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虚空之门 > 第三章 攻略前奏 II

第三章 攻略前奏 II

在我的命令下,原本只是作为治疗师使用的二十几名土系法师被分别从不同部队里调集到了一起,要求他们当天就排练出一个可行的战术性攻击用的魔法阵。

同时,从蓟门关调来了五万镇北军补充到前线部队中来。

城内部队进入了新一轮休整,预定9月27日继续深入敌阵,收复北方平原。

这一天,来了太子殿下的昭示,在一通嘉奖之后,也对我的屠城之事表示了意见。不过,他表示理解当时我采取的紧急措施。后面就是对我与众将的封赏。

我再一次得到了提升,暂时任命为“绝地”军团署理总兵官,这本来是一个从未有过的称号,历来要么就是正式总兵官,要么就没有专署总兵官,太子殿下却为我破了这样一次例。按照新的任命内容,我还一并节制镇北军各部,并全权处理北地一切情况,包括战事与民事两方面。同时,我晋爵为三等卫国公。

最后,太子说,他将即日返回京城,准备登基之事。本来最初是说要在完全收复北方被占领土后,他才举行登基大典,现在大概觉得已是收复在望,就先回去了。

根据太子的谕示,眼下北方一切军事行动,我可以便宜行事,而不需请示上面。自然,镇北军也完全受我调配。

如此一来,我已成为北地实质的最高军事行政长官。

北方平原的大略情况,也由派往前面的探子带了回来。

原来,由于北方地势平坦,四处俱无险可恃,虽然象牙帝国这次几乎是倾国出动,部队源源不断运送至前线,却也一时不大容易采取遍地开花策略。于是,敌军采取了较为保守却又适用的方式,即主要兵力占据几处大的城市作为据点,点再联结成线,最后达到网络纵横的统治面。

目前,敌军已基本完成了前两个战略阶段,各点以强大的军力作为支柱联结成了稳定的线。此前,正打算向第三阶段过渡。于是,象牙帝国采取了移民混居的方法,从国内移来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这里本就是土壤肥沃的一片好地。而为了减少当地民众的反抗力量,敌人既笼络某些上层地主以及表示投诚的民众,又血腥镇压了好几次暴乱,将大量青壮年运回其国内做苦力,实行分化政策。

整个帝国的“北地州”约九十万平方公里,接近帝国总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人口五千万,占帝国人口十分之一。而拉姆斯特因城以北的所谓北方平原大致有约四十万平方公里,居住着北地大部分人口,即四千五百万。剩下五百万,拉姆斯特因城有一百万居民,蓟门关三百多万人口,其余则散居于关内外。所有二十万镇北军,几乎全从北地人中招募。在北方平原上,拥有两百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多达十五个,这些地方都各有世袭领主,形式上听命于“镇北将军”,而“镇北将军”形式上又由马赫迪帝国皇帝任命。而北方那些领主们,曾经有少数本是象牙帝国人,后来在象牙帝国内部出现朝代更替时自愿加入了我国。正是由于这种错综复杂的领属关系,使得北方形势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也使得象牙帝国的出兵并不是那样毫无“道理”。

事实上,这种情况并不仅是我国与象牙帝国之间有,而是各国间都有,毕竟在一千多年前,这块大陆上只有一个统一的帝国。所有我们这些国家,都是那个强大国家的后裔。这样的历史,使得人类的语言、生活习性相对统一,却也使得人类各国间战争不断。

而北方平原上那十五个城市间,也不是表面看来的一团平静,事实是谁都不服谁,谁都想吞掉另一个而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如今,其中五个城市领主已经归降了象牙帝国,他们的祖先本就来自那里。另有五个城市在猝不及防下,在敌人的优势兵力面前很快也陷落了,其领主或被杀,或投降。剩下的五大城市,则由于地域上接近,而缔结了互相帮助的条约,形成了一个敌占区内的小小孤岛,一片勉强自保的根据地。

“他们的兵力大约有多少?”我问那名带回情报的探子道。

“回大人,不很清楚,估计大约有好几万,具体情况还要等三号回来了才知道,他昨晚已经深入腹地,打算去调查那片地域了。”这位代号为五号的探子回答道。

“下去吧,继续打探。”

“是。”五号下去了。

“怎么样,你是想利用那块根据地?”凌玄发问。

“是的,只希望我们的人可以联络上他们。”

“我却担心另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或许已经陷落了。毕竟敌人是不会让这样一个不安定因素一直存在的。”

“那么,我们或许应该提前发起新的攻击计划?”

“本来应该这样,只可惜,将士们都很辛苦了,从昨天进城到今天为止,多数人都还没恢复过来。你的情况也差不多。”凌玄发提醒道,这正是他的职责。

“是啊,其实我都有点担心后天,27号我们是否真的能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实在不行,也只能再推迟两天。至少,从刚才那名探子口中,我们已知道暂时没有敌人要进攻我们这里的危险。最先我们还以为敌人援军很快会到达,现在才知道,他们的主要用意就是北方平原,而不是整个北地。”

“确实,要侵吞整个北地会使敌人阵线过长,而无实际效益。肥沃的北方平原将会使他们实力大增,既利于发展,也削弱了我国的后续力量。”我赞许的说道。“只是,下一步我们究竟应该怎样,看来我们的计划要做一些修正了。”

“是的,刚才听五号探子禀报时,我已经才考虑这个问题了。我觉得,以我们目前的兵力,绝对不适合分兵出击,想要像‘秋雨’一样实施连绵不断的打击也不行,那种情况的出现则是我军的末日。我们只能合兵一处,统一指挥,统一前进……”

“片刻的分兵都不行?”我有些疑惑。

“不能,绝对要避免那样。”

“为什么?”

“因为,一旦我们进入北方平原,就割断了与后方的联系,而陷入了敌人各个据点之间。攻击,会从四面八方到来。”凌玄发分析道。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想到可能的危险,我皱眉道。“进不能,退亦不能?”

“当然不是。我们要有效利用敌军驻扎在各个据点的这种形势,毕竟这使得他们不可能很快集结出一支庞大的军队来阻止我们的进击。为了发挥出机动性的优势,我们也不能派出太多的军队,而只能是一支为数不多而精锐的部队。……”他停了下来,看我的反应。

“继续,我听着。”

“恩。首先,我们应探听出那片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假如他们还没有覆灭,那我们应尽快打通到达那里的线路,联成一片。有了这个背靠狼居胥山的根据地,我们将获得喘息与补充的机会,然后从那里出发逐步剿灭北方广大平原上的敌人。当然,这是一个比较完美的假设,而另一种情况,则不那么美妙了,甚至我们可能连胜利的机会都没有。”他一口气说完了首先可能的情况。

“那另一种是什么,是那里已经陷落了?”

“是的,那里很有可能已经陷落了,这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考虑的出发点。”他叹了一口气,望着我,似乎正在想象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