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武定三国 > 第020章 锦屏山(1)

第020章 锦屏山(1)

刘循暗骂,奶奶的,早知道你们丫的会变挂.

由于他先前向道婆靠近了数步,眼下离她只有三步之距。刘循倏然一个跳跃,欺身近前,左腿横扫道婆下路。

道婆虽然鸳鸯双刀在手,但是面对对方迅捷无比的攻势弯腰挥刀去砍刘循已然来不及。她心中只道这是刘循的垂死挣扎,没有多大的实际内容,以她三十几年的苦练绝对可以轻巧的避过。当下道婆跃高一尺,提前躲过了横扫腿。

刘循突然放弃横扫,从地上猛然弹起,左右擒拿手交错捉向道婆的右肩与咽喉。

跃起的道婆大惧,怎么突然的有这么一手?她手中鸳鸯双刀交错砍下,突然左右手腕已被刘循握在掌中,原来捉向右肩与咽喉也是虚招。

当下刘循手指轻轻使力一按,道婆手腕吃痛,鸳鸯双刀脱力掉下。就在鸳鸯刀落地之刻,刘循的左手前探至道婆咽喉,左手仍然握着其右手。这样一来,只要道婆稍有动作,刘循便可先发制人,结果她的性命。

两个虚招加上这个擒拿动作一气呵成,如同高超的杂艺一般令人叹为观止。三国时代何来擒拿手功夫?三名墨者及五十名太平道信徒不禁摆出一副不可置信的神色。

“空手夺白刃!”中间墨者大叫,对他们墨者来说这个功夫可是甲字号的高级墨者才能修炼的上层武艺。刘循居然也会,三名墨者的惊愕之情难以言表。

张若男快速拣起鸳鸯双刀在手,不料那个道婆不顾性命的大嚷大叫:“错错错,不是这么拿的!”

刘循叫喝:“别动!”

道婆倔强道:“鸳鸯刀是老娘的生命。你们不好好待它,不如杀了老娘。”

刘循暴汗!真是个兵器痴!但是对于这种痴情却是很能体会。眼角余光瞥见张若男的确是将双刀拿反,随即开口:“左右手交换!雄刀在右,雌刀在左。”

张若男只懂弓马,哪知道哪柄是雄刀哪个是雌刀。当即左右手互换,她自己也奇怪,为什以就听了刘循的话。

这下道婆才安静了下来。刘循犀利的目光瞄向众人:“诸位看到了?让开大道吧!”

五十太平道徒自然是被迫后退了数步。但是三名墨者不但不退,反而有幸灾乐祸之状。道婆的生死与他们何干?

刘循喝叫:“反正今天老子死定了。不论是谁靠近,老子就要了这婆子的性命。不信的就来试试!”

道婆嘶哑道:“你这臭小子太不讲情理。老娘如何能命得墨者?”

刘循徐徐看向五十太平道徒,道婆立即会意。她要想保住自己的小命必须得这么做。十三年前为了性命她可以亲手杀掉一起行走天涯的情郎,现在也会为了生存答应对方的任何要求。为了生存,她什么事都做的出来。

“给老娘听着,将墨者围起来。动一步就格杀勿论。”

五十太平道徒瞬间绕过刘循,将墨者围在了垓心。

刘循点头赞许:“太平道徒听着。只要今夜这三名墨者逃出来,老子就捏碎道婆的脖子。”

说着挟道婆同张若男向小径南面缓缓隐去。

被围的左边墨者问:“就这样让他逃了?”

中间墨者道:“你有本事以一敌五十?”

他们只是丙字号墨者,虽然杀人的功夫不俗,但是武艺绝没有达到以一敌十的地步。左边墨者不禁噤了声,心中狠狠的问侯了太平道回。

中间墨者对着这群围着自己的太平道徒劝道:“你们就这样围着我们,会让刘循这小子逃走的。到时你们的首领也救不回。不如放我们自去,咱们一同救你们首领,如何?”

那被打了三个巴掌的中年男才不管这些,他是唯道婆之命是从:“休想!放了你们,你们还不马上追过去?那样我们首领大人才是真的救不回了。你给老子老老实实的呆在这,否则,就算坏了太平道与墨家的关系,老子也要砍了你们仨!”

这话虽然粗俗不堪,但是话糙理不糙。三墨者只好强做警戒,等待太平道徒的撤离。

######

时光流转,天际渐渐现出鱼肚白。

半途林内的南面小道的尽头正是锦屏山山脚。因为是黎明十分,整个林子都起了大雾。连整座锦屏山脉亦笼罩在浓厚的山雾之中,煞为一景。

清凉的花香、芴郁的密林、远处若有若无的峰尖,让人感觉恍如人间仙境一般美妙。张若男不禁兴致大起,抛开一切烦恼在花草中舞动起来,妙曼的身姿、绝美的容颜、欢快的笑声,与浓雾完美的融合,真真的是仙女仙境。

刘循轻轻前踏,不禁看的痴了。什么酒池肉林,什么莺莺燕燕、什么三宫六院,与此美轮美奂的仙境比起来,岂是差之千里?他终于明白为什么周幽王愿意不顾江山社稷烽火戏诸侯了。

却说锦屏山山脉中最高峰便是锦屏山顶的锦屏锋,海拨三里。

不知过了多久,刘循在张若男的引路下开始沿曲折迂回的狭窄山道攀登锦屏山。她的授业恩师紫虚上人就住在锦屏锋的紫虚庵。

至中午时分山雾散尽,二人方才艰难的登上锦屏锋。

刘循不曾想山峰之上会有一片数十丈方圆的开阔地,一座简易的泛着古色古香的木结构屋舍出现在了眼前,庄重而严肃。

张若男转头露出会心一笑:“这就是紫虚庵。”说着率先走了过去。刘循为了不唐突庵主,就在庵前十丈处等侯通传。他转身看向山脚,心想道婆此时应该获救了。道婆被他捆在了一株参天树干上,自然鸳鸯刀也插在了地上还了她。要不然,她定要大吵大嚷。只要太平道徒一到,道婆便可获救。

之所以没有取她性命,是因为刘循还没有搞清楚太平道追杀他的原委。若是能与太平道化解这段莫名其妙的仇怨,他是非常愿意的。再者,对于这帮敢于代表民众反抗**朝庭的农民义士,他是打心眼里尊敬。这种尊敬甚至上升到了人类解放运动的高度,因为起义也是为了解放农民。只是这种起义太过有迷信色彩且没有成功,令人扼腕叹息。

此时刘循看到对面稍矮的山峰上亦有一座道观,但是距离太远不能看的很清晰。无聊的等了良久,却不见张若男出来传唤,刘循又饥又渴,就试着靠近道庵。

道阉四周郁郁葱葱,香气四溢,只觉景色怡人,实乃隐居佳处。

没走几步,见庵门口立着一块年代久远的石碑。碑身长满青苔,加上多少年的风吹雨打已经让它破损了一些。碑面刻着几个篆体字,虽然模糊,但是仔细些还能辨认。

“前世”的刘循对于祖先五千年的文明倾慕不已,所以对于这种篆体略有研究。这是秦始皇一统天下后启用的新文字。刘循仔细一读,不禁令他汗流浃背。

那石碑上所刻之字正是:姓刘者入此峰杀无赦!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