界线。北面是冀州的魏郡、阳平郡、平原郡;南面则是兖州的东郡、东平国、济北国。

而另一条,至官渡分流给下,过乌巢,经东郡直奔东北入海,将整个东平,济北,以及东北的青州一分为二,称之为济水。

“君亲,难道要用水军?”

荀攸疑惑的问道,虽然有了锦帆甘宁的加入,将近一年的水军训练,但并没有成型,数量也不过几万人而已。

投入这样的百万人大战完全就跟炮灰没有什么差别。即使依靠曹营的‘先进’船队,也不可能对袁军造成多大的威胁。

若是损失一点点,那可就得要了曹操的老命了。这些可都是钱钱呐!而且还价值不菲。

“君亲,水军还未成型,即使投入也起不了什么作用吧?”

曹操一脸肉痛的神色差点儿没让梁诚笑喷。

没想到未来权倾天下的曹丞相竟然也会哭穷?

梁诚直接忽略掉了曹操可怜巴巴的眼神,转过身继续看着地图,也示意众人围过来。

“不是甘宁的水军。袁绍兵力优势,南下直接走牧野、官渡、许都这样的线路是最近的。可,为什么袁绍要分兵取三江口东岸白马、延津、平丘、乌巢这几座城池呢?”(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