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天帝 > 第一二〇章 基督教起源

第一二〇章 基督教起源

在诺斯特拉特语中,“颛顼”和“耶稣”的发音是相同的,这一点在现在的客家话里也可以得到体现,客家人和河南人,是目前世界上血统相对来说最纯正的汉人了(所以也请大家不要再黑河南人了)。

所以贺常在问问题的时候用了个“也”字,因为如果问“你是颛顼还是耶稣”,在两个词发音相同的情况下,不是显得很奇怪吗?

颛顼把贺常拉到了一个不太引人注目的角落里,道:这种事情吧,我该怎么回答呢?其实我既是颛顼,也是耶稣。

贺常心道:果然被张磊说中了!

颛顼斟酌着道:现在中东人民的相貌之所以看起来有白种人的特征,是因为上古时期的战争导致的民族融合所致。所以,他们的头发、眼睛依然是黑色,与日耳曼人还是有显著的区别,但是在原有基础上具有了高鼻梁、深眼眶、高眉骨等这样的外貌特征。

大夏——也就是古罗马,还有安息——也就是波斯,是交战最频繁的地区,也是民族融合最快的地区,战争是流血牺牲的过程,也是民族融合的过程。

贺常好奇道:诶?*与基督徒水火不容,为什么会形成如此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颛顼用手指在贺常脑门上戳了戳,道:注意基督教和*教产生和兴起的时间,都是在公元元年之后。公元元年之所以是公元元年,是因为据说这一年耶稣诞生,所以在西方历法中将这一年作为公元元年。

也就是说,公元纪年法与宗教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在两大宗教诞生之前,世界各地人民的信仰几乎是一样的,信仰并不能代表宗教,信仰+大棒才是宗教。

正是因为两大宗教的产生,所以中东地区才会有了民族上的对立,也就是说,在两大宗教形成规模之前,人们发动战争的原因一般都是为了争夺资源,而没有什么宗教战争,所以,上古时期即使战争了,不同部落之间的信仰上也不会有太多的隔阂、歧视。

打个比方,在古代村子里一般都是邻村互娶,有两个村为了争一片耕地,曾经打得不可开交,但是后来问题解决了,时间长了,仇恨小了,两村的年轻人一样该嫁就嫁,该娶就娶。

同理,当战争结束了,大家都混居在一起了,几代之后通婚就是自然而然的一个现象,所以,民族融合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雅利安人是天帝打造的艺术品,他们自己都欣赏自己,更何况他族呢?雅利安的女性长相俊俏、身材窈窕,换了谁不会心生爱慕呢?

大规模的民族融合和古罗马的腐败,是宗教产生的*,为什么大规模的民族融合是宗教产生的*?因为一旦通婚,氏族部落之间的区别将会逐渐消除,包括血统的、文化的、生活习俗等区别都会消除。

如果这种现象继续扩大,将会破坏了天帝的世界战略格局,如果青藏高原以西的人类都不分彼此了,那么青藏高原以东的嫡系子民将处于压倒性的战略劣势中。

那么如何阻止民族融合这一趋势,恢复之前的战略平衡呢?只有从观念上,使人们互相抵触、排斥、偏见,才能实现这一目的。

也就是说,仗该打还得打,经常打打局部战争是好的,只要不出现毁城灭种这样恶劣的战争就好。日耳曼人南下覆灭了古罗马帝国,辉煌的古罗马帝国变成了遗迹,我想,这场战争正是加速了天帝决定使用“宗教”这一思想枷锁的催化剂。

覆灭古罗马帝国的那场战争,天帝没有出手干预,也许他们后悔了,所以在之后的世界级战争中,天帝出手了,例如二战,对二战的干预,阴面是高等生命所为,阳面是“委托”犹太人所为。

有了宗教,还是对立的宗教,战争将不再是为了争夺资源这么单纯,更蒙上了浓厚的宗教色彩,变成了宗教战争,这样一来,即使战争结束后,交战双方的后裔混居了,也不会混血,可以阻止大规模民族融合的进程,维持天帝的战略平衡。

在说我自己的事情之前,我想提一下世界性的民族大迁徙。这个在地球上各国的学术界,早有统一的观点,大迁徙基本上分为四个步骤,类似于所谓的“蝴蝶效应”,汉武帝刘彻的小舅子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封狼居胥”,最终导致了古罗马帝国的覆灭。

西方人之所以称匈奴人为“上帝之鞭”,是因为匈奴人鞭挞了整个西方世界,蒙古人的战绩与匈奴人根本不能比。

蒙古帝国只是白驹过隙一瞬间,仅仅对占领区进行了统治,但没有对占领区的血统、文化、格局产生颠覆性的影响,而匈奴人,不仅影响了西方世界的血统,而且对后世世界格局产生了颠覆性的深远影响,更促使了西方世界的文化变革。

大乱之下,方有大治,宗教的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匈奴人带来的百年动乱是分不开的。

青藏高原以西的人类的生产生活处处渗透着宗教的影响,基督教、*教、犹太教、佛教是现在世界最流行的四大宗教,佛教教义不是来源于上古时期,所以我们不谈它;犹太教的信徒基本上都是犹太人,这也先不谈。

基督徒和*的千年冲突,想必你是知道的,也许你会主观地认为,两者的冲突是由于教义不同而产生的,但是,如果你去简单地读一下两部宗教的经典,你就会发现,两者的教义虽然对一些问题的观点不同,但总体思路、世界观、价值观基本上都是一致的,尤其是教义中“真善美”的部分,几乎一模一样。

可能你会认为,*教比基督教起源时间晚,之所以教义会相似,是《古兰经》等*教经典是穆罕默德抄袭来的,可是基督教的教义最初又何尝不是“引述”犹太教的《旧约》呢?

而事实上,两大宗教的教义无所谓什么抄袭不抄袭的,因为原作者本来就是同一个人,就是我。

*教的教义从客观上造成了*与非*不能共同生活,也就是说杜绝了*与非*通婚的可能性,不通婚就不会有民族融合,没有民族融合就不会有文化、信仰的融合,这样一来,才能保证天帝的战略布局不会因为民族融合而被架空。

也就是说,用宗教的强制力去改变人们的生活、饮食、习俗,是宗教的一个作用,也是宗教的一个手段,将宗教融入到人们的衣食住行中,是洗脑的重要步骤和手段。

综上,两大宗教并不是自然产生的,而是由天帝周密安排、稳步推进的产物和结果,天帝决定创立宗教这一思想枷锁,其动机就是上古时期持续的、大范围的战争而导致的大规模的民族融合。

天帝在青藏高原以西的战略布局,是以防止雅利安人东进为核心目的的,古罗马人和泛阿拉伯人的定位和作用,就是用来牵制和阻碍雅利安人东进的。

创立两个不同价值观的宗教,更是为了防止民族融合而导致天帝的战略布局被架空而精心打造的。古罗马帝国被日耳曼民族覆灭后,泛阿拉伯人在宗教的影响下,仍然在发挥着这样的作用。

希伯来人,是犹太人的祖先,但是现在的犹太人从血统上来说,已经与他们的祖先有了区别。

根据犹太人约定俗成的判定方法,只要是父亲或母亲一方是犹太人,无论他是否信仰犹太教,都可以认定为犹太人。

犹太人虽然很难与他族通婚,但是教义上没有明确禁止,现在,甚至那些拥护《旧约》而否定耶稣的信徒,也自称犹太人。

所以,我所说的“希伯来人”是指上古时期的犹太人,而“犹太人”是泛指犹太人。(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