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穿越 > 大唐之龙傲天下 > 第七十九章 再返长安

第七十九章 再返长安

第七十九章 再返长安

宣读完圣旨,程务挺把圣旨交给李孝说道:“许王殿下,你什么时候返京,臣负责护送。”

杨凡脸上是冷笑:“程将军,是护送还是押送?”

程务挺可不在乎杨凡,他也不怕李孝。他是大将军,是军人武将,只是不想擅动刀兵,也不想有战乱,并非怕李孝。李孝能抓到叶秋昱,难道还能抓到自己吗?冷冷的说道:“杨先生,你最好不要陷许王于不忠不孝的地步,程某并非怕死之人,尽忠国事效忠皇上是臣子本分。”

杨凡可对李家没什么好感,他忠于的是李孝,并非大唐,也张嘴说道:“程将军忠于的是武氏吧?好像大唐姓李。”

程务挺一顿,他心里有一些不舒服,可他又能有什么办法。皇上听皇后的,他们这些臣子又能怎么样?

李孝一见说道:“程将军你先回军营吧,我也要准备一下,三天后我们启程一同回长安。”

程务挺瞪了杨凡一眼,抱拳施礼离开刘家集。见程务挺离开杨凡说道:“王爷你不能去长安,太危险了,武皇后的意图很明显,你进入长安那就是进入她的控制范围,一旦对你不利就危险了。”

王胜说道:“就是,明显武皇后这一次败在许王的手里,她如何能甘心,抓到你的错误恐怕会杀你,那是长安。”

刘奇也表示担心。李孝笑笑:“诸位别担心,武皇后的意思很明显,皇上还活着,她如果不这么做,必将被天下人怀疑,也会被李氏宗亲怀疑,从而引起忠于大唐的臣子担心和不满,所以她不会把我怎么样。我不犯大的错误,她都不能处理我,相信我也不会给她机会。”

见李孝明白,这些人也无话可说。李孝说道:“武媚娘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在回击我。我用传言让她不得不这么做,她也就反过来让我也进退两难。如果我不去,程务挺的大军立即能进攻,抓也能把我抓回去,我们还没有对抗全部大唐的实力,会有很多人无辜死去,也会连累你们。如果我去了,也就在她的掌握之中,随时可以处理我。”

见杨凡想说话,李孝举起手:“别说了,我明白你什么意思。记住,我有我的底牌,我想离开长安她还阻挡不了,可以随时离开。所以,从我离开刘家集开始,这里的一切交给刘奇负责,你和王胜返回兴山建设那里,还和刘家集一样。但那是巫山深处,还是低调发展,增强实力,军队扩大还是原来的方式,不求快,但求强,由丁解元负责,政务方面由你负责,生产制造内部建设还是由王胜负责。”

三个人躬身答应,每个人都不是白给的头脑,李孝此时不去长安,武皇后就会发兵攻打,把人抓回去,或者迫使李孝逃走,把造反的罪名坐实。如果不想这样只能去长安,虽然担心但也无可奈何。

李孝并不同意扩大军队公开对抗,杨凡也知道,以许王目前的声望还不可以号令天下,也不会有多少人追随,起兵也是以卵击石自取灭亡。

李孝能进长安不失为最好的办法,同时李孝又这么自信,当然不再说什么。

三个人分头去准备,李孝也在准备。三天时间,当他离开刘家集的时候,就连襄州刺史也来送行,郧州刺史赶来迎接,以刘家集为中心的周围的大小官员士绅人物,齐聚刘家集。

程务挺见李孝的架势有些吃惊,再听到李孝的话他也就明白了为什么。他不能不佩服李孝聪明,这一手恐怕是皇后想不到的。因为李孝等于向天下人宣告,他重回长安是当初遭到贺兰敏之陷害,被贬流放房州,被人截杀逃到这里。如今贺兰敏之犯罪被流放,死于途中,李孝平反昭雪,恢复爵位回长安。

同时向这些人解释,皇后没有害李家子孙的想法,那都是敌人的污蔑,如果李孝被杀,那才能证明传言是真的,否则就是造谣。

这些话一说,当然是引来所有人称赞,皇上圣明,皇后圣明。程务挺摇头李孝这样大张旗鼓,皇后还真不能杀他,否则就证实那些传言是真的。皇后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不但不能杀李孝,还得保护他。只能用一句话来形容:“高明,有才。”

这确实是李孝特意的,他一贯低调,但这一次却大张旗鼓,弄得周围州县官员不明所以,李孝是亲王,能不巴结吗?又如此受宠的时候,毕竟传来的是圣旨,是皇上的旨意。

所以不管多远都前来送行,也都偷偷的送上礼物。李孝是一一接受,他才不会不要呢。在他离开刘家集当天,随行的只有一个小队五十人,其他人被丁解元带走,杨凡、王胜也离开刘家集去兴山。

刘家集的村长还是刘奇,归谷城县的温县令管理,李孝等于放弃了刘家集,但他的深远影响还是存在的。那些富裕起来挣到钱的人,当然感念许王的好。

从郧州开始,一路上是走走停停,逢州必住,遇县必停,弄得程务挺也很无奈。他明白李孝什么意思,也就不能催他。

李孝这回可不像以前,什么人都不见,这次一到地方立即接见当地官员,把自己如何得宠,皇上如何信任自己,说的天花乱坠。那些地方官当然是一片马屁,恨不得扯上关系得到李孝提携。李孝也是大方许愿,答应帮大家的忙,每到一处都是皆大欢喜。

长安大明宫贞观殿里,李治摇头苦笑,武则天一脸气愤。就两个人的头脑,又怎么会不明白李孝的意思。

武则天带着嘲讽的口气说道:“他可真是你的好儿子。”

李治有些得意,他感谢媚娘,但也不能否认武媚娘处处压制他,哪个地方表现的都比自己强。作为皇上,作为男人,他心里也不舒服。李孝是自己的儿子,终于让武则天无可奈何。他有些得意:“孝儿也会来事,你看他一路上的宣传,可全是对你的好话。”

武则天为什么来气?就是她心里明白,李孝这么做,哪是宣传她好,是为了自己保命。如此情况下自己能动他吗?再说了,那是什么话?皇后没有篡位之心,不是残害李氏子孙,只是维护大唐法纪。

其实这不是等于说自己要是害他,就是有篡位之心吗?他又不是太子,这么说什么意思?很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思,也等于欲盖弥彰。言下之意谁都明白,李孝为什么要这么做。

天下人并不全是傻瓜,自己和李治能明白,那些朝中大臣会不明白吗?那些有才能有头脑的人能不明白吗?也间接说明李孝被截杀,是武皇后害的。

这种窝火的事情让武则天对李孝恨之入骨,却不能发泄,才出言讥讽李治。可李治这么说让她一时气结,冷冷的说道:“你是不是认为他比贤儿强啊?”

李治又不是傻瓜,连忙说道:“他太轻浮了,不够稳重,是有些小聪明,可贤儿也不差,当个能臣还可以,太子他还不行。”

听李治这么说,武则天脸色好了一些:“小聪明是难以治国的,你看他担任太常寺卿如何?”

李治说道:“他虽然聪明,但没有当过官职,又不一定懂那些,我看还是让他担任少卿吧,学一段时间再说。”

武则天都想把李孝弄到三省去,那样他更容易犯错误,抓到他的错就把他收拾了,这种被动的感觉让她心里难受。可李治这样安排也好,他一个正一品亲王,担任正四品的太常寺少卿,心里一定不舒服,不干才好呢。也就点头:“听你的,不过他一定不满。”

李治说道:“你也不用太迁就他,年纪小会狂妄自大,还得多加锻炼,等他回来朕亲自宣布。”

武则天要的就是这句话,也就一笑而过。这段时间她让明崇俨在皇上身边吹风,想把李贤换掉,但让李孝这么一弄,只好也暂时停下来,先把李孝的事弄完然后再说。

李孝也不着急,这回他身边什么人也没有了,一直走了近一个月的时间才到达长安。一路上的影响传遍天下,原来籍籍无名的许王李孝,这一下出名了,弄得天下皆知。能这样为什么?当然是得宠。

朝中不少人都做好准备,一定要巴结上许王,武三思、武承嗣他们心里打鼓,他们当初可是和贺兰敏之一伙的。

李孝还没有进长安,以引来朝中关注和变化。那些本来不怎么在意李孝一些老臣,也开始注意起他来。特别是原东宫李弘的臣属,还有李贤手下的现东宫人员,都开始注意起李孝来。

紫宸殿里武则天对李治说道:“根据报告李孝已进长安回府不知道什么原因,他孤身一人回来的,原来随着她的几个侍女都不见了。我想他以十六岁,是不是该为他选一个王妃,那样会收收心。”

李治点头:“不错,这一点你真像个母亲,这事不用和朕说,你看一下,朝中大臣的家里有合适的人选,就为他定下来。”

武则天点头:“当然,我怎么说也是皇后。我看御史中丞袁公喻的女儿很不错,年方十三,知书达理,许给许王你看如何?”

李治笑笑:“能被你称赞的人可不多,你说好,当然应该不错。朕的这个儿子可不太听话,还要找个机会让他们见一见,看看如何?同时也问问袁卿家的意思?”

武则天说道:“民间尚讲父母之命,何况皇家,你满意即可。”

李治摇头:“媚娘,我们呢?”

武则天无话可说,她的身份可是太宗的才人,又怎么能说什么父母之命。让李治说的没话,也就说道:“那好吧,我来安排。”

回到长安的李孝,此时就倒在自己的许王府里呢。虽然王府里什么也没变,五年时间这里也有人打扫收拾,还是很干净的,也不破败。但时光之快,一转眼就是五年时间,自己从这里离开的时候才十一岁,如今身材也长高了,变成青少年。

因为不断的锻炼,也不再那么瘦弱,如果不说还以为他十七八岁呢。秉承了李家血脉,李孝称得上英俊。有时对着镜子也感叹,这要是在后世,以自己的身份,那一定是开着豪车住着别墅,也举行一个海天盛宴。

想到海天盛宴,李孝坐起来,自己还真没想过,自己应该够开府去封地的年龄,却让自己回长安。还会不会让自己离开呢?如果不让离开,难道自己就这么呆着?

孤身一人回来,他想陈玉和月玲了。她们虽然没有真正的成为夫妻,但是多年在一起,也把她们称作王妃和老婆,也做了很多不该做的事,突然一个人都不在身边,还真的想她们。

这时被新派来的太监总管于亮进来:“禀王爷,宫中传旨,让你明早参加大朝会。”(未完待续)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