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246章 明松暗紧

第246章 明松暗紧

第246章 明松暗紧

宋景沉吟一下说道:“皇上,为今之计是你宣布退位,还政于皇上。”

他的话一出,所有的人都看向武则天。其实李昭德和张柬之早就想到这点,但他们都不敢说出来,因为不知道女皇怎么想的。

登上帝位用了多大的力气,如今当皇上还不足两年时间,让女皇退位,怎么敢说出口?李昭德希望宋景能说出什么好的解决办法,但他说出来的也是这个办法。不过总算有人说出来,大家都松口气。

武则天既没有动怒,也没有什么吃惊的。她并没老糊涂,其实这点她也想到了,只是心里还抱有那一丝希望和诸多的顾忌,不能自己说出来而已。武三思明显没有这头脑,当时瞪起眼睛:“宋大人,皇上宣布退位,李孝能放过武家的人吗?”

宋景没说话,用看白痴的眼光看看他,张柬之说道:“武大人,宋大人说的没错,如果皇上宣布退位,正为了保护武家的人,如果等李孝完全稳定天下,攻取洛阳的时候,相信武家什么人也不会存在,别忘了他在利州一次诛杀两千多人。”

武三思心里颤抖一下,虽然李孝在不断的努力避免天下大乱,但他对那些不听命令的,下手也绝对不软。其实不止一个利州,这不到一半年的时间,李孝已在天下创造了无数个记录,有些州府县城一旦开杀,最少也是几百人,多达上千。

武承嗣要比武三思有头脑,他心里更清楚,女皇杀了多少李家的人,他和武三思又杀了多少天下人,李孝进城能放过他们吗?他担心地问道:“宋大人,皇上退位,就能保住武家人不被杀吗?”

武则天心里一酸,愤恨的用冰冷的眼光看了一眼武承嗣,是他一力帮助自己登上帝位的,又不惜余力的想当太子,如今为了自己活命,又想让自己退位。

宋景说道:“我不能保证,这要看李孝怎么想,如果他以个人恩怨出发,他应不会放过任何人。但如果他能为天下稳定,为江山社稷着想,他应该接受皇上退位。”

武则天长长叹口气说:“宋爱卿,你为使臣出使长安,去见李孝,看看他怎么想的,如果朕退位能不能放过武家的人。告诉他,朕还有精兵十万,洛阳粮草够三年的,他想攻下洛阳是要付出代价的。”

宋景就知道自己出头不会有好差事,如今已取得主动权的李孝会接受条件吗?正女皇说的那样,如果洛阳死守,战事必然旷日持久,对天下不利。这些年大唐也好,大周也好,已是外强中干,急需稳定下来。为国为民,他都义不容辞,也就躬身说道:“臣遵旨”

武则天也算是明白人:“宋卿,朕可以退位,你就以臣礼待李孝吧,朕不怪你。”

宋景是寒门士子,他能一步登天从科考中被录取,又入京城为从三品高官,对武则天很是感激,这是知遇之恩。如果没有这点,他又怎么会在这时候出头说这些。听了武则天的话,再次躬身施礼:“臣会不辱君命,尽力而为。”

武则天说道:“你看何人可为副使,你来决定吧。”

武则天这么一说,在坐的几个人都有些紧张,刘仁轨是太宗时期的臣子,是高宗重用的人,却背叛了大唐。李昭德、张柬之虽然差一些,也算是大唐旧臣,哪敢面对李孝。武三思、武承嗣更是怕得要命,宋景看了周围这几个人一眼,说道:“张大人曾出使过甘州,就和我一起去吧。”

张柬之也不能拒绝,武则天点点头,事情决定了。宋景为大使,张柬之为副使,两个人带着武则天的意见离开紫宸殿。

其他人也离开,武承嗣和武三思走到殿外,武三思说道:“大哥,你认为李孝能放过我们吗?是不是早些准备?”

武承嗣说道:“准备?准备什么?难道我们还能打过他们吗?”

武三思说道:“我担心李孝未必能放过我们,这些年我们干了什么他可能也清楚。根据郭欣临死前交代,那个宫女冬梅就是李孝潜伏进皇宫的奸细。”

武三思接着说道:“就是因为这些,我担心他不会放过我们。我们逃走吧?根据报告,洛阳城外包围的并不严密,偷偷出城,凭我们的万贯家财,到哪不是可以逍遥一生。”

武承嗣点点头:“那好,这件事不能让太多人知道,人越多越走不了。悄悄地事不宜迟,马上回去准备。今天夜晚出城,我们回并州老家,然后再决定去哪里。”

武三思点点头,两个人又商量了几句,匆匆回到自己的府中,开始准备逃跑。

此时大周已完蛋了,天下已然确定,那些和武则天一起篡权夺位,如今位列高官的人全都人心惶惶。谁都清楚,不因为别的,就是一个诛杀李氏宗亲,李孝就不可能放过他们。很多人都明白,李孝只有五万大军,洛阳这么大,不可能把四面围得太严密,像索元礼、来俊臣这些人也开始做好逃跑的准备。

当夜幕降临的时候,洛阳正东面靠北的明哲门,悄然打开,一溜的马车通过吊桥出城,正是武承嗣和武三思。

两个人也有点果断的地方,人越多越不容易跑,只是带着儿子,连女儿和妻子都不带,车上全是金银钱帛。没钱是万万不行的,这些年两个人没少刮钱,当然是万贯家财。

随行的只有一百来人,最忠心的卫队,牵着马赶着车。一溜十几辆大车,全是钱财,马车上的武承嗣撩起车帘,看了一眼黑沉沉的洛阳城,心里沉重。

几天前他还想着能不能当上太子,能不能成为皇帝,可这才多长时间,自己竟然放弃一切,逃跑了。不知道女皇姑姑知道会是什么样?但他管不了那么多,自己活命才是重要的。

李孝的新唐军并没有严密的包围洛阳,只是在洛阳周围占据了主要通道,封锁四面城门道路,并不是把城门堵死。就是这种宽松的包围态势,才让洛阳城里担心,因为看得出来李孝根本不担心城里的人跑,也十分有把握达到轻易攻占的目的。

新唐军为什么不进攻,城里的刘仁轨想不明白。大家研究后,认为李孝想平定周围和天下,最后再解决洛阳。也对,新唐军虽然急速扩军,但他的兵力始终有限。

根据一开始传回的消息,新唐军大量的军队开赴边防,那是防备吐蕃、突厥和契丹,让新唐军兵力减少。另一种认为就是李孝用五万军队进攻十万人防守的洛阳,没有把握,在集结兵力。

刘仁轨也不敢出城作战,就算他击败一个方面,可能让其他方面乘虚而入。那还不如死守,反正作为国都,战争储备是非常充足的,三年内李孝很难攻进城里。

促使武则天同意退位是接到报告,天下归顺李孝的地方已达到十之七八,大周已失去了江山的控制。就算洛阳坚持一年,两年,三年又能如何?拖得时间越久对李孝越有利,可洛阳拖一天就危险一天。

此时城里已人心惶惶,洛阳县令报告,城里粮食物资已开始涨价,很多东西被商人囤积起来,贵贱没人卖,已出现平民不满的情绪。深通治国之道的武则天知道,困上一年,两年,城里就得有人造反闹事。

深思了很长时间,宋景提出来的时候,虽然她很愤怒,也很失落,还有一些伤心,但她还是同意退位。只是想利用最后的条件要求保住武家的人,否则以李孝的凶狠手段,武家什么人也不会剩下。

离开城门的武承嗣和武三思悄悄转向北面,在那里可以过黄河进入潞州去并州。在武承嗣看来,只要过了黄河就很难再抓到自己。虽然李孝的军队已渡过黄河,但并没有控制所有地区,并州是武氏的老家,那里没有问题。

黑夜之中道路上静悄悄的,人影也没有一个,一百多人的护卫队,十多辆马车发出不是太大的声音,每个人都很小心。从这里向前就是新唐军的大营,其实洛阳城外的人并不多,李孝军队编制每个师是一万两千多人,如今扩编后每个军两个师就是共计两万四千人,但是包围洛阳的只是四个师,五万来人。

驻守东面的是第三军军长秦邦俊,他原来只是特战大队队长,如今已是少将军长。按军衔制度,军长应该是中将,但新唐军只有四大边军的军长是中将,其他军长都是师长升上来的,还是少将。秦邦俊也就是少将军长,指挥第五师和第六师,虽然人数不多,但两万多人大营也绵延好几里地远,控制着交通要路。

武承嗣的马车队不得不绕远躲开新唐军大营,走小路赶往孟津,他不能走其他方向。潼关已被唐军占领,作为雄关一道的潼关,武承嗣相信自己过不去,那他只能走孟津渡口。

从洛阳离开,他早就想好了路线,也派人打探过,所以车辆一出城他就向北走,从那里可以过新郑,从孟津渡过黄河,再向北进入潞州,那就彻底离开了李孝的控制。

乡间田野里,荒草枯树,此时是初冬季节,一切萧条,由于洛阳在打仗。虽然新唐军军纪严明,秋毫不犯,但百姓最怕的是打仗,兵祸永远是百姓最恐惧的事情。一些乡村和散户,根据命令已迁往县城,这也算是李孝城市化的一个措施。

四下野地里没有人烟,空旷寂静,只有不时惊起的野鸟飞起来冲向天空。武承嗣很紧张,他和武三思这样偷偷的跑了,不但李孝的军队抓到他们饶不了他,就是被女皇抓到也得杀了他,所以很小心。

离开了洛阳十几里地远,什么动静也没有,新唐军仿佛不知道一样,连机动的斥候都没有。这让一行人安心不少,只要到了孟津渡口,就会安全了。

天已然微微发亮,武承嗣让侍卫队的人加快速度,快点到达新郑前往孟津。

嗖的一声,从远处一道火光冲向天空,爆出绚丽的花朵。随着烟花从四面响起了马蹄声,也随后出来不少火把。武承嗣眼前发黑,完了,自己悄悄出城,怎么会有人在这种不是主干道上拦截呢?难道是走漏了风声?

武三思的马车冲过来:“大哥,我们冲出去吧?”

武承嗣摇摇头,看着微亮天空下出现的骑兵,冲出去?那是开玩笑,马车怎么办?跑得过战马吗?(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