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小说 > 修真 > 鬼妖人 > 第71章 若回从前

第71章 若回从前

雷劲再次狼狈而回,百人去,十人归,并满载一车野狼尸首。原是那伙强盗将雷平尸首置于户外,引来一群饿狼,将其尸体分食得只剩白骨。于是,这伙强盗杀了这群野狼,作为对雷劲的补偿。

雷劲自然难掩愤懑,势要讨个说法,一怒之下与这伙强盗动起手来。他的自大和目中无人,在这伙神秘的强盗面前,无疑是以卵击石,最终被打得落花流水,死伤惨重。

他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拉着群狼的尸体,沮丧的回到雷都。

一切几乎全在月盈的预言之中,季芙儿原本有所怀疑,此刻,她已坚信望月斋强大的实力。季芙儿掩饰着内心的欢喜,楚楚可怜地安慰着雷劲:“二叔,您已尽心竭力,此事虽非我等所愿,然事已至此,您莫多自我责备!”

“是我没用,是我无能,连唯一可以为大哥做的最后一点事也办不好。我真是个废物!”雷劲伤心地自责道。

季芙儿迎着雷劲缓缓走进雷府,继续抚慰道:“奴家自然明白二叔的重情重义,只是这等贼人过于凶悍,岂是我等商户人家对付得了的。”

“嫂嫂说的对,看来我们应该召集一些江湖高手,将那些人杀个片甲不留,一泄心头之恨!”

“二叔说的在理,只是这伙贼人已拿到银两,是否还会继续待在原处呢?”季芙儿有意提醒道。

雷劲恍然大悟,又是一番自责道:“是啊,都怪我不好,理应先见到的大哥的遗体在给对方银两,现如今,估计贼人已拿着银两逃之夭夭了!”

十万两黄金换得心中的痛快,季芙儿并没有觉得亏。可当她不经意间回忆起年幼时受到雷平的恩惠及照顾时,又觉得此事未免残忍。毕竟她是在雷府长大的,年幼时雷平待她如掌上明珠,从无任何责备。自小缺乏的父爱,在他的身上得到了应有的弥补,人生似乎也已完整。

季芙儿心里一阵酸楚,若没有他的呵护,自己或许早已成为被呼来唤去的婢女,或是窑子里的**,或许早已没了性命。逝者为大,敬而尊之,无论客观上还是情感上,雷平无疑都是自己的贵人。她莫名的偷偷流下复杂的泪水,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矛盾着,恨与怨,只是画纸上添加的色彩,想开些,通透些,仅是色彩罢了。

人生就是画纸,色彩缤纷,如何取舍,皆由心境。

“老朋友,明日便是武林大会,你有何想法?”无念陪伴着龙鑫,静坐于佛堂之上。

龙鑫略略回忆起年少时遇到的一位算命先生,他曾预言他晚年凄苦的命运,并劝着他远离江湖,远离是非,削发为僧,或是弃世从道。龙鑫那时直觉得此人如此荒诞,全然是个跳梁小丑,可往往最不好的预言便会成为现实,命运的安排正如那人所言,残忍的实现着。

“如果人可以回到从前,是否可以改变命运的安排?”龙鑫带着懊悔的口吻,感叹着问道。

无念有些惊讶,面对着佛主思索片刻,然后说道:“依我愚见,若是回到从前,理应是可以改变的!”

“当真?”

“是的,一定会有所改变。只是改变之后,我们还会是朋友吗?是否还会相识?是否发生在眼前的事还会继续重复在某一个的地方?”

“我想应该是不会的,一些人一些事应该不会在相遇,不会重逢。喜悦、悲伤应该是另一种境界,而非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是啊,也许老朽早已圆寂,也许老朋友会子孙满堂,生活总是这样,既不会完美,也不会一无所有。”

“看来是我太自私了,一上了年纪,总会想起一些后悔的事,想着去改变一些不该发生的事。可。。又有什么事是该真正发生的呢?取舍,取舍,明白的道理,总是无法实践,无法得到真正心灵的开解。那些发明名言的人,是否他们真那么伟大,可以做到口中的那样?”龙鑫沮丧道。

“圣人之言,指引着前路的方向,至于是否对错,应以人而异。经历会让人有自我的领悟,甚至与圣人相悖。世间理论,本就不应茫然从之,浩浩人海,条条大路,各得其所,各求所得。”

“人海无际,天涯一方,为何总觉得无法寻觅安宁的角落?”

“天之为安,地之为宁,菩提犹然而生。心之为结,郁之为物,镜像颠倒而存。何为安宁?平复大同之一,其然心之向往,而飘,而忽,而远,亦疯,亦狂,亦魔。晴朗的天,是为安宁;平静的湖,是为安宁;绽放的花,是为安宁;慵懒的风,是为安宁。风经而动,动而长然,是否颠倒镜像?”

“像由心生,镜映身性,世间从来安宁,只是无法珍惜!”龙鑫唏嘘得大悟道。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无念轻身念叨。

“老朋友。”龙鑫开始回答起无念方才的提问,“关于明日之事,随他去吧,如今身上已无枷锁牵绊,反而可以洒脱一些。或许,我应该学着云碧鬼主,做一个游离世间的魂魄。或者,我们都已是游离世间的魂魄,精神在名利面前早已分离,放荡着,厮杀着,这可悲的追逐!”

“似乎老朋友对那鬼主全无敌意,甚至相当欣赏?”

“尘归尘,土归土,活了一辈子,什么样的仇,什么样的恨,没有经历过呢!也许在世人眼里,放下便是懦弱,追逐才是力量。现在老夫倒是觉得,生命的源泉不应该是地位与金钱,而是一种意念,一种态度。正确的态度,从来不会有失败的结局,没有失意的落寞。我应该拥有这种态度,不应以仇恨而生而活!”龙鑫眼里透着智慧的光芒。

无念边听边点着头,十分赞同并欣赏他的这种态度。佛之为佛,理之为理,正是需要这种健康的信仰,豁达的胸襟,坚定的态度。

别问我写的是什么,笔者智慧的一面上身了,故而笔者也无法看懂。

(本章完)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