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玄幻 > 抚门昭雪 > 第二十四回:雪地梅花枝别院 撵赴生道若奈何

第二十四回:雪地梅花枝别院 撵赴生道若奈何

子斌只顾埋头喝酒,书香含羞低声道:“你可答应么?”不知怎的,书香竟觉得自己面红耳赤,忐忑不安,心里又期待子斌答应。.org子斌低头道:“姨娘莫在取笑斌儿了,我只是去吃了两杯酒,又没做…什么…我依你便是。”

书香听了神色微喜,道:“日后你可不许向你娘提起今日之事。”子斌道:“我就算把舌头吃了,也绝口不提。这下该说我爹爹了吧?”书香笑了一声,道:“你爹本是朝廷大吏陕西巡抚……”子斌惊愕的‘啊’了一声。书香续道:“在你一岁的时候,你爹被总督鄂敏佳与你三叔孙边等人设计害得让皇帝全家抄斩,你娘其时正在你外公那里,侥幸谈过了一劫,后来你三叔又派人追杀,他谋杀了你大叔,在金城伙同你大娘掳走了你,所幸你被林公子救下…”

子斌听的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书香幽然道:“你三叔等人如此作恶,迟早自食恶果,他们有权有势,是以你娘才不告诉你,他朝等你有了出息,才能找他们报仇…”子斌脑后恨意飙升,含泪咬牙道:“原来真相竟是这般,爹爹在上,孩儿定发誓为您报仇雪恨……”话未甫毕,已是泪珠满面,泣不成声。

书香心里怜悯,子斌毕竟还是个孩子,乍然让他承受家门大仇与父亲真相,未免伤痛彻骨,一时难以为继。

书香抚慰道:“斌儿如今既然得知真相,便要枉渐防荫,立志扶梯,将来做一个有出息的人,也不枉做了一回你爹以后。”子斌沉寂良久,郑重道:“多谢姨娘告诉真相,斌儿定当不负你与娘的期望,再也不惹娘生气,从今日起,我便要用功读书,复兴我孙氏门楣!”此话落地有声,铿锵有力,听的书香甚为感动,看着子斌坚毅的身影,她心中多了一丝宽慰,多了一份憧憬,多了一股难以启齿的欢喜。

岁寒酒家里除了嘈杂,便是瓷器的碰撞与买醉人的愁苦。子斌与书香已喝了两壶酒,各自都有些不胜酒力,心情却是前所未有的愉悦,回去的路上,子斌搀扶着书香,心里却是怅然。

到了家门,书香轻轻道:“你进去了好好给你娘说话,可别再耍小孩子脾气。”只见书香醉靥娇羞,红噗噗的就如梅瓣,说不出的抚媚诱人。子斌瞧的心醉,点头道:“我知道了…”

屋内灯火未熄,窗纱如影,敲了几声,子贞披着衣服开门道:“姨娘抓药抓到洼瓜国去了?娘等的焦急,都去找你了…”书香道:“去了哪里?”子贞道:“我也不知,估摸等会就回来了。”书香点头笑着躲开了身子,子贞乍然看到子斌,惊喜交集,道:“弟弟可回来了!快进来吧!”子斌说不出的自责惭愧,泪眼盈盈,书香道:“我放心不下斌儿,又去找了找,没想到还找到了。随后几人又寒暄了几句,自可不必细说。

又过了一个时辰,三人皆是困乏,子贞便睡下了,书香领着子斌去刚租的的那间房里铺盖打扫。这院中有一条夹道,平日住客在门前堆放些杂物,就显得更窄一些。子斌的那间屋子便在夹道里面,对屋平时有什么动静皆是听的一清二楚。

书香正抱着被褥给床上铺着,两人都未说话,四周寂静无声,忽然听到对屋里传来阵阵异响,好像是两个人压低了声说话的声音,又好像是拆木板的声音,煞是怪异,子斌站在门前细听了会皱眉蚊声道:“姨娘,你快来听,好像是我娘的声音!”

书香一惊,道:“胡说什么呢?你娘怎么会在这里!”子斌道:“真的,你过来听听便知!”书香诧异的走到门口,附耳一听脸色微变,拉着子斌回到屋里,道:“不是,你听错了!”子斌察觉书香刻意隐瞒,问道:“这对屋里住的是何人?书香思索道:“好像是个姓贾的相公,平日也神神秘秘的,见头不见尾。”

子斌又抚在门前听了一会,顿时狐疑满面,说道:“姨娘难道真的听不出来么?”书香神色有异,似乎已经知道了什么,却假意笑道:“这世上音色相近之人也是有的,你又何必如此执着,快进来把门掩上,莫让人家发现了,到时被骂也没理。”子斌冷笑道:“音色相近之人?难道你也相信会有如此巧合之事?”书香听出子斌略有火气,语带讥讽。一时也不知如何回答,双手死死的拧着衣角,咬着嘴唇心想:“这深更半夜的姐姐在这里干什么?莫非…?不会的!不会的!”顿时不敢再往下想,随之一间往事也跃上心头。

那是在子斌八岁之时,他们还住在仁施寺附近时,由于院内有五间房舍,书香独居一间。在一个寒冬的夜里,书香内急,便起来出恭,路过娴英房间时,看到里面灯火未吹,不时传来子斌的咳嗽声,书香不禁担忧子斌的身子,便推门去瞧,却发现娴英不在屋里,这可让她大吃一惊,便到各房寻找,刚走到西偏房的窗前,便听到里面传来细微的声音,而且竟然是一个男人与娴英的声音。

书香屏住呼吸,只听那男子道:“近日县里主薄大人与我说了一宗大富贵,这不才从巴蜀回来。”娴英道:“你倒是说说什么大富贵?”那男子略微发怔,道:“我只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别人!你可知道梨花堂么?”

娴英道:“少卖关子了!快说。”那男子道:“梨花堂有一大爷出手极其阔绰,给主薄刘大人给了五十两金子,要他去四川找一个和尚送封信。”娴英怀疑道:“呸,我就不信一个送个信就值五十两金子?”那男子道:“哎呦!你可不知,那和尚可了不得,他叫净空。乃是金城五泉寺净悟和尚的同门,与那江南大侠甘凤池都是一伙的。

如今全国大江南北的和尚皆是由他们兄弟几个统领,表面是出嫁的癞头僧,实则是是江湖的土霸王!”(注:甘凤池,江苏江宁人,清代著名武术家,生卒年不详。先后拜黄百家,一念和尚为师,精内外家拳,善导引之术。江湖人称「江南大侠」,著有「花拳总**」。只因违反汉人不可聚众习武之禁令及被怀疑有反清复明之疑,为清兵追捕,后隐居江浙。据大清野史记载,甘凤池曾经收下了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吕留良之孙吕四娘为徒,后来著名的《曾静投书案》害得吕留良满门抄斩,更将已死去的吕留良父子戮尸枭首,传闻吕四娘为了报仇后来混入宫廷刺杀了雍正皇帝,当然这也不可深信,总之传闻*真,因在此书中详细描写了吕四娘刺杀雍正一事,再者关于甘凤池同门师兄之云云,皆为小说家杜撰,不可考究。)

娴英道:“这净悟和尚我倒是有所耳闻,你们又给他送的什么信?”那男子笑道:“不瞒娘子,这色目族人造反之后留下了一批巨大的宝藏,现今江湖官府都在竭力寻找藏宝图,到时我们就发了!哈哈!哈哈!”娴英道:“你这般油嘴滑舌,我可等着呢…”

两人笑语不断,书香诧异不解,回到屋里愁眉不展,心想:“姐姐怎会做出这种事来?那男子是谁?究竟宝藏是怎么回事?转念又想:“姐姐也是饮食之人,何尝不有七情六欲?我又何必如此介意,这些年来,光靠我们那些绣品只怕早就饿死了,多亏有姐姐…”自此书香又遇上过几次,倒也是充耳不闻,一笑了之。

只是没想到多年后竟然让子斌发现了这一幕,他正值躁动之年,如若让他晓得母亲半夜三更的在别人屋里,那还不反了天?书香笑道:“你定是酒后耳鸣了,赶快睡觉吧,明儿个还得应卯。”

子斌目里精光一闪,犀利非常,一本正经的道:“姨娘,我已经长大,就是有一件心事久抑在心,不能释怀,也不怕姨娘耻笑,不知该不该告诉你。”

书香道:“斌儿有何事姨娘都会听的。”子斌叹道:“你觉得我娘为人如何?”书香不禁骇然,稳了稳情绪果断道:“你娘为人慷慨,机智勇敢,对人谦和,善良朴实。是个难得的好人。”

子斌冷笑道:“我身为儿子本不该对娘说三道四,可有些事情我又郁结难消,你知道么,母亲时常与一些男人关系暧昧,几次被我撞着,她竟都不躲避,如此下去,只会叫我蒙羞!当街坊私下指指点点时我是多么的纠结,多么的羞愧,多么的恼怒。”

书香听的目瞪口呆,惊愕失色,觉得眼前的子斌是如此陌生,小小年纪的他真不知心里藏了多少事情,竟然能说出这一番话来。子斌双眼泪下,颤声道:“姨娘可还记得在旧岁被娘罚跪了两天两夜么?”书香道:“你不是你用石头打坏了李大爷家的瓦么?”子斌冷笑道:“我何时打过人家的屋顶,其因是我发现了母亲与一个男子在房里…一气之下便骂了娘,这才…”说罢垂头不停把玩着一根细细的竹签。

书香惊讶的不知该说什么,顿了半晌才柔声道:“斌儿,你眼下尚小,有些事还不懂,这世道看着光鲜华丽,实则炎凉不堪,当初你娘遭难,跑到你大叔家几乎丧命,跑到你外公家,你的几个舅舅又如吃人般容不下你俩。自古男人薄情,接掌转弃,只为一己私欲,哪个又会真心待人?好人毕竟少,再者这念头哪有好坏之分?

好人也做坏事,坏事也做好事!我们寄居此地,柴米油盐,都要花费,你娘纵有不对,也没见她把钱花给别人了?也没见给别的孩子做一件衣服,倘若没有你娘,你会安乐的长这般大?倘若没有你娘,你们恐怕早就饿死街头了,你看那大街上饿死的乞丐,就是因为没有一个娘。天下父母心,你要学着体谅你娘,学着有宽广的胸襟,好男儿志在四方,又何必为了些琐事弄得自己不安?”

子斌听的出神,似乎略有所触,直眼望着书香道:“姨娘,你对我真好,斌儿听你的话。”书香含泪将子斌搂入胸怀缓缓道:“我就相信斌儿绝对有出息,日后定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你可要答应姨娘,日后不许惹你娘生气,不许再到烟花之地作贱自己。”

子斌似个幼童偎依在书香柔软的怀里,一股体香隐约可闻,更是当她说出“烟花之地”时倏然口干舌燥,心跳不已,红着脸道:“我答应!”书香也察觉身子异样,心跳如鱼,如此两人都是默不作声,谁也不说一句话。书香更加绝对怀里的不只是一个孩子,还是她心里的依靠,子斌暗思道:“姨娘,我一定会好好报答你。”终于两股热火缠绵,子斌忍不住去吻向书香的香唇,书香只是轻‘哼’了一声,便任由摆布。

红烛逐渐燃完,书香与自己名义上的侄儿双双倒在‘情’字里,宽衣落地,肌肤相亲……这是一种特殊的爱情,彼此相拥也打开了世间礼法伦理的枷锁。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