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七十七章 程务挺的难处

第七十七章 程务挺的难处

第七十七章 程务挺的难处

李孝傲然一笑:“来人,送程将军回大营。”

杨凡从外面进来:“程将军请吧。”

程务挺倒是愣住了,李孝这么就放自己回去?他犹豫一下,还是举步向外面走。他不相信李孝敢放自己,来时已做好死的准备。

李孝一口一个武媚娘,别说母后,连皇后的称呼也没有,这么长时间一口一个皇上,也不称父皇,看来是对皇上、皇后恨之入骨。善了是不可能的,也就昂首阔步的出来。街道边上两个侍卫还在,三个人上马出了刘家集。

一直到离开城门什么事也没有,城里城外还是一如既往。当他们离开城门几百丈的时候,再想追他们已不可能。程务挺被弄糊涂了,李孝这是干什么,难道他真不怕自己带兵杀进来吗?

这一疑惑反而不知道怎么办了,他慢慢地回到大营。李奋远连忙过来:“将军情况怎么样?”

程务挺真的不知道怎么样,他说道:“先别说了,你把军队驻在这里不要进攻,也不要退兵,我亲自回长安面圣。”

李奋远不知道怎么回事,但主帅总管不说,他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好点头答应。

程务挺准备回京面见皇上,他思考再三决定还是回去报告一下,这些事情弄的他有些不知道怎么办。

就在他安排好军营的事情,准备第二天回长安的时候,外面士兵进来报告:“启禀将军,从城里来了好几千兵马,正向大营而来。”

程务挺一惊说道:“排兵布阵。”整个大营里一阵忙乱,可探马冲进来:“报告,那是叶将军的先锋营。”

因为叶秋昱以回来,领队的是副将胡唯一带领,他见到程务挺下马施礼:“末将参见总管大人。”

程务挺问道:“什么情况?”

胡唯一把详细经过说一遍,最后说道:“末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只是许王命人把武器给我们让我们回营,末将就回来了,大人我认为许王并不像造反。”

程务挺一愣,心头大震,李孝好高明的手段,此时自己已完全陷入被动。如此多的兵将都认为李孝没有谋反,自己只能如实上报。如果强行进兵,这些军队士兵将领如何想,可实话实说自己不是在替李孝说话吗?

“那皇后……”程务挺即为难也无奈,只能把五千兵马安顿下来,自己还得回去报告,但怎么报告呢?

一直到他回到长安也没想好怎么说,但又不能不说,那回来干什么?程务挺觉得自己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只好顾不得天色已晚,前往大明宫求见皇上、皇后。

大明宫里,武则天并没有过多的关注李孝,她并不把李孝怎么放在心上,一个小小的刘家集,兵再多又能怎么样,对程务挺的军事能力她还是知道的。

再怎么说李孝只有十五六岁,他是很聪明,最为危险的是他身后的人,所以她命令百骑尉注意各大世家的动静,对刘家集李孝并不担心。如果发现他们有异动,那正好借着李孝谋反这件事,把他们一并铲除。她现在关心的是李贤,自从在郧州返回后,李贤不断加强自己的势力,也开始收拢大量的人才。

这让武则天担心,李贤在某些方面超过李弘,也更强硬一些。东宫臣属也和自己的北门学士积怨加深。她坐在桌前看着手里的奏章发呆,突然对身边的郭欣说道:“传明崇俨来见我。”

时间不是太长,明崇俨在外面进来,郭欣很明智的对站在武则天身边的上官婉儿一摆头,两个人退了出去,房间里就剩下两个人。

武则天那有些冰冷的脸缓和了一些:“崇俨,皇上怎么样了?”

明崇俨一笑:“皇后还真关心皇上。”

他口气中有一丝嫉妒的酸味,武则天瞪他一眼:“胡说什么?,没有皇上有你现在的一切吗?有我的一切吗?”

明崇俨也是明白人,连连点头:“臣明白,皇后唤我何事?”

武则天脸色阴沉下来:“你去皇上那里这么……这么说……我想你明白。”

明崇俨点头:“我明白,放心,我一定办好。”

武则天点点头,她不能让大权旁落,如果自己此时倒下,辛苦建立起来的一切就将成为乌有。为了今天自己付出的代价太大,女儿、儿子都失去,再让她失去权力又怎么甘心,所以她要抗争。

贞观殿李治的卧室,明崇俨为皇上按摩,李治闭着眼睛。他发现最近眼睛已看不清东西,身体越来越不好。他虽然性格弱,但对生死看得很开,本来自己是没机会当皇上的,是大哥和四哥争夺皇位,最后却让自己当上皇帝。

本来想把皇位传给李弘,自己也好好休息,也对得起父皇的期望。在自己手里大唐没有变弱,变得更强。这有一大部分是媚娘的功劳,让李治很感激。低声的问道:“崇俨,你精通相术,又懂阴阳,你认为朕把皇位传给太子如何?”

明崇俨手一颤,皇后交代自己的事还没办呢,因为没有机会有些话是不能乱说的。今天皇上突然问自己,吓得他手一颤抖。他的手就在李治头上,当然能感觉出来,李治睁开眼睛:“怎么了?”

明崇俨反应很快的说道:“请恕臣不敢说。”

李治慢慢的坐起来:“你也是朕的臣子,有什么不敢说的。”

明崇俨好像费了很大力气一样才说道:“其实臣有很多话,但一直不敢和皇上说,今天皇上问,臣就斗胆和皇上说,请恕臣过言之罪。”

李治觉得李贤并不像李弘那么听话,皇后对李贤也不是太满意。但李贤天资聪明,在国政处理上也比李弘强,特别是有一些文臣支持,后汉书注释弄得不错,影响很大,朝中大臣交口称赞。自己的身体不好,皇后又忙于政务,李治想把皇位传给李贤,那样自己和皇后就会都轻松了。

听到明崇俨的话说道:“朕是相信你的,直言无妨。”

明崇俨的戏演足了,也就说道:“太子从面相上观看,并非理想之君,恐怕难以掌握天下,天命不能违,太子是福薄之人。”

李治一听问道:“你为什么现在才说,朕当初立太子时也问过你,你不是这么说的。”

明崇俨一点也不惊慌:“皇上,不临位,不显天机,臣只是初窥天道,当时太子只是潞王,他的命运和福泽能承受得起,当然看不出来。可他当上太子之后,天命难以承受也就显现出来。如果太子承受大统,恐怕他自身命短也会危机大唐江山,所以臣不敢说。”

“啊?”李治吃惊,他是相信这些的。明崇俨几次推算和显示神道,都证明他确实能掐会算,还懂医术。再说当时自己为晋王的时候,天下没人认为自己能当上皇帝。但他一不争,二不抢,最后皇位还是落到自己头上,这就是命,是福气。

李治问道:“那你看朕的几个儿子中,谁才是有福之人?”

明崇俨心里一阵高兴,终于有了机会,他连忙说道:“周王和相王一看就是福大之人,他们或许不如太子精明干练,但为君者德最重要,上天的旨意是不能违背的。”

李治也就是问问,他对李贤还没什么不满意的,天命这种事是很玄的,难以说清,也就说道:“好,朕自有主张,这些话不要外传。”

“是,臣明白。”明崇俨的目的达到了,也就不再多说。他明白,这不是一下就能说清楚的,也就告退出去。

一直到了下午,武则天才来到贞观殿里,看见李治还倒在床上,笑着说:“我在操心劳动,你确躺在这里休息,真是不公平。”

李治不满的说道:“朕已然说了,贤儿处理的不错,大臣们也支持,你可以放手让他去干,自己偏愿意干能怨我吗?”

武则天知道是自己愿意的,这本来是夫妻间的一些笑谈,李治好像越来越不耐烦。自从李孝和他谈过之后,皇上就经常这样说。她一笑说道:“贤儿还年轻,这次去平定李孝还不是大败而归,我看他处事还是不够稳妥。”

李治一下想起来:“你不是以传旨恢复孝儿爵位让他进京吗?他怎么回事?难道他不来?”

武则天说道:“你怎么什么也不记得,他以起兵造反,太子就是败在他手里。我派大将军程务挺领兵讨伐的,还没有消息,但想来也没什么。”

李治叹口气:“皇上有什么好的,朕不想当最后却当上了,那些想当的人却当不上。李孝这么聪明,不但能发明东西,还懂治国之道,现在看来还精通军事。如果没有野心,那必定是定国安邦的人才,可惜啊!”

李治说这话的时候,一点也没有父子情,完全是对臣子的口气。武则天说道:“能力越大,危害越大,希望他能醒悟。看在是皇子的份上也留他性命,只是削爵流放,可他竟然去起兵对抗朝廷,这是法度不许的。”

李治根本不了解这个儿子,他也希望如此,再怎么说李孝是他儿子,还是不想杀的,也就说道:“我看还是下道圣旨,把他再次流放岭南,朕不忍心啊?”

武则天嘴里答应,她相信李治还是心软。李孝自己是不能留着的,他太危险了,一个未卜先知,精通军政妖孽一样的皇子,太危险了!虽然李治这么说,但自己只要不下达圣旨,拖一段时间,李孝被程务挺拿下就好办了,那时谁也救不了他。

可就在她两个人谈论的时候,裴庆宗进来:“皇上、皇后,大将军程务挺回京,在宫门外请求见皇上。“

李治和武则天都一愣,程务挺不是进兵刘家集抓李孝去了吗?难道他以胜利返回?怎么没有奏报?再说回军胜利也应该是朝堂报告,怎么是宫外候旨,难道有什么变化。

李治说道:“宣他觐见。”然后在武则天搀扶下一同来到贞观殿御书房,李治到了这里以后时间不长,程务挺进来给李治、武则天施礼拜见。李治说道:“程爱卿平身,赐坐。”

程务挺到现在也没想好怎么说,所以他说求见皇上,并非皇后,因为李孝的话完全是针对皇后的。可进来见是两个人都在,也就沉默的坐下。李治奇怪的问道:“程爱卿不在外面领兵吗?为什么突然回京,见朕有何事禀报?”

程务挺不是会撒谎的人,只好躬身说道:“不错,臣是从郧州回来的。刘家集李孝那里出现一些特殊情况,臣不知怎么处理,所以才返回面圣,请皇上定夺。”(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