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七十八章 小胜一场

第七十八章 小胜一场

第七十八章 小胜一场

李治只是性格问题,并非昏庸,也不是智力有问题。身处皇帝的位置上以多年,在程务挺的述说中哪能听不出来,李孝好像没有造反谋夺皇位的意思,这么做也是证明他的心迹。

其实武则天也看得出来,但不会说谎话又不怎么圆滑的程务挺,并没想好他应该怎么说,只好照本实发,把发生过的情况实际说了一遍。

李孝那些针对皇后的话,武则天又怎么会听不出来,这让她勃然大怒,转头用一种很特殊的眼光看着李治。

这是因为程务挺还在场,如果只是两个人,武则天恐怕早就爆发了。李孝在拉拢皇上,向皇上表示忠心,同时所做的一切都证明是皇后害他的,这让武则天如何能不气愤。李治没有激动,也没有生气,更没有说一句话,那不是证明李治相信李孝吗?

李治也曾动过废自己的念头,说上官仪他们如何如何,不顾自己反对支持李弘迎回长孙无忌的灵柩和牌位,还陪葬昭陵。在对待两位被幽禁的公主事情上,李治也向自己发火。

李忠、李弘谣言各种各样,如今长安又出现另一种说法,安思乐公主的死也是自己害死的,为的是打击王皇后,保证自己登上皇后位置。如果单纯一件事,恐怕亲生母亲害死女儿的事没人相信,但掺杂着权力、地位,再有后来的一些佐证,就难免不让人怀疑了。

李贤也有所警觉,加快了培植力量,同时也开始对自己不满。这次从郧州兵败回来,没说李孝一句坏话,让武则天怀疑是不是两个人商量好的。

武则天接到密报,长安、洛阳出现各种谣言的时候,她不但震惊同时又有深深的恐惧。

她不知道消息怎么出去的,要说太子李弘这件事上还可能,毕竟有其他人参与。可安思乐公主的事只有自己一人知道,可那些谣传说得和亲眼见到一样,再说最恶毒的是把这一连串的事情联系到一起。

先是安定思公主,再就是李忠,再到李弘,如今又轮到李孝,如果自己再废掉李贤,那不是证明了传言属实吗?

对此让武则天不明所以,可李孝一清二楚。他来自现代社会,更加明白舆论的巨大作用。武则天所做的一切,还有比自己清楚的人吗?击败李贤的并不是自己,是暗中的那个人。其目的李孝一清二楚,就是想挑起自己和武则天的争斗,把自己逼到造反的这条路上来。

暗中这个人才智高绝,心思慎密,忍耐力也是一流的,每一次都是谋后而动,李孝一直处在被动的地位。李孝的隐匿逍遥计划和想法一次又一次被破坏,如今不得不走到公开对抗武则天的地步。

可这个人是谁,李孝一无所知,对方对李孝却了如指掌。敌暗我明,李孝必然被动。也不服输的李孝有一大优势,那就是他掌握历史走向,知道很多后世才公开的历史秘密。

在他确定李贤进兵的时候,一面按兵不动,一面派出可靠的人进入长安、洛阳,于是这些谣言出现。李孝相信,这些传言出现,武则天绝对不敢乱动,如果她公开走下去,那就证实这些传言是真的。她不但不敢动自己,恐怕也能保住李贤。

虽然李贤并不像李弘那样,但在对待贺兰敏之这件事上。和李孝毕竟合作过,也能看出来,李贤要比李弘强硬,不像李弘那么温和。

此时程务挺就站在两个人面前,等着皇上和皇后来决定。好半天李治问道:“程爱卿你怎么认为的?”

程务挺当然认为李孝并不想造反,否则他就不会难办了。不会圆滑说假话的他只好说道:“臣认为李孝并无反心,他在半路被人截杀,逃到刘家集,担心前往房州再次被人杀害,隐姓埋名躲起来,也是情有可原。”

武则天心里吃惊,李孝这一手果然高明,已让程务挺相信他并不想造反。如果这些问题弄到朝堂上,恐怕全得这么认为。

高高在上藐视天下的习惯,让武则天是不会认输的。张嘴说道:“他为什么不回长安汇报?为什么不请求皇上庇护?而私养兵将击败太子杀害大唐军队,又怎么解释?”

程务挺心里也不满,他哪知道怎么解释?怎么听着好像自己向着李孝一样。也脱口说道:“臣不知,李孝说他并没有军队,进攻太子兵马的另有其人,并不是他所为。臣的兵马到之后,他是用家将和护卫偷袭抓到叶秋昱先锋官,迫使先锋营投降。在臣回来前,李孝已放了所有人,没有杀害一个,也归还武器和一切物资,所以臣才回长安面奏皇上、皇后。”

武则天气得不行,李孝太鬼,如此一来连程务挺也相信他了。能偷袭活捉主将,俘虏五千军队,那是一般的力量吗?李孝这么做就是想拖延时间,恐怕他自认力量不足以对抗自己,也可能是他还没准备好,不过这一手很高明。

武则天看了一眼没什么态度的李治说道:“皇上,既然李孝无心造反,是被贺兰敏之所害,我看应该赦免他的罪名,召他进京,恢复爵位。”

李治也这么想的,怎么说也是自己儿子,既然他没造反,没去流放地也是被逼的,又不想造反,也就点头说道:“程爱卿,你返回郧州传朕旨意,宣布赦免李孝一切罪名,恢复原来爵位,立即回京,兵马退回长安。”

程务挺松口气,看来事情解决,自己也就不用左右为难了。立即躬身:“遵旨。”

程务挺退下返回郧州,看他离开武则天一言不发,其实朝堂上李治的话很少,一来他身体原因,二来朝政处理上武则天也比他强,但此时武则天不说话了。

李治看看她说道:“媚娘你还有什么意见?”

武则天心思电转,她哪是那么容易服气的人。李孝这一手干得漂亮,没伤大唐一兵一将,抓到的人又如数奉还,弄得他完全占到理上。最可气的是贺兰敏之,如果他不派人半路截杀,今天即使没抓到李孝把柄,一样收拾他。

五年时间,恐怕躲起来的李孝也有了一定实力。刘家集是水陆码头,以他的经济头脑,起码财力上就不会小了。

思考再三没有反对李治的决定。李孝不是说没有反心吗?那我看你回不回长安,不回来就是抗旨不尊,心有反意,回来就在自己的掌控之下。此时听到李治问自己就说道:“既然他无心造反,一切都是贺兰敏之搞出来的。我认为李孝以十六岁,他以够开府的年龄,回京城之后如果无所事事也不好,其他皇子也会有想法。我认为应该给他安排一个职务,锻炼一下。再说看得出来,他还是很有才能的。”

李治点点头,他觉得那些传言不实,一些朝臣也对皇后有误解。你看,这件事上皇后表现了她的大度。也就说道:“那你认为他担任何种职务为好?“

武则天故意想了想说:“他当初不是向弘儿提出一个什么全民健康计划吗?弘儿当时非常想实现,可惜他……”武则天停顿一下,脸上是悲伤的表情:”那就让他去太常寺吧,那里掌管太医署,也能实现弘儿未完成的心愿。“

提到李弘李治也很伤心,他是非常喜欢李弘的,一心想把皇位传给他,但李弘福薄,身体不好,竟然早亡。听到那是李弘的心愿,也就说道:“那你安排吧。”

武则天点头:“放心吧,我会安排好的。”

李治没想其他的叹口气说道:“他还年轻,再聪明也有限,你多过问一下,朕这身体……也希望他的计划能实现,那么大唐将会更加强盛。”

武则天眼里闪过一丝阴霾,李孝小小年纪表现了他非凡的智慧。为了证明自己不像长安传言的那样,她不得不退一步暂时放过李孝。

如果他胆怯,不敢来长安,那就证明他有反心,自己也可以名正言顺的除去他。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能在与自己的交锋中获胜,值得把他当对手。

把李孝安排进太常寺,当然是有原因的,太常寺不掌握军队,不掌握朝政,下设都正署,太乐署,鼓吹署,太医署,太卜署,完全是没有什么实权的部门。如果李孝不接受不回来,那他就有把柄落到自己手里。

李孝并不知道武则天已把他列为对手,开始使用权谋对抗他。如果他知道足可以自豪,能让一代女皇把自己视为对手,也是了不起的。

此时在刘家集的大厅里,李孝的几个手下左膀右臂全都聚齐。程务挺回去后再没有消息,五千被抓的人也放了回去,刘家集一如既往的经商和做生意,所有人对驻扎在刘家集外面的两万大军采取无视。

李奋远和叶秋昱他们却很紧张,许王李孝太神秘,连大将军都不知道怎么办,几百人可以俘虏五千人,无论是能力还是智谋都非常可怕,担心李孝突然袭击,把他们收拾了。

李奋远代理全军,下令全力戒备。一连十多天时间,程务挺终于返回,李奋远放心了:“将军,皇上什么旨意?”

程务挺一笑:“准备拔营退兵,我去刘家集向许王宣旨。”

这回李奋远没有再担心什么,程务挺去一次没有任何事,五千人也放回来,再去更不会有事,立即吩咐全军将领准备拔营起寨。

李孝和杨凡他们正在研究问题,护卫队士兵进来:“报王爷,程务挺将军到。”

李孝嘴角露出一丝笑容:“有请。”

程务挺进来说道:“许王李孝接旨。”

李孝是不想跪任何人的,但他做这么多表明心迹的姿态,此时当然不会做出什么抗拒的事情,跪下接旨。(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