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374章 胜败一线间(三)

第374章 胜败一线间(三)

第374章 胜败一线间(三)

第三师侦察队长白无痕,他是疃人,也就是大唐人口中的南蛮,可他并不瘦小,很健壮高大。一手百发百中的箭法和精堪的骑术,同时他有南方人的精明,头脑十分灵活。

成为第三师侦察队长后,在西部高原没少立功,军衔也比一般的连长要高级。严肃的在康旭面前站直:“师长放心,白无痕一定能杀出去。”

康旭心情有些沉重,此时的情况已然再明白不过,第三师已然身陷绝境。唐军战斗力再强,在三万人的包围下,也很难杀出去的。再说对方是骑兵,如果在山区还可以利用地形,可这是空旷的原野,步兵可能跑过战马吗?

来到水源地也不行,他和参谋长发现两个随之出现的危机,就是第一河水很小,而且吐谷浑的兵马已占领河边一侧,想取得就必须击败水岸方面的索图兵马。第二个危机就是不能一战胜利,没有后勤的第三师弩箭快没有了。

每个士兵身上有一百支弩箭,但昨天阻击进攻,消耗太快,此时士兵身上还有一半的数量。虽然给吐谷浑大军造成不小的伤亡,可再打下去,一天时间就可能彻底没有弩箭,只能用刀和他们拼命。面对骑兵集团冲锋,恐怕就是被歼灭的下场。

安国勇派人回西宁请求援兵,不过是一句对士兵的心理安慰,就算司令来救也必须有时间,现在看来恐怕没时间了。自己一杀出去人,索图就能知道要干什么。不过此时他别无选择,举手给白无痕敬礼:“全师性命在你身上,出发吧。”

白无痕一挥手,他的侦察队五十人翻身上马,一起举手敬礼,然后一声呼哨从打开的盾墙缝隙中向西北方向冲过去。

一夜时间,虽然吐谷浑的兵马可以轮换休息,但随着唐军移动加上派小股骑兵骚扰,弄得也十分疲劳。

索图认为再不能耽误,如果今天一战击败第三师,高原青海的形势将发生变化,对吐谷浑十分有利。他刚刚准备传令发动有限进攻,继续和唐军耗,让他们失去战斗力的时候,接到报告,唐军一队骑兵杀出来。

这还用问吗?传令防守北侧的副将横卓必须拦住这些人,一定是唐军请求援兵的人。其实白无痕他们一动,谁都明白他们要干什么?横卓下令一队骑兵迎着白无痕他们就冲上来。

这是对冲战术,双方都是骑兵,横卓不会等着对方骑兵硬冲过来。虽然自己上万兵马,但要拉长阵线防守周围,那就是他的防线并不厚,很容易被击穿。

了解骑兵作战特点的横卓,派出五百人的一个队伍,扇形面积向这个小队包围过来。白无痕他们只有五十人,是侦察队,此时伏在马鞍桥上,手里钢弩已上好弦,以最快的速度对那五百人冲了过去。

对方领队也明白,骑兵冲阵,当然谁的速度快,冲击力大,谁就获胜。他也下令不断提高马速,可就在双方眼看要对撞在一起的几十米距离,白无痕他们突然向对方射出了弩箭。

这五十支弩箭没有一个是射向人的,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这一贯是唐军的战术。最让领队柏伦想不到的是,这些钢弩并不是对着自己中间射来的。五百骑为了分散拦截,当然队形不能太松散,那会让他们冲出去。反正双方全是骑兵,速度上不相上下,所以他的队形还是很紧密的。

白无痕他们是侦察兵,也就是原来的斥候,是负责侦察敌情和外围警戒的队伍,战斗力不但强,同时也非常有经验。有不少时候单独一个小队在外面被敌军包围和追击,对这种作战要有经验的多,弩箭打击的是整个队伍的边角上。

五十支弩箭不多,但速度前冲的战马一匹倒下,就可能引来一场混乱,好在队伍向前冲,侧面被打击并不影响向前冲。白无痕他们却不可思议的把方向一转,五十人呼啸着转了一个弯,避开五百人的包围,从侧面杀出去。而这边正好被弩箭打击,有些混乱,领队的吐谷浑将领柏伦一愣,大怒的喊道:“狡猾的汉人”。只好后知后觉的拔转方向追过来,可是他已晚了一步,双方拉开距离。

其实如果唐军是骑兵,慕容狄的兵马能不能困住唐军还不一定呢,以两倍多的兵马,想四面包围那有些太轻敌和太贪心。不过索图欺负的就是唐军是步兵,才采取了四面围困。

当然不是一个士兵挨一个士兵包围,那样也没用,在一队队骑兵当中有很多空隙。索图认为这样的距离唐军也杀不出去,可面对骑兵小队的时候,那就拦不住了。横卓见一队人马没能拦住,大喝一声又是五百人迎了上来。

白无痕他们左突右冲,战马四蹄翻飞,快速灵活的避开吐谷浑的骑兵,渐渐接近封锁线,只要从这里杀出去,就没问题了。可是越临近这里,吐谷浑军队数量越大,终于在最后时刻,还是被一队骑兵拦下。

白无痕大喊:“第一分队拦住左侧敌人,其他人冲。”

第一小队长一点没犹豫,十个人的士兵向左侧冲去。白无痕喊道:“第二分队右侧,第三分队断后,第四分队第五分队杀出去。”

一个分队十个人,此时一下散花一样分成四股,人数是不多,但拼命一样。第四分队长耿福催马向外就冲,有这几十个人缠住左右的骑兵,他们也不恋战,就是向外前冲,他们的战马冲向了晨阳初升的东面。但白无痕他们却陷入了苦战。

再说侦察队是掩护同伴杀出去,所以两个分队的人一向前冲出去,剩下的三个分队不但不逃走,而是反身冲击吐谷浑兵马,让他们不能追击,只有少量的骑兵追了下去。

耿福喊道:“姚队长,快,杀出去,我断后。”

耿福小队停下来,向后面追击的骑兵对冲过去。他这一拦着,姚录的小队终于跑远,追是追不上了。吐谷浑的将领一阵大怒,下令把这些唐军包围消灭。

白无痕他们只有五十人,此时逃出去十人,四十人以伤亡近半,此时他们聚拢到一起,白无痕喊道:“兄弟们,我们是侦察队,是大唐军队,血战到底,皇上会为我们的家人考虑的,英雄榜上会有我们的名字,兄弟们杀回去。”剩下的士兵大喊一声:“大唐万岁”抽出马刀,向最密集的吐谷浑军队杀过去。

领兵的将领没想到唐军这么凶狠,悍不畏死的又杀回来,连忙指挥人拦截,虽然白无痕他们矫勇善战,可人数相差太大。白无痕咬牙拔掉身上的箭,抛下手中的钢弩抽出马刀,眼里是一股不屈的杀气,冲向那个举着弯刀的吐谷浑将领。

当双方举起刀的时候,能看出来根本就没打算躲开,吐谷浑的这个偏将抢先举刀劈过来,他认为必然唐将要躲闪的。周围密密麻麻全是吐谷浑的骑兵,白无痕已知道自己杀不出去了,根本就没闪,双方战马一接近的时候,他的刀也闪电般地横扫过去。

吐谷浑将领如果一刀劈中白无痕,那一刀也能杀他,这种拼命的打法让他心里一哆嗦,想把刀抽回来挡住,可来不及了,一瞬间他的刀狠狠地劈在白无痕的肩头,差点把白无痕劈成两半,但白无痕那一刀却把他的脑袋砍下,一颗头颅飞上了天。就在马上的白无痕一阵摇晃的时候,噗噗几支羽箭射进他身体,带着不甘心的眼神,白无痕落下马。

五十人的侦察队除了那杀出去报信的八个人,其他的全部战死。接到报告的索图呆呆发愣,都说他们草原人凶狠,但和唐军一比差远了,是什么信念让他们如此拼命?

横卓更加郁闷,消灭五十名唐军,自己的兵马竟然伤亡达二百多人。索图不敢想,如果唐军是全部骑兵,恐怕自己早就败得一塌糊涂。当中午的时候,安国勇用舌头舔一下干裂的嘴唇,没水了,士兵们已全都嗓子冒烟。

几百米之外就是水,好像能听到河水的声音,但他们却得不到。一天一夜的大阵坚持,士兵无论体力还是精神,已到了崩溃的边缘。但他们是唐军,是大唐的军队,是不会屈服的,这是军人的荣誉,是他们的尊严,哪怕战死也不会屈服。

安国勇把四个团长召集来:“各位,我不想说什么道歉的话,因为那没用,再等下去必然是渴死,也会失去战斗力。杀出去吧,活多少算多少,这个仇司令会为我们报。”

四个团长一起立正:“师长下令吧,唐军会战到最后一人。”

“好,好,是大唐军人。”安国勇举手敬礼,四个团长也庄严的举手回礼,返回自己的部队传达命令。很快唐军的阵型变了,平整的盾墙变成尖形的,像一把刺刀指向了河岸边上,向吐谷浑这面军队冲过去。

安国勇不能不决定,因为干渴和劳累已让士兵快坚持不住,再说他们的弩箭也消耗的差不多了,坚持下去就是全军覆没,那临死也要抓到垫背的,不能让吐谷浑好过了。

一天一夜的时间,大战再次爆发,这一次和以前不同,那是坚守和阻击,这次是拼命,步兵杀进了骑兵当中。骑兵只有冲击力,但是前面有盾牌形成的盾墙,第一波骑兵冲垮了盾墙,但也失去了冲击力,后面的骑兵反而不能冲击。

没有了速度优势,双方开始混战起来。这可不是小数量,唐军是一万多人,吐谷浑是两万多人,双方绞杀到一起,喊杀声震天,刀剑相交金铁铿锵。

这种大混战,连投降都没机会,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索图也傻眼了,本以为骑兵占有优势,自己兵力又多,完全可以胜利。可惜索图不懂兵法中的一句精要“穷寇莫追,欺敌者受害。”

用土话说就是兔子急了还咬人,他们如果继续保持三面压力让唐军撤退,只要阵型一松,骑兵确实可以击溃唐军。索图不应该贪功想全歼第三师,终于把安国勇和韩占风逼急了,那就破釜沉舟血战到底。

三万多人形成的战场,方圆十几里之内就是一场大混战,虽然骑兵有优势,可他们是乌合之众的民兵性质,无法和训练有素的正规军相比。这样的混战局面对唐军有利,战场的形势反而出现变化。

从一开始的拼命和抱着必死的信念,到后来变成唐军压着吐谷浑打,形势完全调过来。其实安国勇他们最后的行为暗合了一个兵法精要:“哀兵必胜,置之死地而后生。”

但不能否认,唐军的伤亡也是巨大的,双方以绞杀到一起,索图连撤退都办不到,别看他的是骑兵。(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