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八十章 朝会(一)

第八十章 朝会(一)

第八十章 朝会(一)

李孝返回长安,没联系姚明和柳知业他们,此时他们干得怎么样自己也不知道。五年了,仿佛一瞬间,但又像是过去一个世纪,很有人世沧桑的感觉。如果按着后世的年龄加上这些年,他以真的三十多岁。

三十而立,四十不惑,自己能算是而立嘛,坐在那个自己从来没读过书的书房里,看着周围熟悉的一切,想叫月玲,突然想起来她和晓慧还有陈玉,在益州某一处地方。

那个地方只有李孝身边几个人知道,李孝的行为连杨凡都认为是太小心了。李孝决定把所有人的家眷全都送走隐姓埋名,利用此时信息不畅的原因,在各地建立新的户籍,化名成为新住户。

而每个人的家里人,又在不同的地方,彼此间也没有联系,为的就是不能让人连锅端。抓到一伙人,那只是一家一户并不是全部。李孝是知道历史进程的,他不能不小心。

可这么一弄,他回到长安身边一个人也没有。五年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他由一个儿童变成了青少年,也可以说是青年。家里人当中,只有朱永照带领的一个小队护卫人员,是自己从刘家集带来的。

由于丁解元的训练,他们都有些像木偶,也不苟于言笑。平时大部分时间是训练,原来王府护卫训练的地方,归了朱永照他们,那里有现成的训练器材。

李孝离开后中途死亡,有人认为这个王府不吉利,原来的永嘉王死于非命,王府空闲,如今住在这里的李孝又死了,因此这个府邸没人居住,里面一切如旧。

李孝想起令月,她也该长大了,那时她七岁,如今也应该和自己当年差不多。比令月还大一点的上官婉儿也十二岁了,她们都应该成为少女。如果后世那还是小女孩,但这个时代女孩十三四岁已然不能说小了,有些以定亲成家嫁作人妇。

李孝努力的回想自己记得的历史,可实在想不起太平公主李令月是什么时间出嫁的。上官婉儿又嫁给了谁,李孝也不知道。但想来她们都在武则天身边,自己还是少惹为妙。

这一路回来特意的大张旗鼓,就是让武则天没法下手,相信她也应该知道自己的一举一动。既然回来,又是如此高调的回来,那就不能再像从前一样,朝政还是不能参与,可自己干点什么呢?总不能这样闲着吧?

闲极难忍,无事生非,太没事干也就会有麻烦。让自己明天上朝,那是十天一次的大朝会,当然明白武则天什么意思,无非是做给群臣看。

李孝奉行的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武则天愿意怎么折腾是她的事,与自己无关,反正最后有李隆基收拾她们。又轮不到自己当皇帝,犯不上和武则天过不去。等武则天不稳的时候,对自己放松的时候,申请回封地,离开长安就行了,以后再不来长安。

打定主意的李孝倒下休息,这一夜他反而睡得很安稳,一直到于亮叫他才起来。看看外面天色:“于亮,刚几点就叫我?”

于亮也无奈,像别的王爷这么大恐怕孩子都有了,就算没有王妃,也有良娣和滕人伺候。许王好像不着急,不好色的王爷更危险。

能被派到李孝身边,当然是负有使命的,但于亮怎么也看不出许王有什么特别的,也不像个王爷。说话也很随意,竟然叫自己老于,这样的称呼只有那些乡下人才称呼,看来许王这些年是在农村度过的。

一个这样的王爷,看着他干什么?又不能说不好色就是有野心。自己也不好色,可他妈自己好色得了吗?

见李孝埋怨只好陪着笑脸说道:“天不早了,此时已是深秋,天亮的晚,如果再不走耽误了时辰,我们还得赶到大明宫呢?”

李孝摇头:“皇上这个工作真不是人干的,偏偏有那么多人抢,给我都不干,天天这个点起来真是找罪受。”

这样的话于亮是不敢接茬的,只好笑笑。李孝说道:“你明天,啊,不对,是今天,散朝后去长安最大的车行买一辆车,要顶级配置,越豪华越好。”

如今长安的马车已有各种各样的,当然价钱也不一样。最普通的单买车,只有一两贯钱,如果最高档的可能千贯,天地之别。配制这个词从哪出来的于亮不知道,但如今都这么说。他不清楚,这些词都是出自李孝的嘴里。

于亮说道:“最好的恐怕得上千贯。”

李孝说道:“不用,你去最大的车厂,找他们老板陈友明就说许王我回来,需要一辆马车,让他便宜点。”

“啊?”于亮吃了一惊,原来许王认识长安最大的车厂老板。对了,好像那个厂子当年就是许王的,那一定是有点关系,连忙点头。

李孝迷迷糊糊的登上那辆很低级的马车,前往大明宫。候朝房里的大臣看到李孝睡眼朦胧的进来,很多人不认识。五年时间不短,朝中大臣也等于换了一批,只有不多的原来老臣。

特别是一些刚刚升上来的,或者升官调京职的,都不认识李孝。他没有穿官服,而是一身便装,这样的青年人怎么来上朝了?但张大安、裴炎和张文权他们认为李孝。

裴炎过来:“许王何时回京的?没有迎接没见怪吧?”

看到裴炎,李孝想起了李弘,当年他们一同在东宫研究修路,可几年时间,李弘已不在了。当年和东宫走得近的老臣也不再受重用,新太子虽然也不错,但他有自己的一伙人。

裴炎上来搭话也就是想表示一下,李孝脸上露出一丝笑容:“裴大人、张大人,好久不见,一向可好?”

裴炎也摇头:“老骨头还挺得住。”其他几个人也一同打招呼。李孝从来没什么规矩,张文权是知道的,他如今已是御史大夫,上升了一级。在他身边站着一个人问道:“这就是许王?”

张文权介绍道:“许王殿下,这是御史中丞袁大人,袁公瑜。”

李孝上下打量他几眼,不置可否。袁公瑜心里不解,自己并不认识许王,他在京城的时候自己还是外任刺史,调进京城的时候,李孝已不在朝中。他怎么用这样的眼神看自己?想想皇后说的话,上前施礼:“下官见过许王殿下。”

李孝这样看他,是因为李孝早已调查过朝中有谁是武则天的人,袁公瑜、李义府、崔义玄、王德俭、许敬宗都是当年拥护立武媚娘的人。和长孙无忌、诸遂良、韩援、来济儿一起对着干,两派争斗最后长孙无忌他们失败。

李孝早把这些人调查清楚,也做好准备,必要时剪除这些人,哪能对他们不了解。再说他们这些人可是鼎鼎的贪官污吏,李孝也就冷冷的看他一眼。袁公瑜很吃惊,许王为什么这样看自己。

这时李贤从外面进来,一见李孝过来:“五弟,什么时候回京的,为什么不去看我?”

李孝和李弘最亲,但李弘死了,当年他和李贤逼着李旦、李显一同把贺兰敏之的家砸了,在修路问题上李孝也没少帮李贤,两个人还是很要好的。只是李孝有意隐瞒身份诈死埋名,才躲出去的。

当李贤从母后那听到消息的时候很激动,因为无法判断李孝到底怎么想的,才左右为难。最后采取张大安的计策,大张旗鼓的进兵,拖慢进兵的速度,以便李孝做出反应或者逃跑,李贤也不想兵戎相见。

可李孝没跑,却派人击败自己的东宫兵马,迫使他退到郧州。当程务挺来的时候,李贤快速回京,他不想剿灭李孝,但也不想惹母后,所以离开。随后听到消息,程务挺报告李孝无反心,也没造反,进攻太子的人马是有其他人想挑起战争。

随后皇上下旨,宣李孝进京恢复爵位,李贤很高兴。本来还担心李孝不回来,如今李孝以回来还来上朝,也就高兴的说道。

李孝一笑:“我回来,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我什么都得自己干,哪有时间,也不帮我还说我不去看你,你照大哥差远了。”

李贤有些不好意思:“是为兄的错。好,散朝后我马上给你安排,大哥是好,二哥也不差,可惜……”

李孝也不能确定李弘到底是怎么死的,此时他什么也不能说,只好说道:“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大哥福薄,我让他注意调养,是可惜!你也注意点,以后这种早朝就不要来了,弄不好身体,又有病了。”

李贤就喜欢听李孝这种充满亲情的话:“没事,二哥练武骑马射箭,身体没问题。这回回京该出仕为官帮我了吧?你以十六岁了。”

“免谈,少说这个。我还没成年,任职这事以后再说,我可不想天天这个时间起来,对皮肤不好,上哪找媳妇去?”

李贤哈哈大笑打了李孝一拳:“胡说八道,你又不是女人,还在乎皮肤。”

李孝和护卫队一起训练,以他的身手两三个李贤也不是对手,但他没躲让李贤打一下。两个人笑着说话,旁边这些人可是听得明白,看不明白。

皇家子女哪有这样的,兄友弟恭好现象。那些忠于大唐的臣子都是脸上露出一丝微笑,那些不喜欢李贤的北门学士则阴沉着脸看着。

云鼓鞭声皇上临朝,大臣们排着队进入含元殿。这回有李贤,李孝躲到后面的计划失败,被李贤拉到前面,他虽然无职,但一品亲王,还是站到前面,李贤是太子跟在李治身边。

李治已好长时间没有临朝,今天突然出现,让大臣们意识到今天将有重要事情。随着众人施礼参见皇上之后,李孝就再没看李治和坐在一边的武则天,而是东张西望的四下观看。他这样上朝的哪有,御史台的张文权看着来气,但他了解李孝也就不说话。

看他的样,武则天就是一阵来气。从刘家集招摇过市,一路来长安好像视察一样,逢州必进,遇县必停,够他招摇的。根据百骑尉报告,一路上李孝没少收钱,他要干什么?忍不住说道:“许王你刚回京,有什么要说的吗?”

李孝摇头:“没有。”

他回答的很干脆,弄得武则天一愣,她只好说道:“你因贺兰敏之之故被贬流放,逃离躲避五年时间,就没有什么怨言吗?”

“没有”李孝又是两个字,没把武则天气死。李孝好像不是这样的人,难道他身后没有人支持?可李孝一句没有武则天也没办法,用眼睛看李治。

李治说道:“孝儿,你以十六岁了,够开府的年龄,有什么打算吗?”

李孝并不知道今天的朝会李治来就是为了研究他,他还没把自己看得那么重要。再说十天一朝会事情一大堆,哪有时间研究自己。两个字、两个字回答武则天,就是奉行言多语失的策略。可李治这样问也就说道:“没什么打算,上有皇上、皇后、太子,下面有各位王兄皇弟,还有各位大臣。我不学无术又没文化,能干什么?我看那个府不开也罢,别管我,让我吃喝玩乐就行。”(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